運用策略架構與電腦科學模擬技術促進企業二代接班營運管理創新


  在全球化、產業競爭白熱化趨勢下,我國中小企業刻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大考驗,而台灣第一代創業家,歷經三、四十年打拚,如今紛紛屆齡交棒的轉型時刻,家族企業在未來廿年將湧現接班潮,傳承接班若無好轉跡象,最嚴重會影響到經濟發展。企業是否得以永續經營,正是台灣企業面臨且刻不容緩的議題。

  諸多討論有關:銀世代該退位,由青世代接手...;新生代崛起,父業子承,理所當然...;因為企業經營終將遇到瓶頸,實行接班人培育計畫,正是為了此刻...。面臨「大、智、移、雲」革命拔地而起,商業邏輯被逆轉,傳統製程不再效率,浪頭上還要啟動傳承接班,就是Double Risks。

  無怪乎,許多企業正在掀動「雙重風暴」。企業轉型創新升級,往智慧企業加速,文化落地深植人心,內部創業分潤明確,採階段性計畫。由下一代(棒)創建事業王國,企業轉型創新與二代創業,沒有接不了的班、交不了的棒,只有放不了的手。

  近二、三十年來,企業經營規模持續擴大,產品或服務的技術和知識應用程度不斷提高,產品生產和服務過程日趨複雜,消費者知識水準提高、市場需求愈發多樣化、競爭環境日益激烈,種種因素促使營運管理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近十幾年來,隨著數位科技技術快速發展,引起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的變革,對營運管理更有力的數位輔助工具快速新興崛起。

  企業家二代生於此科技年代,所學、所見、所聞,已視數位科技管理技術為營運管理的重要手段。近三十年來出現的電腦輔助設計(CAD)、電腦輔助製造(CAM)、電腦整合製造系統(CIMS)、生產需求管理計畫(MRP)、製造資源計劃(MRPII)、供應鏈管理(SCM)、辦公自動化管理(OA)、知識管理(KM)、製造生產執行系統(MES)以及企業資源計劃(ERP)等,在企業營運各項管理中已廣泛被應用。

  營運管理績效評估指標,以麥肯錫管顧公司學者,訪問IBM、惠普、杜邦、柯達等各頂尖行業,歸納成功企業共同特點,分為硬體:策略、架構、制度,以及軟體:員工、風格、技能、共同價值觀(7S模型)。現今營運管理涵蓋範圍日趨擴大,範圍已從傳統的製造業企業擴大到服務業,也已不局限於生產過程的計劃、組織與控制,而是擴大到包括營運策略的目標擬定、策略規劃與分析、動態系統設計以及效益結論等多層級。

  企業家二代面對接班的初始,執行專案管理達成績效,通常是繼承們最先承擔的重責大任。專案管理要控制的主要目標是質量、成本、時間及敏捷性,也是競爭力的基本來源。

  運用策略架構及電腦科技模擬技術(Strategy Dynamics for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促進營運管理創新,係以系統化建模方法,透過以下兩項作法在實際策略選擇與執行之前,先行推廣可能策略成果,以降低重大錯誤風險,第一、運用電腦軟體將各類型企業組織問題模組化並建構為可量化模型。第二、將模型(系統)中的事理運作與變數互動關係編碼量化。

  (PBPAASE)分項工作:

  • P 專案計畫:制定主題、描述案例背景。
  • B 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使用策略架構呈現商業模式,補足現有的策略分析方法以商業模式圖加上便利貼討論法來訂定策略目標,強化得到績效表現或改善的真正結果。
  • P 商務績效演變歷程 Performance over time。
  • A 行動方案:策略目標與商業挑戰 Minimum Two objectives (Why where how) resource。
  • A 情境分析:策略規劃與情境分析Strategic Architecture & Scenarios analysis /strategies structure。
  • S 科技模擬及E推動效益與結論 Effort & Conclusion。

運用策略動態模型呈現商業模式七大特點

  1. 模型中的參數建立與模擬,依時序進行推移策略架構基本元素

首要為①策略層級的分類,接者為②訂出最關心的時序績效指標。

  1. 為何過去的績效會呈現這軌跡 (Why)
  1. 如果持續進行,未來的績效會達到何種水準 (Where)
  1. 如何可以改/提高未來的績效水準 (How)

  1. 可捕捉系統中的相關性

③找出驅動績效的資源

  1. 依商業邏輯拆解,釐清每個時間點績效指標的內涵
  1. 找出會影響績效指標的關鍵資源
  1. 可觀察到,系統中許多回饋機制的存在

  1. 發現任何臨界點時,可以隨時停止並且修改

④找尋資源的獲得與流失因子:資源會隨時間不斷累積與流失。⑤產生策略架構。

  1. 任何時候均可在模型中加入無形因素,以改變績效結果(ex:名聲、口碑行銷)

  1. 可以做情境分析與決策模擬

  策略架構可以指引組織與人員如何來達成策略目標,讓利害關係人知道專案為何而生、因何而戰的使命。因此,策略架構模型是一由巨觀至微觀、由整體至局部之整合性策略思維。

  採用策略架構描述語言來建構企業專屬的策略架構圖,將組織結構、流程緊密的連結在一起,並提供多個觀點將高度的內隱知識轉化成外顯知識,是一套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真實系統的描述工具,讓組織與人員都能在策略架構的指引下,將策略執行成功。

  從建模與模擬推演的過程中,可持續性修正模型並更新編碼的流程,以增進績效。同時,更重要的是藉此方法與流程可探索企業組織可達成目標以及檢視其發展過程。

  相較於多數企業家一代或創辦人僅依賴質化分析與經驗判斷的方式,此管理工具對企業家二代而言,可更聚焦量化分析與情境模擬分析之有用性。

 

【參考資料】

  • 顏建南(2007),企業策略架構模型之研究,為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出版之碩士論文。
  • Min-Ren Yan(2018),entrepreneurial knowledge and business innovations by simulation-based strategic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 顏敏仁,中國文化大學企業實務管理數位碩士在職專班「系統思考與經營模擬」課程教材。
  • CIBC 國際認證課程教材。
更多資訊請參考
NeST2.0 創世代學習成長營

隨著臺灣企業迎來品牌傳承與世代交替的關鍵時刻,企業主與接班人需共同面對經驗、文化及價值觀的傳承挑戰。
NeST 2.0 創世代學習成長營專為企業二代接班人量身打造,以實戰導向課程協助掌握企業升級轉型策略,並透過跨產業交流、專業顧問陪伴及資源媒合,支持企業順利交棒,實現永續經營與跨世代繁榮。
如需更多資訊,歡迎洽詢:(02)2698-2989 分機03470 劉小姐

經營管理顧問師班

CPC「經營管理顧問師班」專為鍛鑄培育顧問師專業核心能量,所規畫設計的專家學習發展課程,內容架構集結專家顧問團隊實務應用精髓,以堅實的培育機制,穩健紮根跨越製造業及服務業 Total Solution 跨域整合的經管顧問師專業基盤,並為時下各功能面管理顧問技能訓練,所必需先行具備的前導關鍵能量養成。

猜你喜歡
*
研發科技培育 LGE皆是接班人

樂金電子的「研發科技培育」可看出一個企業成功的端倪。「Great People, Great Company」之於樂金電子,不單只是口號,而是代表著企業對於人才培育的用心,也象徵員工的凝聚力量,進一步提升企業的自身價值。

*
職能模式於企業接班問題之應用

「企業接班」是近幾年在台商業界所興起重視的議題,是現在已面臨或即將面對的問題,台商企業面對現今經營環境變動之迅速,建議善於運用職能模式規劃出接班人計劃,有最適當人才在最短的時間承接組織之使命與工作任務,能做到組織運作的無縫接軌,奠基百年大業。

*
標竿學習二代社群運作模式共創多贏局面

鼓勵各界及相關機構籌組二代社群,運作模式可以標竿學習一對一輔導,若有成果可以進一步找機會爭取政府經費,以協助二代社群銜接政府之數位轉型、資料探勘、智慧製造及新商模等創新議題,帶動組織變革,共創多贏局面。

*
二代接班人培訓,從內開始

協助企業家二代的順利接班,除了由企業家一代安排的成長路徑,以及投入的資源外,企業家二代接班人本身的努力與觀念轉變,也同樣對接班順利有所影響。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