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俊毅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東方IC】
根據體育署調查報告,台灣參與運動人口的比例節節升高,2018年更來到83.1%,顯示運動風氣在台灣已經越來越盛行,而有別於刻板印象,女性運動的比例也來到82.1%,僅略低於男性的84.1%,年紀也不再是運動的藉口,銀髮族比起一般人更加熱愛運動,比例高達86.1%,可以說跌破一般大眾的眼鏡。
共享、超商與健身房
那麼全球又是如何瘋運動呢?根據《富比世》(Forbes)預估,全球健身俱樂部市場產值約為872億美元,近2年會員數更增加了至少2,000萬名會員,接近於台灣的人口數,在在顯示國際對於運動的重視;把目光望向中國,中國健身房市場規模有機會保持每年12%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在2020年達到人民幣1,230億元。除了一般的健身房外,中國業者更將共享精神與運動連結,打造出共享健身艙,可以依照場地、需求,設計不同大小物件來擺放,有些如同電話亭一般,也有些大小如同貨櫃屋,主打隨時隨地都可以健身的精神。而台灣也不遑多讓,密集度驚人的便利商店業者也進軍健身業,開出「7-ELEVEN x BEING fit」運動複合店,雖然並非24小時,但不用綁約的優勢,或許可以吸引到不同的客群。
運動也能省保費
至於為何如此熱衷於運動,依據體育署統計,超過7成的民眾是為了健康,遠高於為了身材的15%,由此可知大家對於健康的需求。而隨著台灣健康意識的抬頭,許多壽險公司看好此商機,紛紛推出運動就能折抵保費的商品,衡量方式十分多元,有透過走路、計步、睡眠品質及參加路跑等方式;日本的住友生命保險也將保單加入疾病預防的概念,鼓勵保戶「越運動越省錢」,以保戶的健檢或運動習慣來判斷保險費的多寡;而歷史悠久的美國人壽保險公司John Hancock宣佈,將停止承保傳統人壽保險,取而代之的是,只賣透過穿戴裝置和智慧型手機追蹤健身和健康數據的互動型保單。
而這些都得要歸功於穿戴式裝置的盛行,讓這些健康監控不再是如此高不可攀,但在談到穿戴式裝置前,或許該將目光聚焦於近乎人手一支的手機,有時候一項技術的進步,可以讓生活型態丕變。至少,對於四合願來說,Apple的M7晶片,就是一個奇點,藉由看似簡單的省電功能,讓拿著手機計步不再是吃電怪獸。四合願創辦人陳威帆談到旗下《Walkr》認為一切都是需求使然,假如沒有訂錯飯店、M7晶片沒有發表,這款APP或許將不會誕生,許多人就會放下每天1萬步的習慣。透過將走路設計成為遊戲能量獲取的方式,讓運動不再只是為了健康,而多了一份玩樂的悠哉,甚至連社群功能也派上用場,讓督促自己運動的人不只是家人、朋友,也有可能是志同道合的夥伴,當然這項APP也獲得Apple力挺,甚至獲得當年度最佳遊戲稱號。
除了四合願外,在台灣也有人因為自身痛點而毅然決然投入運動產業,就是原本任職於金融業的王琮方。經歷一次自行車考驗,他決心打造符合需求的車內褲,至於為何不是購買市面上就有的車褲,而是要自行打造車內褲,他回答:「因為有些並不是那麼專業、長距離的自行車愛好者,對於車褲依舊有些排拒。」為此,王琮方創辦了機能服飾品牌「銳鎷」(REMA),至今已超過10年,自家的產品線,也不再只有車內褲,而是琳瑯滿目。銳鎷開發產品從一開始的土法煉鋼,到現在透過產官學的合作,並且經過現役選手及教授的血氧、血乳酸堆積及肌肉疲勞測試,確定比起坊間品牌,更具備差異化。而王琮方也讓銳鎷不只有機能衣物,還要讓營運更智能,將透過蒐集實體店購物者的相關資訊,進行大數據整合,讓購買者只要在購物時輸入身高、體重,就可以看到跟自己體型相近的人的尺寸,讓消費者即使在線上購買也可以獲得完美體驗。
更了解自己的AI
除了一般性的運動,假如想要更加進階怎麼辦?在過去,或許是購買熱銷排行榜的運動書籍,或者報名運動課程,來到現代有些人會上網觀看影音教學,但都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是其實我們並沒有想像中了解自己,透過沒有面對面的學習,無法正確得知自己的極限或者潛能,即使報名教練課,也有可能因為同學過多而被忽略。博晶醫電認為這都不是問題,它們開發的心電體能感測計(GoMore Lite),不只可以記錄運動時的身體狀況,更會依照運動者的體能數值,轉化為更簡單易懂的圖示,提供即時體力百分比,適時的讓運動者知道何時該加速、減速、休息才能達到目標。博晶醫電商務長林家和表示:「雖然坊間許多類似產品,都可以做到記錄與分析功能,我們則在這些功能上強化『教練』的功能,讓AI教練幫助運動者清楚地知道如何達成目標,過程中掌握如何去調整體能,他們會更認真地運動健身,這是我們很樂意見到的。」除此之外,更是可以完成使用者的客製化需求,林家和認為假如跟線上平台教練結合,就更可以讓他們握有更科學的方法。他也不諱言曾經親身使用過,甚至可以計算出運動過後自己的心肺猝死機率降低多少,這樣明顯的數據,對於一般消費者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進化的動經濟
一般來說,除了健康的誘因之外,吸引我們目光的運動賽事可以說是讓我們投身該項運動的最大誘因。承認吧!當看著4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如火如荼的展開,雙腳總是會忍不住想要下場奔跑踢球,即使台灣的足球風氣並不盛行。對於張運智來說,這都不是問題,不論是2009年引進NBA熱身賽、2010年道奇來台賽、2011年MLB全明星大賽、201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等,讓民眾可以近距離接觸到這些賽事,進而燃燒運動魂,對於運動風氣的盛行是絕對不可少的存在。於是,身為寶悍運動平台的創辦人,不只是舉辦運動賽事,現在更要掌握旗下的資源,即將開設新形態的運動服務體驗店,讓想參加各種賽事的選手,可以找到合適的教練、符合營養的美食,甚至連服飾等都一次搞定,讓顧客的運動表現可以更上一層樓,這樣也才有持續下去的動力。
隨著科技進步,運動不再只是悶著頭流汗,而且不再擔心忍不住偷懶,無法展現自身的運動成果,而是透過AI、社群、平台跨越線上線下、虛擬現實的界線,讓懶惰不再有藉口。畢竟,夥伴的連結性已經趨強,而且隨著遊戲性設計的導入,讓運動不再只是苦苦堅持,而是有著過往破關、蒐集獎勵的概念。更有甚者,透過感測器與AI教練,挖掘出自身的最佳潛能,這些多元方式及科技的輔助,讓動經濟進化,來到夏天更是運動的時刻。更多精彩報導,請看本期《能力雜誌》。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9年7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