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自我管理瓶頸


  彼得‧杜拉克曾將管理分為五個向度,分別是自我管理、向上管理、向下管理、橫向管理、對外管理。要做好自我管理,筆者認為可從調整心情、提升心靈、修煉心態、塑造心境各方面著手,以下是自我管理的幾個重要面向。

一、提升EQ(Emotion Quotient)以高度自我覺察管理情緒

  培養高度自我覺察能力,深入了解自己的優點、限制、價值,不過度自我批判,也不太過樂觀天真。學習控制情緒,凡事不動怒,不將憤怒當成防衛的方式。在變動的環境中培養高度適應能力,同時內心有強烈的改善動機,具備行動力與執行力,將眼光放在「機會」而非「機率」上。

二、強化AQ(Adversity Quotient)適時轉化心智提升逆境扭轉力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強調:「當一件成敗未定的使命開始時,信念是確保成功的法寶;人一旦改變內心的態度,就會改變自己的人生。」面對逆境,不執著於自我主觀的想法,「主觀」認定事情的難易只會增加壓力,而是採取「相對」的概念來看待,跳脫人、事、時、地的局限與單一觀點,以得到不同的感受及解決方案。

  從改變認知做起,先改造心態,再付諸行動,以正面思考、樂觀心態面對挑戰。身處逆境的因應方式不會只有一個,理性地面對問題,認清問題的核心,嘗試不同的想法,改變可以改變的事物,接受不能改變的環境與條件限制,不太快下評斷,從多方嘗試中進行整合,同時評估結果,讓問題順利解決。記得多自我激勵,多給自己讚美與鼓舞,為自己加油。

三、增進RQ(Relations Quotient)發揮同理心與影響力經營人際

  培養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可以參考學者sharon Anthony Bower & Gordon H. Bower所提出達成良好的溝通的步驟:1.客觀地描述情況(Describe);2.充分表達自我感覺(Express);3.聚焦問題勿翻舊帳(Specify);4.做選擇(Choose)。此外,學習解決衝突的方法,積極傾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尋找出雙贏的解決方案。

  以相同的方法想要得到不同的結果,無異緣木求魚;同樣的道理,以相同的自己,期望得到不同的未來,也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學習在生活中不斷地以新視野看待周遭環境變動所帶來的變化與挑戰。勇於追求,勇於嘗試,勇於改變,加速調整心情,擺脫桎梏,累積奮起的動力,則每個工作與生活上的瓶頸,都將是生命再次躍升的前奏。

【本文作者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刊登於2009-10-26/經濟日報/A17版/經營管理,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猜你喜歡
*
自我管理的關鍵修煉

無論扮演任何角色、做任何工作、在任何崗位,自我管理的能力絕對是追求成功極為重要的關鍵。我們可以發現,在知識經濟時代下,隨著組織藩籬的瓦解及動態調整,知識工作者大行其道,所有的企業除了對於員工專業知識及核心能力之外,必然要求同時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
落實情緒管理,提升集體EQ

近來,我們的國家、社會,瀰漫著對立與不安的情緒,甚至影響到人民的日常生活,讓許多宗教界、工商業界領袖莫不憂心忡忡,紛紛呼籲民眾保持理性,以寬容、諒解、互助、合作的心,為國家、社會的未來共同努力。《EQ(EmotionalIntelligence)》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Goleman)曾在其書中指出,未來企業其知識工作及智慧資產在企業運作中的比重將日益增加,提升企業成員的團隊合作效率,是確保競爭力的關鍵。企業要生存,乃至振衰起蔽,集體EQ的提升是第一個必修學分。而事實上,齊家、治國乃至平天下,集體EQ的提升,都是成功的必要關鍵因素。美國心理學家彼得.沙洛維(PeterSa-lovery)曾對EQ下了基本定義,分為五大類:1.認識自身的情緒;2.妥善管理情緒;3.自我激勵;4.認知他人的情緒;5.人際關係的管理。

*
戰勝逆境 迎向高峰

一向秉持「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造就出叱吒風雲手機王國的諾基亞(Nokia)對顧客的「讀心術」失靈了!?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