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與大數據-阿里巴巴的菜鳥網絡


 

       過去物流一直被視為電商的瓶頸,一些知名的中國電商,如京東、蘇寧等都在佈建自己的物流網絡。中國最大的電商之一的阿里巴巴一直不認為物流是其該涉足的領域,可是隨著市場競爭的發展,阿里也被迫要加入這一場戰爭。

       阿里所採用的不是自己建構的模式,而是透過合縱連橫的方式,來與其它企業合作,一同建構其大物流計畫。2013年其與中國幾個大物流公司、金融機構合作,正式推出「中智能物流骨幹網」,共同組建「菜鳥網絡」。

       這個網絡的最大特色,是利用阿里電商平台內的客戶配送需求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找出哪些貨物的最佳出貨順序,與出貨安排。而且,其還與中國物流前13強合作,與他們的物流資料對接,使大數據模式更加精準,這些公司公司已經囊括了中國95%民營物流能力。根據其COO童文紅的說法,他們最終的效果就是「讓物流的容量準備變得精準」。

       在這個模式背後,我們看到以下幾件事情:

  1. 共享,才是創造效益最好的方式;社會企業的經營思維,或許是未來企業營運最佳化的解決之道。
  1. 數據應用其實是在幫助「管理作為」,本次案例中,最凸顯的是消彌物流能量的浪費,其它產業應該可以應該也可以利用這個思維來進行Lean的工作。
猜你喜歡
*
農業新世代-大數據啟動科技農業

科技的研發與技術的發展,對各產業的作業形式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科技技術於農業的結合運用上目前可分為幾項技術:智慧機器人、資通訊技術(ICT)、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及大數據(Big Data)。大數據在農業領域已經成功地運用在選育種、土壤分析、施肥、用藥、病蟲害及市場供需等,藉由大數據結合其他新技術導入智慧農業,將為農業帶來新的改變契機。

*
大數據與小生意-小生意如何價值創造

談到大數據,很多企業都會想,這是大公司在玩的事情,咱小本小生意,基本沒啥事。的確嚴格來說,要建構這樣一個系統,大概不是一些缺乏資金的中小企業玩得起的,但這裡要告訴各位老闆,大數據的關鍵不是要建系統,而是要你能重視「數據化」思考。

*
新世代物聯網大數據資料庫應用-時序資料庫

因應物聯網時代的來臨,巨量數據衍生出資料庫革命,在新的NO SQL資料庫也無法滿足新的處理模式之下,時序資料庫勢必將取代傳統關聯式資料庫,作為目前巨量數據資料儲存的最佳可行方案。

*
從數據瞭解2023消費者趨勢

臺灣的消費者3年來受到Covid-19疫情長期的影響之下,已漸漸習慣口罩不離身、使用行動支付、使用電商平台購物,並且對價格敏銳,一起與筆者透過各單位統計數據帶您瞭解當下消費者的現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