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層員工變身為工程師-人力資源發展如何因應企業智能化需求

- 撰文者:
- 2019/02/21 瀏覽數:1250
一、重新定義人才:資訊智能與第一線經驗的結合
第25屆國家品質獎得獎廠商「玉山銀行」在今年度的觀摩活動中提到,玉山銀行的轉型成功與未來發展重點,是一群來自不同產業與不同於過去金融專業的「希望工程師」,擁有豐富的服務經驗積累,思考將服務與資訊結合,提供給客戶最佳體驗,成為台灣最好的銀行。
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原本應該在職責上屬於「直接服務提供」的銀行櫃檯、理專等職位,均已經不再單純是一線服務提供者,而是在整體企業資訊戰略發展下,身兼「資訊化」、「智能化」的輔助推手,提供服務經驗給資訊程式設計者,共同創造給客戶最佳的資訊化體驗,成功運用科技、數位化、智能化的工具,達到一樣的以客為尊的效果,甚至,因為智能化的成功,還帶動業務成長、成本下降、品牌加值等附加價值。
因此,未來的科技潮流下,各行業都必須搭上智能化的列車,而過去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對職位工作要求往往是單一功能考量,未來要能成就企業智能化需求,這些傳統單一功能的人力,必須要被要求參與智能專案,根據過往的經驗提供成熟的標準化流程或修正建議,使企業內的智能化團隊不單是設備專業與應用軟體專業,更結合企業實務第一線的直接經驗,讓智能化實際產生改善的效益或增加顧客的良好體驗。
以下以製造業智能轉型為例,建議可以將部分第一線人員的職掌予以調整如下:
- 傳統作業員
主要職務內容是根據訂單與設備操作程序,完成交辦生產任務。結合資訊智能化要求時,則是除了完成生產任務之外,更需要參與生產智能化專案,提供生產製造流程最佳化建議,偕同生產智能團隊共建智能生產方案。
- 傳統品檢員
主要職責內容是根據品質檢驗流程標準,對原料、製程、成品等進行品質標準的檢驗工作。智能化的職掌內容則是除了品質檢驗外,更需要參與檢驗智能化專案,提供檢驗流程、檢驗關鍵點等過程經驗,偕同智能化團隊建立智能檢驗方案。
二、智能化趨勢潮流下的核心職能
企業要有效因應智能化浪潮,調整企業核心職能的意涵,是一個好的起手式。核心職能意味著企業全體成員都必須展現的行為組合,而適應最新科技工具、參與智能化專案將可能是最具標竿意義的核心職能,使全體成員都徹底了解企業未來所需人才的行為方向,驅動企業邁向成功的智能化轉型。
初步針對企業智能化轉型所需的核心職能闡述如下:
職能名稱 | 定義 | 關鍵行為 |
智能化驅動力 | 能發覺組織內智能化需求與問題,發展或偕同團隊成員共同進行智能化專案的規劃與導入,完成組織智能化轉型工作。 | 1.接受新資訊科技工具以增進工作效能。 |
2.關注新資訊科技工具對本職工作帶來的影響。 | ||
3.能發覺目前工作流程中可作為智能方案的重要項目。 | ||
4.能與智能化團隊一起工作,隨時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建議。 |
企業內訓服務
引領前瞻學習成長文化、推動創新知識價值方案,是CPC的使命也是我們永遠的承諾。一站式的企業內訓服務:滿足企業委訓需求,量身規劃打造專屬性課程並提供完備的委訓服務。
猜你喜歡

人資部門往往被定義為行政部門,其實站在企業永續經營的發展策略上,HR應該是人才金礦的探測針和冶煉爐。進入數位化時代,伯樂要更聰明!e化人資,將員工最優秀的能力在崗位上極大化,企業也可藉此進行人力盤點,運用e化人資系統,建構人才儀表板,為企業下一個盛世儲備戰將!

在遠距辦公風潮下,績效評核、團隊管理已無法沿用舊例。資誠則由HR數位轉型切入,除了導入Workday、Snapshot協助零時差的人資、績效管理,也讓員工加入解決工作痛點的數位營隊……

●透過AI/遠距面試系統來應徵海外人才,可先以視訊面試通過初選,再進行現場面試,節省時間差旅成本;也更便於廣納各國應徵者,建立更完善的人才影音資料庫。
●聊天機器人已是人資界常用的工具,透過擬人的對話劇本及設計對白,引起求職者的興趣並回應,再自動記錄在系統中,更便於人資顧問進行大數據搜尋,並精準媒合。
●若要針對高階主管或專業人士進行獵才,傳達人的溫度就格外重要,企業該思考如何結合AI分析和人性服務的不同專長,各取其優點,才是眞正招募精準人才的最佳方法。

利用人才培育的基本技術,提升數位製造所需的人資實力,未來,不論是在數位能力化的5大歷程中(初始化、數位化、整合化、自働化與智慧化),都能夠除了硬體與軟體提升的同時,人才的培育也能同步成長。因為,企業的每一發展歷程的推動都需要人才的貢獻。

正確選才,有效發揮選擇的效用,一直是企業相當重視的問題。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全球企業均積極招募、培育及留任優秀的人才。如何協助組織建構與累積人力資本,成為重要課題,也是人資長如何協助企業達成目標的重要挑戰。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