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台灣味在地美食-田媽媽美食餐坊

- 撰文者:
- 2022/06/01 瀏覽數:26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92年開始輔導台灣各地農家婦女成立「田媽媽」運用個人專長及團隊經營力量,開創其副業。 「田媽媽」品牌以田園料理及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工、米麵食餐點為主軸,透過食品衛生、營養、加工、行銷等領域的專家學者指導, 以在地新鮮食材及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的三低一高的健康料理概念,開發出各種兼具健康、美味且又具地方特色的田園料理, 並同時又可藉由地方農民團體。
例如:休閒農場、農會的結合當地特色與休閒農業旅遊,發展為在地旅遊之美食料理,落實地產地銷、食在當季、享在地,帶動在地旅遊及消費商機,也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間接促成青年或二代返鄉的意願。
110年度本中心承接由農科院委辦之「田媽媽共識訓練暨體質優化輔導作業」計畫,以強化田媽媽品牌經營之輔導能力與認同感為目標,規劃共識營訓練課程,主要輔導培訓對象分為兩大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在案且營業中的田媽媽班為對象:1. 休閒農場所屬 2. 農(漁)會輔導成立的田媽媽班。
分別以四大類作為輔導主題:「品牌認同與經營管理」、「特色場域營造」、「創新加值服務」與「場域改善及衛生安全」,做為強化田媽媽班經營體質與提升服務品質為主要目標,計畫開始先協助各班釐清各自需求與輔導之主題,協助安排陪伴輔導師診斷訪視、透過專業諮詢及訓練以及專業陪伴師的輔導,提供相關改善之建議與做法,協助田媽媽持續成長,並提高與休閒農旅與在地特色的結合,提振整體田媽媽品牌形象,拓展知名度。
本年度共有112家田媽媽業者接受輔導,田媽媽們對於自己品牌精神與願景有了更深切認知,他們銷售的不僅是餐點,更也肩負著在地人的飲食文化傳承,如何做好說菜的藝術、用餐環境氛圍與擺盤設計,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儀式感建立、讓用餐成為感動與享受、服務品質缺失改善等等這些都是輔導後的收穫以及未來還可以再精進的;也期待此次的提升改善計畫為農村在地帶來更多的商機,旅遊到農村找在地美食就想到田媽媽。若是您對於各地的田媽媽餐廳有興趣歡迎上網查詢:農業易遊網-美食-田媽媽。
AKM農業資訊平台
AKM農業訊平台由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所經營,旨在整合過去合作的產、官、學、研顧問專家,提供青年農民、產銷班、農民團體、農企業客製化的服務,進而提昇農業附加價值與生產力,共同開創台灣新農業時代。同時,將台灣農業科技實力擴散至海外,促進國際媒合交流,接軌馬來西亞、印度、新加坡、泰國、印尼、日本、澳洲等農產貿易市場。
猜你喜歡

近年來許多傳統農場轉型為休閒農場,提供遊客進行體驗與生態綠遊,但因各區經營之特色分區不顯著,經營模式易受複製而無法永續創造整體產業價值,透過頭城農場案例,分享如何運用各農場特色,創造新型體驗與永續發展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旅遊熱潮大增,農委會挹注政府資源,透過工作坊與陪伴輔導來協助休閒農業經營者轉型升級,強化經營與創新發想能量,帶動業者結合在地特色、農村文化、自然生態等資源,改善經營場域與發展創新「農業體驗」與「農遊伴手禮」,幫助休閒農業旅遊在後疫情時代,成為國人戶外休閒與旅遊的新選擇。

農委會為促進農產品升級與延伸價值鏈,鼓勵運用當地特色及特產結合區域農遊意象,開發成為優質的農遊元素商品,以提升農村附加價值及商機。希望透過輔導機制、課程或產業交流,協助有意願開發之農業相關單位具基本開發商品相關知識及輔導資源等相關案例分享。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