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與現地作物調查


  本中心2022年執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現地作物調查輔助遙測技術估測作物栽培面積計畫」,本計畫緣起於以前台灣的農作物種植品項、面積等相關數據之調查,都是委由田間調查員以實地觀測加以人工紀錄方式進行;有可能因目測或主觀臆測等因素,導致調查資料與實際數據誤差值遽增;為求數據的正確性,本中心改透過手機APP,進行農作物等相關調查,將照片及數據上傳,以提升資料之準確度。

  在已連續2年參與相關的調查工作,看似簡單之工作,但實際執行上其實困難度很高;茲將參與計畫之心得,整理如下:

  • 人力招募

本調查須配合智慧型手機作紀錄,但礙於農村目前人口外移及高齡化現象,所以有些地方無法在當地可以找到適合的人力協助,此時本中心專案人員就必需親自投入,路程及地緣性就不如在地者來的便利。

  • 不得其門而入

有些農地在深山地區,路況不佳(無正常道路可通行)、豢養惡犬或者地主自設路障,無法近距離取得實據,這些也是計畫執行困難的主因。

  • 與時間賽跑

資料量龐大、地域廣闊,拍照取景與天氣日照時間都息息相關。針對未來政府在執行相對計畫,建議可以除運用現有方式調查外,可與高科技相互搭配(例如無人機或者高階拍攝器材),讓調查數據更加精準,對於調查的量能更會有所助益。

  計畫執行成功與否,人員是最大的關鍵,隨著計畫地展開,除了既有的熟手外,我們也需要培訓更多新的種子人員,透過廣宣辦理說明會,期待有更多具備農業專業知識及有興趣者能一起投入此調查行列,以提供農政單位在制定農業政策時有更精確的數據。

 

更多資訊請參考
AKM農業資訊平台

AKM農業訊平台由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所經營,旨在整合過去合作的產、官、學、研顧問專家,提供青年農民、產銷班、農民團體、農企業客製化的服務,進而提昇農業附加價值與生產力,共同開創台灣新農業時代。同時,將台灣農業科技實力擴散至海外,促進國際媒合交流,接軌馬來西亞、印度、新加坡、泰國、印尼、日本、澳洲等農產貿易市場。

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

本中心成立「在地創生服務團」從在地出發,透過人物境共好的思維,串接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服務,結合產官學研各界能量,尋找資源創新價值,打造出真正屬於地方性及能展現與傳承在地文化特色的產業。

猜你喜歡
*
國際少量作物用藥管理趨勢與概況

臺灣氣候高溫多濕,栽植作物種類繁多且複種指數高、集約式栽培等因素導致病蟲害種類眾多,農作物很容易遭受有害生物之為害,而農藥業者對於市場考量,大多集中登記於主要作物及防治主要有害生物上,其他少量作物的有害生物,或主要作物的次要有害生物,即有可能面臨缺乏防治藥劑之情形,致使農民施用農藥時面臨無藥可用,或自行使用未登記農藥,既違反農藥使用規定,也影響農產品食用安全。

*
預防農損就靠科技小幫手-農作物災害預警平台

農業試驗所和中央氣象局、國家防救災科技中心及農委會各區改良場共同開發了「農作物災害預警平台」,並結合手機APP功能,可即時預警災害訊息並通知農民,同時將農業氣象站即時觀測資料、專區氣象預報、二十四節氣、作物生長特性及災害防制方法整合在平台中,讓農民在災前、災中、災後都能隨時掌握資訊,即時採取災害應變措施。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