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Louis Wei 圖/達志影像
數據報告平台DataReportal 於今年(2025) 2 月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的社群媒體活躍使用者帳號數,在今年初達52.4億,約占全世界人口64%,使用者人數平均一年增加4.1%,每位使用者一個月平均造訪6.8 個社群平台。
「 全球網路指數」(GWI) 的報告顯示,全球社群媒體使用者一天平均花費2 小時21 分在社群平台上,全部使用者一年在平台的總時間高達五億年,這個數字的背後,是地球永續上沉重的負擔。
社群平台的碳排量,超乎想像
目前電力主要來自化石燃料,這使得社群平台的碳排放量非常可觀,而社群平台上龐大的資訊內容,在使用者上傳和下載的過程中產生碳足跡。法國的中小企業碳排放管理平台Greenly指出,瀏覽一分鐘短影音TikTok 產生2.921 公克的二氧化碳當量(CO2e),影音平台YouTube則是2.923 公克,Instagram 為2.912 公克。軟體公司Greenspector 統計, 社群平台碳足跡的前五名為TikTok、論壇Reddit、YouTube、Instagram 和應用程式Pinterest。
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國際頻道(TRT World)指出,每次瀏覽社群動態、影音甚至傳送訊息,都要仰賴儲存、處理和傳送內容的資料中心(Data Center) 完成,資料中心需要大量電力,讓伺服器和冷卻系統運作,使用全世界約1%的電量;利用無線網路或行動網路傳輸資料也需要能源,使用者上網的裝置,如手機、平板和電腦,也需要使用資源生產及消耗能源運行。
社群媒體參與永續計畫
目標「淨零碳排」
統計數據指出,社群平台一年產生2.62 億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馬來西亞全國一年的排放量,因此許多主要的社群媒體公司,近幾年紛紛宣布自己的永續政策或計畫,希望能在營運過程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讓使用者看到他們為環保貢獻心力的決心。
TikTok
設立綠色資料中心
目標五年減碳五千噸
自2016 年問世以來,TikTok 的受歡迎和使用程度呈爆炸式增長,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網站。由於影音內容上傳和下載需要更多能源,耗電量大,再加上自動播放功能和演算法,提升使用者黏著度,所產生的碳排量始終居高不下,甚至被點名排放總量超越科技巨擘Google、Apple 等公司,TikTok 近幾年也採取不同永續做法。
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cne) 曾承諾2030 年實現自身運營層面的「碳中和」,計劃在2030 年底前藉由主動減排,減少至少九成的運營排放,其餘一成將通過碳抵消的方式完成。
消耗大量資源來儲存為數眾多影音內容的資料中心,是TikTok 碳排放量的最大宗來源。字節跳動2023 年啟動「三葉草計畫」(Project Clover),其中包括在挪威哈馬爾(Hamar) 設立一座100% 以再生能源供電的資料中心。不過字節跳動目前使用再生能源的資料中心,只在挪威,之後宣布在馬來西亞及泰國投資的資料中心,都沒有明確揭露以再生能源運作,也被外界認為「綠化」速度太慢、資訊不夠透明。
今年2 月,TikTok 宣布和碳捕捉公司Climeworks 簽訂多年合作協議,將藉由直接空氣捕捉(Direct Air Capture, DAC)、生物碳(Biochar) 等技術及造林,在2030 年前,減少大氣中5,100 噸的二氧化碳。
Meta
購買大量再生能源,投資碳移除計畫
Meta 旗下擁有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 和Threads,將自己定位為科技業永續發展領導者。2017 ∼ 2023 年,Meta 靠著大量投資再生能源,將營運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了94%。2020 年,Meta 宣布購買的再生能源量,超過全球所有設施運行需要的能源量。
Meta 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再生能源企業買家之一,合約簽訂量超過1 萬1,700 兆瓦(MW),讓Meta 全部的資料中心,以再生能源滿足電力需求。
Meta 的資料中心,在業界節能數一數二。其平均電力使用效率(PUE) 為1.09,水資源使用效率(WUE) 為0.20,讓Meta 從2021 年以來,避免了1,640 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
Meta 在最新的永續報告中承諾,將在2031年前減少42% 範疇1 和範疇2 的碳排放量,範疇3 的排放量則是等於或少於2021 年的排放量;Meta 表示,自2020 年以來,持續維持淨零碳排,整個價值鏈期望於2030 年前達成淨零碳排。
至於剩餘排放量(Residual Emissions),Meta 表示將投資自然和科技的碳移除計畫,希望從大氣中分離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在地下,將難以減少的排放,提供長期解決方案,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並提供更全面的環境效益,包括增強生物多樣性。
YouTube
打造碳智慧系統
最佳化使用再生能源效率
YouTube 的運作,大部分是影片串流,需要資料中心耗費大量能源來儲存和傳送內容。YouTube 的母公司Google,在2023 年達成資料中心平均PUE 為1.10,意謂其能源使用效率比其他資料中心多出1.8 倍。Google 承諾在2030年前, 全球營運達成「24/7 全時無碳電力」(24/7 Carbon-Free Energy),指每週7 天、每天
24 小時使用100% 無碳電力,以再生能源發電,Google 所有資料中心,2023 年已達成平均64%的24/7 全時無碳電力。除能源使用效率高於其他資料中心,Google 資料中心採用機器學習模型,即時調整能源使用,最小化能源的使用量,系統也升級使用節水冷卻方式。Google 利用自身在科技和程式上的優勢,開發了一套系統,將YouTube 的影片處理和儲存的運算工作,與再生能源產量最豐富的時間結合,這個「碳智慧」系統,透過優化能源密集活動的時間和地點來利用再生能源,進而幫助減少排放。
改變使用習慣,節能減碳隨手做
社群媒體產生的碳排放中,最大挑戰在於企業無法直接限制或減少用戶所產生的碳足跡。
使用者經由裝置的選擇、使用習慣的改變,減少自己產生的碳排放量,每個人在上網或使用社群媒體時,也能為地球永續環保盡一份心力。
非營利媒體The Conversation 指出,使用3C 產品時可以做一些省電設定。例如,調低螢幕亮度、開啟省電模式和使用深色背景。英國碳抵銷服務商「氣候影響夥伴」(Climate Impact Partners) 表示, 將螢幕亮度從100% 降低至70%,顯示器可減少最多20% 需消耗的能源,也能減少眼睛的負擔。
氣候影響夥伴表示, 電腦即便關機, 但若插頭未拔除便仍在耗電,家庭用電有四分之一是被閒置電器用掉,待機模式耗的電量是運作中的三分之一;美國能源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建議,若超過兩小時不用電腦可以關機,暫時離開則可以設定時間,若未使用便進入睡眠模式。
使用網路時, 關閉影音平台的「自動播放」功能,也可以關閉分頁,避免影片在背景中播放;取消不需要的推播服務;使用手機上網時選擇無線網路優先,比行動網路更加節能。
如果只是要快速搜尋簡單訊息,可以用手機或平板而非筆電或電腦;如果要造訪特定網頁可以直接點進去,不要透過搜尋引擎找到網頁再點入,常用的網頁可以加到最愛或書籤,需要時可以直接打開,節省能源也省下搜尋的時間。若覺得上述方法太複雜或困難,還有一招最有效、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方式:減少使用時間,縮短上網和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動動手指關掉裝置和社群帳號,就能減少自己的碳足跡。
名詞解釋
測量碳足跡的單位,不同溫室氣體的停留時間、造成的暖化程度都不同,為了方便計算,將不同的溫室氣體統一單位,換算成「等量的二氧化碳」。
一種減碳技術,藉由使用液態或固態捕捉劑,以機器攔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儲存。
將富含碳的物質,經過熱裂解產生主要成分為碳的物質,不用於燃燒,而是將二氧化碳以固體碳的形式永久存放於地球。
計算資料中心節能省電的標準,計算方式為資料中心的「總用電量」和「供應IT 設備電量」的比值;理想的比率為1.0:100%,意即資料中心所提供的電完全用於電腦運算。
衡量資料中心水資源使用效率的指標,透過計算總用水量和IT 用電的關聯,評估水資源管理。
指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
指企業使用的外購電力等能源利用的間接排放。
其他間接排放,指企業外部產生的所有間接排放,例如,員工通勤或客戶使用產品產生的排放。
採取一切可能的行動實施減排後,剩餘無法消除的溫室氣體排放。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5年4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