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劇變,東京股市洗牌 日本防衛產業成市場投資主線

- 撰文者:
- 2025/05/06 瀏覽數:165
文/李世暉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川普2.0時代的到來,不僅衝擊全球經濟,也動搖東北亞的安全保障情勢。美國在印太地區最重要的戰略規劃,是透過各種雙邊、多邊的安全架構,箝制中國單方改變現狀的企圖與能力。在此一戰略規劃下,駐日與駐韓美軍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然而,川普對於日韓兩國的美軍基地經費負擔,多次表達不滿,更要求相關國家必須大幅增加防衛支出,而日本與韓國也面臨重新調整自身國防戰略的壓力。
東京股市大洗牌
日本防衛產業取代半導體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提出以2027年度為最終年度的五年防衛力量整備計畫,總預算約43兆日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計畫,預算約17兆日元,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對防衛的重視。過去,日本曾採取「武器出口禁止三原則」的政策,但在2014年4月,日本決定以「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取代舊有政策,也為日本的武器出口,開闢了新的路徑。
影響所及,日本防衛產業的相關企業、股價,均受到議題與業績的激勵而上揚。舉例來說,日本「共同通信社」於2025年3月16日報導,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利用長射程導彈來實現反擊能力(敵基地攻擊能力),並計劃在九州地區進行地面發射型導彈的先行部署。
在隔日的3月17日,東京股市防衛相關股票立即吸引了大量資金。從當日東京證券交易所Prime 市場的成交額排名來看,第一名是「三菱重工」,第三名是「川崎重工」,第四名是「IHI」。由於「三菱重工」負責製造陸上自衛隊使用的12式地對艦導彈,帶動「三菱重工」一度上漲319.5日圓(13%),達到2,875.5日圓的上市以來新高。
上述的「三菱重工」、「川崎重工」、「IHI」等三家企業,被稱為日本防衛產業的「三羽烏」(防衛三傑)。「三菱重工」的重點生產線為戰鬥機 F-X、導彈、護衛艦的生產,2023年度與日本防衛省的合同金額約1.68兆日圓,是2022 年度的4.6倍。該公司與日本防衛省的合同金額遙遙領先其他公司,涵蓋陸、海、空三軍裝備的開發與生產。
近年來,「三菱重工」的股票交易量穩居東京證券交易所Prime市場前列,股價始終維持在歷史高位。2022年初(股價約270日圓)以來,受日本強化防衛力趨勢的影響,公司股價持續上升,股價已上漲近10倍。
「川崎重工」作為日本防衛產業的第二大企業,與「三菱重工」在防衛省訂單上交替承接專案。其生產線主要是在空中預警機P-1、運輸機 C-2、潛水艦等核心裝備。2023年度與日本防衛省的合同金額約3,886億日圓,是2022年度的2.29倍。在股價表現上,「川崎重工」近年股價逐步攀升,並與「三菱重工」同步刷新高點。
「IHI」(前稱為石川島播磨重工業)的主要業務,涵蓋資源(能源)、基礎建設、產業系統與航太宇宙等四個領域。在防衛產業中,主要開發與生產航空發動機和防空導彈系統,也在宇宙與火箭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力。1989年泡沫經濟時期,公司股價曾達到16,000日圓,目前雖未突破該水準,但已刷新35年來的最高價位。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5年5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能力雜誌
《能力雜誌》(Learning & Development),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的出版媒體,以打造「經營管理的品牌+職場價值的推手」為編輯宗旨,提供讀者學得來的經管知識,以及容易用的職場技能,幫助讀者成為能動、能靜、能自主學習的職場菁英、專業經理人。
猜你喜歡

技術移轉雖然是促進產業知識流動的有效途徑,但若沒有一套完善的產業化機制,將在「釋商」過程中出現困境,本文以本中心執行之中科院計畫為例,闡釋政府機關在釋出研發技術能量的過程中,透過法人單位建立「技術成果→導入規劃→推廣運用」的技術產業化機制,將有效搭建國防與民生產業的橋樑。

IMD發佈2023年全球數位競爭力排名,日本排名落後於韓國、台灣、中國,促使日本政府燃起提振數位競爭力的戰鬥魂。實際上,日本經產省從2020 年起透過評選「數位轉型企業」(DX企業),鼓勵企業應用數位科技提升競爭力,顯然力道尚不足,2024 年再度評選出數十家DX 企業能否力挽狂瀾?成為驅動產業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提振競爭力的引擎?

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總統上任後,延續第一任期(川普1.0)的政策,更進一步推動各項貿易政策,來確保美國的國家利益。面對川普2.0 時期的各種變化,中國、日本、德國、加拿大、墨西哥、台灣等對美貿易享有大量順差的國家,同樣正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