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永續報告書

瀏覽數:83
關鍵字:


  近幾年ESG議題相當熱門,2023年歐盟針對高耗能產品(如水泥、化肥、鋁製、鋼鐵、電力)收取碳關稅(即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首當其衝產業分別如下:鋼鐵業→石化業→快時尚產業。

  而台灣政府也早已看到ESG議題之重要性,金管會於2020年8月宣布啟動「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並表示有五大關鍵因素,分別有強化董事會運作及董事職能、強化資訊揭露、企業自發性落實治理及永續發展、引導盡職治理(GRI具體說明)、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

  又於2022年起強化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揭露ESG相關資訊,擴大上市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取得第三方驗證之範圍,台灣許多企業紛紛動起來開始著手ESG相關工作。

  其中在碳足跡管理、碳中和、永續金融、氣候變遷等議題更是熱門,然而如何開始著手ESG及永續經營,往往是許多台灣中小企業目前面臨之重要課題。

  以下是針對永續報告書相關內容,摘要重點如下:

一、永續報告書主要內容

  1. 實施企業社會責任之制度架構、政策與行動方案。
  1. 主要利害關係人及其關注之議題。
  1. 公司於落實推動公司治理、發展永續發展環境及維護社會公益之執行績效與檢討。
  1. 未來之改進方向與目標。

二、永續報告書常用3大準則

  1. 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準則)
  1. TCFD氣候相關財務衝擊。(框架)
  1. SASB永續會計標準委員會。(準則)
  1. 標準>準則>框架

三、GRI、TCFD、SASB重點

  • GRI
  1. 以利害關係人為主。
  1. 含通用、行業與主體準則等。
  1. 揭露範圍較詳盡。
  • TCFD
  1. 以投資人為主,更在意氣候風險。(風險->財務指標連結,情境模擬推演)
  1. 要求企業透過: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訂定指標與目標等四大要素,有效管理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 SASB準則
  1. 以投資人為主。
  1. 強調可比較的量化指標,揭露範圍較為精簡。
  1. 重大性議題:11個產業別、77個行業別與26個永續議題。

四、永續報告書應具備3大基本架構

  1. 決定應用的準則:GRI準則較具綜合性,在台灣較常使用;TCFD與SASB次之。
  1. 確認重大議題:ESG均應揭露;應思考將重大議題納入公司的永續轉型策略。
  1. 設定永續策略:可由SDGs中挑選,注意內外環境的策略議題。

五、永續報告書基本編制流程

  1. 利害關係人的大力支持-高階主管支持,跨越執行的困難;跨部門有效溝通,需要具有影響力的利害關係人支持;強化利害關係人貢獻度。
  1. 應用3大基本架構。
  1. 發布、通報與執行報告。
  1. 呈現方式:
  • 4大內容重點呈現:簡潔、具體化衡量標準、具可比較性、影響分析(對企業正面及負面影響分析,找出未來因應之道)。
  • 7大工作重點呈現:
  • 分析產品/服務對社會/環境的正負面影響及衝擊;
  • 面臨負面衝擊時ESG重大議題;
  • 釐清利害關係人的期待,設定可行目標;
  • 依目標擬定策略與執行方案;
  • 透過具體證據/數據,具體掌握執行進度;
  • 提出具體改善方案;
  • 擬定短中長期發展計畫。

  企業要邁向淨零,就需要釐清企業碳排放量,進而制定減碳策略,減碳目標已是企業刻不容緩的議題,品質最佳的永續報告書應需揭露4大關鍵,分別為利害關係人支持、企業潛在風險揭露與執行、內容須正向與負向資訊平衡報導、建立檢討制度並運用PDCA循環。

  惟永續報告書寫的完美其實也不見得企業在永續發展領域做得盡善盡美,有些公司所宣傳ESG表現遠多於實際行動,公司仍須每年定期檢視內外部環境調整策略及目標,製作永續報告書不應該只是淪為作文比賽,仍應言行一致。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