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復甦、股市亮眼,日本鐵道迎新契機 日本鐵道產業風潮再起
- 撰文者:
- 2025/10/07 瀏覽數:972
文/李世暉 圖/達志影像
日本的鐵路自1978年舊國鐵(Japanese National Railways, JR) 分割、民營化以來,成立了JR的客運與貨運七家公司,至今已經邁入第47個年頭。大家所熟知的新幹線,已經縱貫本州,並連接九州與北海道。然而,在營運上仍維持著「本州三社」賺錢、「三島公司」陷入苦戰的格局。從具體數字來看,日本國鐵民營化以來,「本州三社」的淨利總額成長了15倍。
JR 三大公司領漲
鐵道運輸穩步復甦
在COVID-19疫情期間,受疫情影響而大幅下滑的日本鐵路運輸需求,自2021年以後逐步回升。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鐵道運輸統計,2024 年度的鐵道旅客數比前一年增加3.4%,達到233 億7,976萬人次,連續四年超過前一年。其中,JR 增加2.8% 至86 億7,147萬人次,JR 以外的民營鐵路則增加3.7% 至147億828 萬人次。
進入今年(2025),隨著人流回升與訪日外國人需求擴大,日本鐵道運輸的復甦趨勢日益明顯。前述的本州三家JR公司,今年3月期的合併決算中,三家公司淨利均較前期呈現兩位數增長。JR東日本增加14%,JR東海增加19%,JR西日本則成長15% 至1,139億日圓,創下歷史新高。三家公司均預估2026年3月期的財報統計期間,海外訪日觀光客的強勁需求仍將持續。
私鐵表現亮眼
非運輸事業驅動成長
除了JR之外,日本私鐵業績也呈上升趨勢。主要的15家私鐵公司在今年3月期的合併決算中,有八家的最終淨利呈現增加的趨勢。其中,東急電鐵因飯店與度假村業務成長,淨利較前期增加25%,達796億日圓,創歷史新高。至於2026年3月期的業績展望,受到今年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的利多,阪急阪神控股與京阪控股等關西地區的鐵道公司,預計創下歷史最高收益。
在運輸本業之外,非鐵道事業逐漸成為日本鐵道相關企業的主要收益來源。例如,日本鐵道龍頭企業的JR東日本,鐵道運輸的營收占了約67.9%。基於「後疫情時代」的環境變化,JR推進結構改革,以擴大非鐵道事業為目標。2024年5月開設數位金融服務「JRE BANK」, 今年3月27日則開業了總投資額6,000億日圓的「高輪Gateway City」。西武鐵道的營收中,運輸只占29.7%,飯店、休閒娛樂與不動產的營收占比超過六成。
鐵道股成資金避風港
股市表現搶眼
過去,日本股市中受到關注的股票,大多是從事製造、出口貿易的企業,如半導體、商社等。但在今年的上半年,包括「鐵道股」在內的陸運業,是東證33 個產業別股中,股價表現最佳的產業之一。若看個別股票,市值最大的JR東日本年初以來上漲30.1%,經營東海道新幹線的JR 東海上漲34.21%,均刷新年初以來高點。在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之際,鐵道產業作為不易受貿易影響的內需、防禦性產業代表,成為日本投資者眼中的避險資產。
若比較JR東西兩家代表性企業的年初來漲跌幅,JR東日本上漲30. 1 %,JR西日本上漲24.49%。整體來看,關東地區略勝一籌。不過,隨著「今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的開幕,預計將吸引約2,820萬人次到訪。關西地區的鐵道公司將大受其惠。目前,JR西日本已提出世博期間的周遊觀光方案,擁有關西國際機場接駁線的南海電鐵,其營收也值得關注。
車輛製造與周邊事業
打造完整鐵道生態系
除了前述直接營運鐵道路線的JR與私鐵,日本的鐵道產業還包括鐵路車輛相關企業以及鐵道周邊事業。在鐵路車輛相關企業方面,日立製作所、川崎重工業與日本車輛製造,是車輛製造市占率領先的三家公司。此外,日本車輛製造企業也積極推動車輛出口。日立製作所曾承接英國國內高速新線與台灣高鐵的車輛訂單,川崎重工業與日本車輛製造則有對印尼、孟加拉等市場的供應實績。
需要注意的是,日立製作所與川崎重工業的業務相當多元化,鐵道車輛事業在整體營收中的占比都不到一成。而鐵道車輛出口也往往與日本品質導向的運行系統成套銷售,這種模式有時會因成本較高而難以迅速普及。不過,日本車輛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在全球標準中表現突出,未來有望作為長期基礎設施的優質系統,進而獲得更多海外的認可。
鐵道周邊事業中的信號、月台門、運行等系統,是日本鐵道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來源。代表企業包括京三製作所、日本信號、日立製作所、三菱電機等公司。此外,與鐵道建設有關的日本製鐵、大和工業、東鐵工業、鐵建建設等企業,也被視為日本鐵道產業的重要企業之一。
三大焦點事件,牽動鐵道未來走向
從日本鐵道產業的整體趨勢來看,今年有三大關注點:
1. 東京Metro 上市
2024年10月23 日, 東京地下鐵( 東京Metro) 於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該公司的股份原本由國家持有53.42%,東京都持有46.58%,此次兩者將各自出售所持股份的一半。上市後的發行在外股份中,國家持股比例將降至 26.71%,東京都則降至 23.29%。然而在上市後,國家與東京都仍合計持有五成股份。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日本政府希望確保計劃於2030年代中期開業的有樂町線與南北線延伸工程得以順利推進。有鑑於此,東京Metro朝向完全民營化的發展方向,日本官方持股將會在日後陸續出售。
2.磁浮中央新幹線重啟施工
過去數年,JR東海專注於造價九兆日圓的磁浮中央新幹線事業。該公司自2017年起借助國家貸款約三兆日圓後,正式展開建設。但因靜岡縣境內水資源流失對策未臻完備,遲遲未獲得開工許可。原本計劃於2027年開業的品川至名古屋路線,被迫延期。反對施工的前靜岡縣知事川勝平太已於2024年6月辭任,有關水資源的討論在今年6月上旬完成,靜岡地區也邁向開工。未來,磁浮中央新幹線的施工進度,將持續受到各界關注。
3.JR九州營收創新高
今年7月,JR 九州公布同年4至6月期合併財報顯示,營業收入為1, 175億日圓,同比增長13%,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鐵路旅客運輸收入增長14%,達410億日圓;房地產銷售收入增長73%,達123億日圓。2026年3月期全年業績,預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達4,833億日圓;純利潤同比增長17%,達511億日圓。這將是自2018年3月期以來,八個會計年度的最高利潤。JR九州的營收持續成長,除了受益於票價的上調之外,由台積電在熊本設廠帶動的不動產市場熱潮,增加了JR九州的房地產事業銷售,是其利潤增長的重要因素。
外國觀光客湧入
鐵道票務收入穩定成長
面向2026 年,快速增加的訪日觀光客,將持續成為日本鐵道產業的營收來源之一。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 資料,今年3月訪日外國旅客達349萬7,600 人,同比增加約 14%;1月至3月累計人數突破 1,000萬人,為歷來最快紀
錄。國土交通省公布的統計顯示,1月至3月訪日外國人消費總額達2兆 3,000億日圓(同比增長 28%),其中交通費用達 2,279億日圓,同比成長22%。在可預見的未來,鐵路公司針對訪日觀光客推出的鐵路周遊券(Rail Pass),將帶來穩定票務收入。擁有機場路線的鐵道公司,如京成Skyliner、京急、南海電鐵等公司,將因持續增加的旅客人潮而受惠。地區型鐵道公司規劃的觀光列車與度假型服務,JR 九州的「七星號」、近鐵的「青の交響曲」等,更可進一步吸引海外旅客而持續創造收益。(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
多元化經營與觀光動能,鐵道產業再起 運輸復甦趨勢明確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5年10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能力雜誌
《能力雜誌》(Learning & Development),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的出版媒體,以打造「經營管理的品牌+職場價值的推手」為編輯宗旨,提供讀者學得來的經管知識,以及容易用的職場技能,幫助讀者成為能動、能靜、能自主學習的職場菁英、專業經理人。
CPC線上書城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提供完整的經營管理、顧客服務、人才培育、策略規劃相關書籍,以滿足企業不同層面的需求。
猜你喜歡
2021年11月13日,歷經2週的討論,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 26)通過了《格拉斯哥氣候協議》(The Glasgow Climate Pact)。與會的153個國家提出了新的2030年減排目標(NDCs),承諾放棄燃煤發電、停止森林砍伐、減少甲烷排放以及加速內燃機汽車的轉型。為了達成此一目標,與會國同意加速政府、企業和民間社會在能源、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對話與合作。
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總統上任後,延續第一任期(川普1.0)的政策,更進一步推動各項貿易政策,來確保美國的國家利益。面對川普2.0 時期的各種變化,中國、日本、德國、加拿大、墨西哥、台灣等對美貿易享有大量順差的國家,同樣正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