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餐廳-賺錢也賺生活


日前報載廚藝達人阿基師(鄭衍基先生)到某高中擔任料理比賽評審長,看見已具備中餐烹調丙級技術執照的參賽學生,竟然把可用的食材隨意丟到廚餘桶,當場訓斥學生要懂得珍惜食材,並要求他們從桶裡找出扔掉的魚骨頭烹煮成魚湯,然後與學生一起喝下。阿基師事後強調,此舉是希望學生能養成控制成本、充分利用食材的習慣。這雖是一則小新聞,卻讓筆者由衷地感佩其對專業的素養與堅持。不可諱言,隨著產業變遷、社會結構轉變以及全球化的原因,現代人或許因為食物取得過於容易,也甚少注重「食」育的正確培養,導致忽略對食物的尊重,忘卻了「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謙卑情懷。

中國傳統養生之道有所謂飲食養人、季節育人,也就是說飲食要順應四時。但綜觀現在多數餐廳為迎合消費者的善變的口腹之欲,所供應給消費者的食物,不僅沒有季節之分,也導致變相浪費資源、製造垃圾,更讓消費者吃得不健康。廚師為餐廳的靈魂人物,更需有所警惕。

根據綠色餐廳協會(Green Restaurant Association, GRA)分析,餐廳所製造的垃圾中,有95%到100%是可被回收再利用;再根據美國國家餐廳協會的調查顯示,62%的消費者選擇餐廳時,會傾向選擇注重環保的綠色餐廳用餐。由此觀之,重視消費者在飲食安全的需求,進而秉持節能減碳的環保理念的綠色餐廳,方能不斷地吸引客人上門。

舉台北寒舍艾美酒店為例,其餐廳藉由與台南有機農場合作,提供無農藥蔬食料理,同時透過設計綠色菜單等方式,來倡導消費者自飲食生活著手,食用在地食材,縮短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減少碳足跡,愛護地球的飲食觀念。消費者和生產者也在此互動中,或間接、直接做出友善生態的行動。除了使用綠色食材化外,加強標準化流程以節省成本開支,亦是綠色餐廳提升競爭「食」力的方式。例如擁有麻布茶房、元定食等眾多品牌的展圓國際,有鑑於廚房雖為創造美味食物的場所,但若未能加以有效管理,亦會成為不斷浪費資源的製造地。

因此,展圓國際藉由制訂標準作業流程的工作手冊,讓現場人員依規定使用食材,並透過日報表、月報表等方式,掌握並管控食材使用的情況,並定期指派專員查核現場人員是否確實遵循標準作業流程,以建立對食材的尊重並且消除浪費。在綠色當道之際,綠色餐廳提供給消費者,不僅僅是佳餚美食,而是了解從產地到餐桌每一位生產者的用心;了解其食材生產理念和動機,建立起一種對生態的友善、對土地的感謝。這種「賺錢也賺生活」的態度,從而打造了競爭「食」力,開創新商機。

猜你喜歡
*
淺談綠色飲食

近年來綠色消費已為消費者重視,作為日常生活最常見的飲食亦踏上綠色消費腳步,並落實環境友善的理念而發展。綠色飲食不僅為一種友善環境的生活型態,更同時雜揉了綠色消費中的意涵,而產出特有的生活態度。目前綠色飲食仍有很大成長空間,國內除綠傳媒、主婦聯盟有推廣外,並無太多單位推廣。就現況來說,期待綠色飲食之理念得以與食農教育連結,促進地方農產銷售及農村旅遊的風氣,期望未來能透過食農教育風潮更能引起人們重視。

*
2023經濟部綠色盒餐節活動摘錄紀實

隨著綠色餐飲蔚為風潮,經濟部商業發展署2023年辦理以「綠色盒餐」為主題的徵選與行銷活動;總計評選出20個精選盒餐以及62個優選盒餐,希望藉此鼓勵業者使用在地食材,並運用如環保材質盒餐或使用循環餐具來進行餐食設計。期待透過徵選與活動推廣,引導業者逐步改變營業模式,並漸進影響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
淺談綠色餐飲

綠色餐飲希望能使餐飲在永續的道路上,從製造問題的角色,反過來成為解決問題的一環,可參考英國永續餐廳協會(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 SRA)推動的「FOOD MADE GOOD計畫」,計畫為餐飲業者設計系列評測績效,透過相關評測報告並滾動式評估,可協助餐飲從業者逐步達成永續經營。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