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申請國家品質獎-從國家品質獎的10大核心來解析


  國家品質獎自79年開始,至今已辦理22屆,共計1,133個企業組織、個人申請報名,榮獲該獎項者計有117個單位,平均獲獎率約為10.3%,其評審委員皆為國內知名經營管理專家學者及過往得獎者,且評審要求及過程十分嚴謹,讓國內許多企業組織一聽到國家品質時,腦中立即產生「困難」這兩個字,造成國內許多經營體質優良之企業與國家品質獎擦身而過,錯失榮獲國內最崇高獎項機會。

  因此,本文將從國家品質獎的10大核心角度,使企業組織運用國家品質獎評審過程,透過評審委員提出的改進建議來強化企業組織經營優勢,讓您企業確實瞭解為何要申請國家品質獎項。

核心01:讓您的企業組織領導人清楚領導本質,邁向卓越領導

  榮獲國家品質獎之驅動要素(Driver)是領導人的決心與信心,領導者如何在企業組織經營中扮演好角色?如何帶領員工貫徹所要執行的任務?讓企業組織邁向卓越經營品質水準。透過國家品質獎評審標準中的條文要求,讓領導者重新審視其所具備的條件,使其強化缺失不足的地方,並突顯領導優勢之處,讓企業邁向好還要更好。

核心02:讓您的企業組織瞭解顧客導向之重要性

  企業經營目的就是在於獲利,也就是賺錢,但是錢從何處來呢?當然是來自於顧客的口袋中,因此企業經營除要瞭解顧客想要什麼外,也要知道顧客想要的,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國家品質獎以顧客導向角度來思維,在撰寫申請書時將解析、盤點出企業組織如何探測顧客需要什麼?並進一步地設計顧客要想的是什麼?使企業更清楚地瞭解顧客導向的重要性。

核心03:讓您的企業組織重視過程與結果

  世界上所有活動都是有程序的,其過程的好或壞將影響產出結果。國家品質獎評審第7構面即是流程(過程)管理,第8構面是經營績效的結果,在國家品質獎申請評審中,讓企業持續地審視企業經營的所有過程是否有疏失,並藉由經營績效產出的結果,作為最終判斷企業經營優劣之情況,促進企業不僅重視過程與亦重視結果。

核心04:讓您的企業組織著重事實與未來

  申請國家品質獎之企業必須取得3年具有會計師簽名的稅後財務報表,而國家品質獎工作小組,亦會向有關機關團體調查申請國家品質獎企業組織,是否曾發生過違反相關重大品質缺失之事實,以保證國家品質獎的嚴謹公正性。另外,國家品質獎於其申請作業標準中亦說明該獎項重視未來發展性,且具有追蹤管理機制,讓企業組織持續著重事實與未來發展。

核心05:讓您的企業組織全員參與改善活動,並創造跨組織關係

  每個人都想依照自己的想法來作事,但在組織團體中必須要設計一套讓所有人能有的共同目標、規範,讓員工能夠遵照行事。而國家品質獎更期望全體員工能夠參與改善活動,並有跨部門組織的改善機制,譬如:跨組織的品質改善小組(Quality Improvement Team, QIT)、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讓企業組織具備持續活化功能。

核心06:讓您的企業組織善盡社會責任

  國家品質獎雖然重視企業的經營營利狀況,但也強調企業經營的社會責任,特別在評審的第1構面領導部分表示,企業組織的經營理念、使命是是否具有正當性及合法性,並且是否以公眾利益為優先考量,並願意擔負社會責任。而企業組織應藉由每年、每月之時段性,針對特定或非特定區域之弱勢、社會關懷事件,進行人、物、財力之協助,將善盡社會責任成為制度化、常規化,成為善盡社會責任之組織。

核心07:讓您的企業組織創造利害關係人價值

  股東、供應商、員工、買方(Buyer)是企業經營之重要利害關係人,前3者(股東、供應商、員工)的保障在於經營品質(基本要求):持續獲利,進而為其帶來相對的利益;而企業組織之產品/服務品質若能讓消費者滿足、感動,則也能為買方締造價值。國家品質獎的內涵是既重企業經營品質又重產品(服務)品質,自然能夠創造利害關係人之價值。

核心08: 讓您的企業組織持續改善的創新與速度

  古希臘哲學家赫列克裏特斯說:「世上唯一永恆不變的事,就是事物不斷在改變。」企業組織若無法參透持續改善的創新與速度,很有可能會自高峰頂端墜落到谷底,近代國內外有許多企業皆無法掌握進行改善的重要性,而面臨倒閉窘境。而國家品質獎本質,則期望企業組織一直地審視自身缺失來進行改善,使之能夠永續經營下去。

核心09:讓您的企業組織更重視組織學習

  MBA智庫百科對組織學習的解釋是指,組織為了實現發展目標、提高核心競爭力而圍繞信息和知識技能所採取的各種行動。而戴明循環P(Plan 規畫)、D(Do 執行)、C(Check 檢查)、A(Action 行動)是品質管理的基本要求外,近期有許多專家增加B(Benchmarking 標竿),成為PDCAB管理循環,讓企業尋求標竿企業進行組織學習,或藉由國內最崇高的國家品質獎評審,成為產業界被學習的標竿,再透過的個人、組織學習,持續維護典範標竿之水準。

核心10:讓您的企業組織系統整合,獲得更卓越之績效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的概念是串連企業內所有功能(生產製造、行銷銷售、人力資源、研發設計),連結至會計財務端,即以水平、垂直方式進行系統整合。國家品質獎評審方式則以7個管理構面,以水平方式串結起全公司的經營管理,最後運用垂直方式連接經營管理績效,使得企業經營可連結上下左右之關係,成為具備卓越經營實績之企業。

  當您還覺得申請國家品質獎是困難時,請用前述10個對經營有實質幫助的角度去思考,因為凡對企業組織經營有好處的作為,絕對是領導者必須去實踐的,亟力地期待您加入卓越經營的行列!!

 

【參考資料】

  • 1. 國家品質獎網站。
  • 2. 國家品質獎評審作業程序 100年7月。
更多資訊請參考
【國家品質獎】卓越經營整合服務資訊網

電話:(02)2703-2625 分機21~27
聯絡信箱:nqa@cpc.org.tw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41-2號5樓

猜你喜歡
*
認識CPC》我國經營品質最高榮譽-國家品質獎【2分鐘懶人包】

倒數計時!第26屆國家品質獎受理申請即將於108年9月20日截止,歡迎有志挑戰品質巔峰的企業、團體及個人踴躍報名!

*
從全面品質管理(TQM)之全員參與持續改善邁向國家品質獎之卓越經營

美國貝恩公司自1993年迄今約每2年針對全球管理工具與趨勢進行調查,對象為全球各大洲之高階經理人,從TQM使用率及滿意度趨勢來看,使用率從早期之70%左右,降到2015年(2014年調查)近30%,但是滿意度始終維持在近80%;這可能和TQM的特性有關,其非導入使用後短期可立即看到效益之管理工具。企業比較願意導入現場改善或精實管理等較易且快速看到效益之管理工具,TQM是一種強健體魄之體系制度,不易速成。

*
2024美國國家品質獎的轉變(1):從7大構面到8個績效面向

因應後疫情時代趨勢,美國國家品質獎更新2024年獎項指標,將過往7大構面,調整為領導與治理、策略、營運管理、營運持續性、員工、顧客與市場、社群參與、財務等8個績效面向。官方表示,新的獎項指標將圍繞8個績效面向(performance dimensions)進行評量,這些面向既能促進、也能反映組織韌性(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和長期成功。

*
2024美國國家品質獎的轉變(2):強調組織韌性與社群

美國國家品質獎更新2024年獎項指標,強調組織韌性與社群,新增營運持續性及社群參與等2大績效面向。觀察新獎項基準的更動,一則是對原基準意涵的重新淬鍊或歸納,二則也明確反映美國經歷疫情至後疫情時代的體悟及發展趨勢。因此,在新獎項基準中,營運持續性(Operational Continuity)將過去散見於策略及營運管理中有關風險管理、緊急應變計畫等內容予以整併,獨立為第4個績效面向,以強調組織韌性的重要程度。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