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商圈e指搞定


 

  拜科技所賜,未來消費者到商圈消費將變得更優雅輕鬆,不用再提著大包小包東奔西走。為方便消費者簡化購物流程與時間,高雄市府與經濟部商業司合作,在夢時代打造「聰明購物智慧聯網專區」,消費者可透過平板電腦、手機APP掃描QRCode,「選購商品、手機立即掃描、結帳、取貨」,三十分鐘內購物一次完成。這樣的情境乃是透過物聯網的技術,將消費行為與環境結合創造更方便的消費模式。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其定義為,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感測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泛在網路的融合應用,被稱為繼電腦、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被視為互聯網的應用拓展,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主要包含感測網路、網際網路與智能服務等三大要素,並與雲端運算結合,達到物物相聯與互動的目的。

  從商圈與服務業發展的角度透過物聯網技術的導入,可提供消費者更客製化與便利的消費環境。

  目前在台北101購物中心所提供的服務包含:

  1. 「室內感測定位與紅利整合微導購」:是整合店家收銀系統,針對消費累積的門檻差距提供精確的商品推薦導購。此外,消費者只要透過手機上顯示的條碼,便可確認會員身分並直接累積消費,並能藉此舒緩活動樓層人潮。
  1. 「候餐人潮引流」系統會根據目前時段、候位組數與過去餐廳資料計算出目前等候時間,且隨著導入時間越長,所獲得的資料也越多,更能精確算出客人平均用餐時間,將預測等候時間的誤差縮減在15分鐘內,讓消費者能即時入座,不必費時口枯等。
  1. 「停車位置記憶引航與智慧折抵試算」則是透過影像辨識或Wi-Fi快速定位記錄停車位置,再以目前所在位置進行智慧運算,指引消費者在離場時能快速找到停車位。開車離場時,系統也會提供周邊道路資訊,建議交通較順暢的出口。另外,消費者在取車離場前,也能透過此系統先行預估目前停車費用,並且獲得當期停車折抵資訊。

  未來觀光遊客來到了新堀江商圈看到喜歡的商品隨手用手機描下QR CODE或是條碼放入購物車中,再到下一個夢時代購物中心是後驛商圈逛街購物。最後在手機上確定要購買的商品,再線上結帳後,配合的物流公司就將您的商品宅配到家或是送到左營站讓你上高鐵前領貨返回故鄉。

  這樣的情境並不是科技空談,在技術層面已可做到,然而在實體金流、物流與商圈店家自身經管制度與知識仍有努力的空間,也是未來商圈輔導的參考方向。

  以下三步驟,提供大家參考:

  • 第一步建立商圈共識,透過組織會議與發展願景的擘劃讓組織成員能對此產生共識並建立發展目標。
  • 第二步,需要整備商圈基礎環境與相關設施,除網路、電腦設備、POS系統等硬體面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網路或科技的種子人員,能操作平台、整合資訊與維運。
  • 第三步,商圈店家資源與活動整合,共同推出相關的優惠或服務,並由專人將這些好康訊息整合與推播方能長遠運作。

  以旗山商圈為例,目前商圈推旗山老街APP,服務內容包含景點介紹、廁所、停車資訊等內容。商圈會員也樂於配合推出fb打卡優惠活動,並透過app主動向使用者行銷活動訊息。要能作到現階段的成果,需要上述三項基礎與努力。

  然而,未來智慧聯網的時代到來,旗山商圈可利用這樣的科技發展「導覽預約系統」、「景點人潮感測」、「天氣即時播報」、「停車好幫手」等服務。

  • 導覽預約系統:目前老街有推出導覽服務,透過app與資訊即時更新,可以讓遊客知道目等候導覽人數與時間為何,並可線上預約導覽服務,縮短等後時間。
  • 景點人潮感測:透過各景點人潮的感測,可以讓遊客知道現在哪邊人多,哪邊人較少,可以避開人潮多的景點先去遊玩。
  • 天氣即時播報:因北高天氣溫差大,透過這樣的系統可以貼心提醒外地的遊客來旗山遊玩時需如何穿衣與該準備的防曬、防雨的物品。
  • 停車好幫手:因旗山地區停車場較少且又不集中,透過自動感知設備,可以提供遊客即時的停車資訊,至有車位的停車場停車,省去找車位的時間與麻煩。

  因應科技化與智慧聯網的時代來臨,除了資訊技術的整備,更重要的是共識建立與經營方式、服務流程的配合。這些方向都是未來商圈輔導顧問可以著力的重點:

  1. 共識建立

透過共識營的手法,讓組織成員一共建立商圈組織長期發展的願景、目標與使命。讓組織成員建立共同的發展目標並產生認同。進而方能配合科技與商業、服務模式的轉變。再次部份,輔導顧問即扮演重要的角色,協助商圈組織找出對的發展方向與策略。

  1. 經管知識導入

傳統的經管知識雖重要,但在科技化的時代來臨,消費者與遊客的多元性對自主性更強,不若以往單一產品或服務內容即可滿足所有的消費者。我們應去思考,如何運用資訊技術滿足日趨細分的不同的消費族群。

此外,科技加速了企業的運轉,我們如何在快速變化與運轉的時代下保持即有的品質與服務水準,更需要標準化的流程與嚴僅的管理制度來確保品質。

  1. 服務模式創新

如前文所述科技化改變消費者與商業環境,商圈需要思考如何善用科技來解決消費者的問題,並改善服務模式與流程。

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為思考主軸,來發展相關配套服務與措施,讓消費者備感貼心才能創造差異化。

舉例來說,透過智慧聯網的科技,可以讓店家即時掌握消費者動態,如參加導覽活動的遊客我們可以透過行動技術,知道他們可能何時返回服務中心,當他們快抵達時,立即提供他們清涼的旗山香蕉冰試吃,可提高香蕉冰品的銷售量。

 

【參考資料】

  • 101推出智慧聯網 停車、購物一指搞定,ETtoday 新聞雲 
  • 智慧購物專區夢時代試點,自由時報電子報
  • MBA lib智庫百科,物聯網
更多資訊請參考
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

本中心成立「在地創生服務團」從在地出發,透過人物境共好的思維,串接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服務,結合產官學研各界能量,尋找資源創新價值,打造出真正屬於地方性及能展現與傳承在地文化特色的產業。

猜你喜歡
*
電子商務平台的選擇

面臨傳統零售業者轉入電子商務的趨勢,電子商務平台應具有那些基本的功能,方能成為傳統零售業者的「最佳選擇」。

*
多元化商圈服務體驗

隨著體驗經濟的普及,因此商圈店家的產品、消費行為及環境都被「體驗」、「美感」及「創意」所包裝,全通路銷售時代,隨著O2O服務越來越普及,交易來自於移動端的影響,透過粉絲團、youtube、line@…等管道,進行O2O整合行銷溝通;目前較成熟的商圈,也逐漸導入生活科技Beacon應用,將優惠資訊提供進入商圈的消費者,進而吸引顧客入店消費等服務。

*
整合在地資源 創造商圈獨特價值

台灣的商圈多數由中小型零售業以及服務業聚集而成,通常資本規模小,而且人力與資源有限情況下,面對百貨公司、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等中大型零售業及無店舖經營,挾帶成本、資金、通路、市場資訊、行銷、品牌等優勢,以現代化經營模式,使得傳統零售業及服務業的生存空間日漸縮小,對傳統商圈的生存與發展造成威脅。

*
商圈發展完備度評估模式

中國生產力中心提出的商圈發展面向及商圈發展完備度評估模式,是運用Herzberg的雙因子理論,將商圈發展面向設定為滿足商圈發展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以及刺激商圈發展最關鍵的激勵因子。

*
你想變成誰:達人電子商務模式

大陸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把達人這個要素成功運作,形成一套商業模式。對消費者的需求貼近與對既有資源的整合,是未來網路商務發展關鍵。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