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不是你想像的5S!

- 2015/10/06 瀏覽數:7068
本中心長年與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共同提倡亞太區綠色生產力,本年度奉派赴日參加「綠色生產力管理顧問訓練課程」,該課程提供的各項管理顧問技巧內容,也提供多樣案例研究,另外透過參訪,學習日本管理顧問業所奉行之「管理顧問架構」「5S」、「Kaizen現場改善方法」、「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物質流成本會計」等各項管理手法,該訓練課程透過case study 及工廠現場學習觀摩等方式,讓學員了解不同產業在各種主題的做法計顧問技巧。
來自APO19會員國的學員更透過案例分享及專家的互動,為該課程增添實用性,其中除了瞭解傳統5S及豐田生產系統(TPS)的做法,更透過日本㈱富士製作所(螺帽製造公司)實地參訪,對5S有了不同以往的解釋。
5S是耳熟能詳的管理工具,但是要使企業持久的貫徹執行卻是相當困難的,透過日本㈱富士製作所(螺帽製造公司)實地參訪,隨行專家在參訪過程當中指出幾個該公司成功的要點,簡述如下:
- 5S不是只有清潔環境而已
社長木村繁雄先生在參訪過程中,大方分享他的企業管理理念,他想要讓員工真正成為公司的一份子,讓員工自主管理工作環境,他強調「5S並非工作目的,而是提高生產力的方法」很多企業本末倒置以為5S 只是清潔環境而已,其實不然,日本強調的5S是在日常工作中找出簡單防錯的方法,讓作業人員在執行工作時降低查找跟出錯的機率。
例如下圖:在各年度會計年報中,為避免未依年度放置文件,僅是在10年年報本外加劃一條斜線,就可以形成簡單的防錯措施,放回時沒有完美一直線,便是哪裡出了問題,可以立即矯正。
- 5S是讓員工具備自我審視能力,自發性提出改善良方
日本㈱富士製作所注重由下而上改善,讓員工自我審視自身工作環境,由員工提案及自行發明節省時間及防錯措施的方法,過程當中,員工面對必要的改變是自發性的,推行起來也比較容易,員工比較容易信服。
- 5S的成敗取決於領導人的決心以及員工的支持
該公司在10幾年前推行過5S,卻失敗了,原因在於一開始,他是用自己的觀點去規劃公司內部所有的製程、工作流程甚至是物品擺設,雖然立意良善,但無法獲得員工的認同,最後終告失敗,後來他換個方式,讓員工自發性的提供想法,將工作環境的流程及掌握權下放給員工,讓員工對自身的工作環境負責,他謹負責聽取意見,並裁示是否可行,員工獲得鼓舞,也更致力奉獻於公司。
- 5S是制定簡單、清楚、明確、可執行的組織規章,讓員工有所依循
觀察日本的組織生態,不外乎是尋求外部力量(顧問的諮詢)並且結合高階領導者的支持,並訂定清楚、明確、可執行的組織規章,讓員工願意待在同一間公司,與公司一同成長,日本㈱富士製作所著重在讓每位員工都瞭解自己是公司重要的一份子,製訂的規定也是簡單明瞭的,工作上遇到任何問題,不論階層,皆可以直接向社長反映,員工一起集思廣益,提出改善良方。
- 5S是結合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豐田生產系統,TPS)視情況選擇導入最適合的步驟
TPS包含最佳品質、降低成本、減少等待時間及降低廢棄物等要點,企業在導入TPS時可以視情況選擇導入最適合的步驟,TPS有4方(Just In Tim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or Jidoka; Original ideas; Flexible manpower line)及8法(Kanban; Levelling; Reduction of programming; Work standardization; machinery layout; Kaizen; Visualization; cross functional management)。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Just In Time以及Intelligent Automation or Jidoka,這兩個方式是推動生產線流程最重要的動力,身為管理者必須要時時刻刻抓緊時效及自動化。
觀察日本企業發展精神,以解決問題為本,企業領導者必須表現出帶領全公司持續改善的精神,社長木村繁雄先生,在參訪中不斷強調,員工才是企業的資產,他不會以個人的喜好去限制員工的想法,他極力營造一個知識、管理分享的工作氛圍,讓組織得以永續運作。
APO專家在參訪過成中提到,組織管理及策略的成敗,最終還是取決於人,領導人善於處理人的關係決定企業的發展,依此案例,如何讓社長及員工身處於雙方滿意的工作環境,並且達成共識,一同努力為公司的經營改善是重要問題。
【參考來源】
- 日本㈱富士製作所官方網站
APO亞洲生產力組織
「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在日本東京,旨在透過生產力的提升,促進亞太地區社會經濟之永續發展。我國為APO創始會員國,與其互動良好,合作密切。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擔任我國在APO的理事辦公室,持續辦理APO相關訓練班、研習會及各項交流合作計畫等活動,協助提升我國企業生產力,並與亞太各國生產力機構進行交流。
企業內訓服務
引領前瞻學習成長文化、推動創新知識價值方案,是CPC的使命也是我們永遠的承諾。一站式的企業內訓服務:滿足企業委訓需求,量身規劃打造專屬性課程並提供完備的委訓服務。
猜你喜歡

精實6標準差(Lean Six Sigma,LSS)是用在後來發現一些與品質無關的時間或庫存問題,利用豐田的精實手法,可以讓流程更具靈活變化,運用5S達到消除浪費,彈性地應對內/外環境的變動,而且達到順暢不停滯的目標,許多企業主極力倡導精實6標準差與5S活動結合,代表著公司要同時講究品質與速度、效率的進步,浪費的減少使成本支出降低,才能更有競爭力。

『5S』活動可說是各企業進行改善活動實行相當成功的管理手法之一,目前已發展成為企業推動TQM全面品質管理、TPM全員生產保全、ISO品質管理系統…等活動的基礎工具。因此,不管企業或生產型態如何,從勞力密集的小工廠到現代化工廠,單一門市到連鎖門市,都絕對需要導入『5S』活動,因此持續推動『5S』在其意義上也可說是革新企業的必要活動。

筆者於107年參與桃園市政府新建工程處「職業安全衛生及友善勞動環境推動計畫」,該計畫透過現場訪視輔導,找出營造工程中發生頻率較高,或程度較嚴重的危害,並針對可能的危害,提供相關顧問、專家的改善與建議。而在諸多建議中發現一共通點「事前預防勝於事後補救」,尤其在「不安全的環境」管理上,雇主實應加強「5S」的規劃與執行,務必提供勞工一個安全無虞、整潔無壓力的工作環境,以達到「推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落實勞動安全環境」之目標。

企業在推動5S過程中成效往往不如預期,本文藉由導入5S推動時的問題點,引導企業的管理者與推動者共同思考於推動時的成敗關鍵,透過省思與瞭解自身問題根本後加以修正,以助於企業在5S推動過程更加順利並創造改善效益。

5S是一切管理的基礎,將5S活動結合TPM全面設備保養的策略與計畫執行,可使企業5S活動能順利推展,同時導入TPM全面設備保養,並深根於工廠內及每一位員工心中及日常活動中。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