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的領導方式


  新任主管亦同新手上路,面對許多的新元素,包括:新組別、新組員、承接新專案及推動公司新產品等等,這種種都兼具挑戰。首先要先轉換自身的角色,調整心態 ; 再者是建立團隊向心力。

  在轉換角色的過程中,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需要學習不要做什麼,過去因為自身的經驗成就現在有機會升任主管職,但人往往容易依循過去的成功誤以為那適合現在的角色。過去擔任一般職員時,可能由於你的專業、你的努力或你的態度,成就了你升任主管職,但當現在變成要帶領團隊一起努力時,所需要的是領導能力、傾聽能力、引導團隊成長的能力等。

  在建立團隊的過程中,尤其在現在這個年代,可能會遇到一些新世代的年輕人,他們所思考的、所在乎的可能跟5年級生或6年級生有很大的差異,身為新任主管與新世代的主管,要學習戴上年輕人的眼鏡,學著站在他們的立場想事情,營造平等對話的關係。他們或許不喜歡說教式的領導風格,反而希望我們彼此是一體的,透過從生活上、興趣上的話題拉近不同世代的距離,產生共同感。

  別要求他們為公司掏心掏肺,奉獻自我,但可以先引導共同參與,重視他們的新穎性、好奇心及活力,用他們的創意為工作創造新價值,讓他們在小確幸的成就感中產生對工作的熱情。

  在擔任新主管的過程中,有時會發生令人匪夷所思的作為,但在事件的背後,其實需要進一步的了解,到底是部屬認知的差異?是做主管的沒有傳達清楚?是標準不一致?還是管理鬆散?當你問部屬為什麼時,引導他說出原因,有助於彼此的理解,所以應該用理解取代責備,更能提升部屬對您的信賴感,相信您跟他是同一陣線的,這樣的關係才會是平等的關係。

  「主管的任務」是集結眾人力量與部屬共同完成工作。我試著用較生活化的例子來比喻,如果把「領導團隊」比擬成用鋼琴彈奏一首樂曲,那麼團隊的成員就如同每個黑白鍵,每個成員有自己的特質與功能,分別發出不同的音,而鋼琴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需要維護與調音,就好比成員可能不小心偏離軌道或是心中有歧見,身為主管理應與其溝通交流,並時常關心成員,集聚向心力,管理得當,方能彈奏出一首「好聽的」樂曲。

 

更多資訊請參考
教育訓練網

CPC整合內外部顧問、講師、學者及專家,透過公開班及廠訓,為企業界培育無數傑出人才。培訓內容包含:經營領導、策略規劃、ESG永續發展、智慧製造與數位應用、生產/品質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設計創新、財會與內控管理、專案管理、勞工與消防安全、公共工程品質管理、語言進修等。

猜你喜歡
*
生活工場 情境式領導 新世代員工加倍愛企業

情境式領導跟員工搏感情、搞創意,
泡麵理論瞄準顧客需求、寵愛會員,
國家認證、真誠微笑替服務加分,
生活工場不只賣居家用品,更是經營生活美學經驗,打造出懂生活的Fans 大軍。

*
用信任凝聚團隊力》新世代團隊的「信任領導」

在變動時代團隊構成越趨複雜,遠距辦公、混合辦公、專業約聘,X、Y、Z世代不同年齡層同在一個團隊,不同的辦公型態、思維模式都不斷衝擊領導者的管理能力,如何凝聚團隊力成為棘手問題。

*
Z世代衝突通「心」術

當嬰兒潮、X、Y、Z 世代齊聚在同一個職場,思想與行為上的碰撞,讓傳統工作模式面臨巨大挑戰,當過往既定模式難以維持,Z世代員工大舉進入職場,管理者們如何重塑職場關係成為首要課題。

*
Z世代觀察筆記:年輕人跟你想得更不一樣!

「Z世代」,俗稱「數位原生族群」世代。正如字面之意,他們是第一批出生即享有數位化社會的人群。換而言之,這群人自有記憶以來,便是生活在網路及電腦普及的年代,甚至大多數人在幼兒園或國小時期開始,學校便已教導電腦資訊相關課程;而到了國中或高中時期,早已經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盛況」,可見其數位化程度不容小覷。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