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員工創造7 億產值 恆崇「種子部隊」從產品到供應鏈共創永續生態圈

- 撰文者:
- 2024/12/12 瀏覽數:153
文/吳俊毅 攝影/吳俊毅 圖/恆崇企業
圖說:恆崇企業總經理張繼華表示,恆崇的ESG 策略,是從自身做起,一步一腳印地落實,按部就班,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踏進恆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辦公室,盎然的綠意、彷彿住家的建築映入眼簾,難以想像這是間化工起家的企業,這也象徵恆崇注定要走不同的路。
恆崇成立於1989 年,專注研發與生產防水塗料。有別於當時油性塗料當道,在30 多年前,恆崇就洞察歐美市場趨勢,選擇以水性環保塗料為發展主軸,「我們一開始就選擇少人走的路。」恆崇總經理張繼華堅定地說,「堅持水性、環保,是恆崇35 年來始終不變的初衷。」恆崇的堅持,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動能。
超前部署
種子部隊率先開路
近年來,ESG 議題備受關注,許多企業紛紛投入永續經營的行列。恆崇並未盲目跟風, 而是維持一貫的務實態度,逐步落實ESG。「我們沒有本錢像大企業一樣去買島或大規模種樹,也不想做表面功夫漂綠,」張繼華表示,「恆崇的ESG 策略,是從自身做起,一步一腳印地落實,按部就班,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早在2020 年,恆崇便開始著手擘劃永續藍圖,並於2021 年進行初步的碳盤查。面對當時疫情肆虐,恆崇積極展開行動,從汰換老舊柴油堆高機、更新耗電設備,到導入自動化生產線,逐步提昇能源效率,並於2021 年導入ISO14001 環境管理系統。
「這是我們自身的要求,」張繼華強調,「身為產業領導品牌,恆崇有責任扛起企業社會責任,而非被動等待政府法規制定。
為更深入了解ESG,張繼華親自帶領團隊參與ESG 相關課程,然而並不盲目執行,而是評估再評估。例如,過去許多工廠響應政府補助搭設太陽能板,張繼華認為時機尚未成熟,直到2022 年3 月,全台發生大停電事件,張繼華看到員工為了趕貨,全員手動將產品搬至另一層樓,加上評估太陽能發電技術發展已成熟,讓她堅定自主發電的決心。
在沒有政府補助下,依舊開始分批導入太陽能板,並計畫取得綠電憑證。「工廠屋頂是很好的利用空間,」張繼華說,「為了環保、為了員工,也為了企業永續,我們決定提前佈局。」
2023 年,恆崇正式啟動盤查作業,並與中國生產力中心(CPC) 合作,期望早日將ESG 落地。恆崇已訂定明確目標,預計於2025 年2 月通過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驗證,以實際行動展現永續經營的決心。
除此之外,為了有效推動ESG,恆崇成立了跨部門的「碳盤查小組」,由廠長韓湘寧領軍,從生產、研發、品管等部門的專業人員組成團隊,負責碳排放盤查、減碳措施規劃與執行。「碳盤查小組是恆崇ESG 的種子部隊,」張繼華表示,「他們將永續理念深耕到企業的每個角落。」
碳盤查小組成員除了部門主管,也有熱忱的員工參與。透過定期會議、教育訓練,提昇員工的ESG 意識,並鼓勵員工提出減碳方案,逐步建立減碳認知,讓減碳成為每個人的責任。
回顧推動初始,「最難的是開頭,如何說服員工參與,」張繼華分享經驗,「主管一定要以身作則,親身參與,才能有效帶動員工。」碳盤查小組的努力,也帶動了產品創新。例如,榮獲2025年台灣精品獎的「P-999 節能漆」,就是碳盤查小組觀察到市場需求,發現台灣的鐵皮屋、頂樓加蓋林立,加上溫室效應,造成嚴重耗能,促成研發部門開發出節能產品,能有效降低建築物室內溫度,達到減碳效果,讓產品也成為推動ESG 的亮點。
圖說:廠區內從汰換老舊柴油堆高機改以充電式堆高機、更新耗電設備,到導入自動化生產線,逐步提昇能源效率, 並於2021 年入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更可見木棧板的循環利用。
化危機為轉機
建立永續供應鏈
當世界籠罩在疫情衝擊之際,恆崇也面臨另一項危機── 2022 年全球供應鏈斷鏈。面對原物料短缺、價格飆漲的困境,影響恆崇的營運,張繼華選擇積極應對,不僅承諾客戶穩定供貨,更帶領團隊強化內部管理,提昇營運效能。
「危機就是轉機,」張繼華說,「我們在環境困境中看到提昇自我的機會,也更加體認到永續經營的重要性。」為了避免客戶因為擔心斷貨,導致超額下單,進而引發供應鏈崩潰的骨牌效應,總經理張繼華不僅親自寫信向客戶保證不斷鏈,更呼籲客戶理性訂貨,避免過度囤積,造成資源浪費。在恆崇同仁的協調努力下,最終不僅讓所有客戶都能穩定取得所需物料,營收更創下歷史新高。
永續公司治理 凝聚員工向心力
70 人團隊共創7 億營業額
恆崇企業的永續經營理念,不僅體現在環境保護,更落實於員工照顧。公司員工平均年資超過15 年,秘書、實驗室主管等核心成員,年資更長達20 年以上,並已有第二代的生力軍接續加入,「我們很重視員工的向心力,」張繼華說,「恆崇的成功,來自於每一位員工的努力。」重視員工、留才與傳承的企業文化,也使恆崇企業具備穩固且實力堅強的人才庫,僅以70 名員工之力,年年創造上億營業額。
恆崇同時將ESG 精神融入日常營運,鼓勵員工從自身做起,養成環保好習慣。廠區內隨處可見省水水龍頭、可循環利用的木棧板,員工也積極參與節能減碳行動。「我們希望員工了解,減碳不僅是為了環保,也能讓工作更輕鬆、更有效能,」張繼華表示。
除此之外,恆崇深知研發創新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公司持續投入研發資源,開發低碳、節能的綠色產品,並分別以「P-800 逆轉滲產品」和「P-999 節能漆」榮獲2024 年、2025 年台灣精品獎肯定。
「ESG 不是浪費錢,而是可以賺錢,」張繼華指出,「品牌提昇後的利基,日後一定會享受到。」不只如此,恆崇的研發團隊早在20 多年前就開始與供應商合作,要求提供不含甲醛的環保原料,多年的環保堅持與積累的品牌影響力,也使合作廠商更願意投入環保材料創新研發,引領產業走向綠色供應鏈。
減碳3階段 導入IoT 更容易
為了有效達成ESG,恆崇設定了明確的減碳3 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25 年2 月取得ISO14064-1溫室氣體認證,並公佈永續報告書;第二階段是在2027年至2029年間,持續開發低碳產品,並在全工廠導入儲能設備,達到碳中和;第三階段則是邁向零碳排。為了有效監控碳排放,除已透過自主建置的太陽能板掌握設備發電狀況與運轉資訊,恆崇並計畫導入IoT 智慧監控系統、逐步更新ERP 系統,以數據驅動生產流程優化,提昇能源效率。
恆崇打造的ESG 藍圖,不僅止於自身企業,更擴及整個供應鏈。透過積極向上管理,張繼華要求供應商提供符合環保標準的原物料,例如,要求樹脂供應商取得低碳認證。
「身為領導品牌,我們有責任帶動產業鏈的永續發展,」張繼華表示,「即使政府尚未強制要求,我們也會主動要求供應商配合。」恆崇同時積極與客戶溝通,推廣永續消費的理念。雖然在價格敏感的大宗消費品市場,推廣環保產品更是件挑戰,但恆崇堅持不調降成本,而是透過提昇產品品質、強化服務,爭取客戶認同。「我們希望客戶了解,選擇恆崇,不僅是選擇高品質的產品,更是選擇永續的未來」張繼華說。
35 年前的起步
涓滴匯聚量能 水到渠成
恆崇的ESG旅程,從35年前即開始起步,目前仍持續前進。張繼華表示,未來將持續精進ESG 各面向的作為,包括導入IoT系統、優化生產流程、開發綠色產品、強化供應鏈合作等,並將ESG理念融入企業文化,打造永續競爭力。
「ESG 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張繼華堅定地說,「恆崇將持續深耕綠色永續,為產業、為環境、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恆崇的ESG 實踐路徑,證明了企業永續經營並非遙不可及的目標。只要從自身做起,一步一腳印地落實,就能為企業創造永續價值,為地球創造美好未來。
圖說:2019年12月啟用的三廠區,地坪即全部採用自行研發, 耐油汙和高光澤的「無機拋光晶化地坪材」。
恆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恆崇自1989 年成立,致力水性環保防水塗料研發,開發綠色產品服務,建立「金絲猴」自有品牌,提昇台灣防水塗料的品質,公司治理面也持續推動永續發展,從環保綠色的產品開發、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分享企業推動永續發展的作為,創造「生產者、施工者、消費者」三贏永續生態圈。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4年12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能力雜誌
《能力雜誌》(Learning & Development),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的出版媒體,以打造「經營管理的品牌+職場價值的推手」為編輯宗旨,提供讀者學得來的經管知識,以及容易用的職場技能,幫助讀者成為能動、能靜、能自主學習的職場菁英、專業經理人。
猜你喜歡

國內一群木質地板廠商以『共創綠色健康地板產品之藍海市場』為策略聯盟發展願景,在此願景下訂定四項主要發展目標,並訂定階段發展策略,分別為共享資源資訊、強化研發能力、整合營運模式、建立專業行銷,並依其發展策略訂定發展工作項目,使每一家地板廠商朝著所定的願景及目標邁進,共同努力產業發展,開創台灣木質地板新天地,為台灣木質地板產業注進一股新鮮的產業力量,進而提升產業的競爭優勢。

由建築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演進至現在先進國家因應環保意識抬頭的綠建築;從說明綠建築起源、目的與內涵,進而展開我國綠建築制度的建立、進程、四大範疇(生態、節能、減廢、健康)、九大評估指標(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指標、CO2 及廢棄物減量二指標、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及垃圾)原由、目的與指標,希望讓大家對綠建築有簡單的了解。

自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的生態環境及氣候,皆因溫室氣體排放量逐年攀升而導致溫室效應之影響而產生劇變,而營建產業亦是大量溫室氣體之排放來源之一,若能於營建產業中導入綠色概念,以工程全生命週期深入探討因應對策及具體作為,則除了能有效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外,更是全球環境及生態,甚至人文資產得以永續之關鍵。

健康居住產業以往只關注綠建築與綠建材,並不注重裝修的過程。為了因應市場追求健康普世價值、環境永續發展及解決健康空間長久以來遺漏的拼圖,綠建材領導廠商始帶動跨產業領域整合合作,重塑產業價值鏈,並通過獨特的平台商業模式創造市場價值,也讓全球綠建築與綠建材產業的缺角有了新解。

透過海外實地考察,協助台灣中小型企業深入了解全球ESG的發展趨勢,並藉由吸取德國實踐智慧製造、數位轉型及ESG的經驗,強化因應國際淨零排放作為及強化氣候變遷調適之能力。同時鼓勵企業應用綠色循環技術將產品材料回收再利用,鼓勵企業使用再生能源替代方案等減碳技術,因應品牌供應商及產業供應鏈所揭露之溫室氣體狀態及產品碳足跡管理等,落實並深化探索創新商業模式,以建立低碳產業鏈示範性作為並鏈結國際環境趨勢,進而推動國家與產業永續發展。

碳費來了,企業得變綠了!面對營運成本壓力,企業重塑供應鏈結構、採用清潔能源,並從原物料選擇、製程改善到運輸方式都納入減碳思維。這不僅能有效降低碳費支出,更促使企業蓄積綠色競爭力。透過建立綠色供應鏈,企業得以在減少碳排的同時達成節能,讓環境永續與企業成長齊頭並進。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