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能源,是你沒用掉的那一度電


  在永續輔導顧問的日常裡,總會碰到一個簡單卻不斷被遺忘的觀念——最好的能源,不是風電、不是太陽能,而是那一度「你沒用掉」的電。許多企業拚命想辦法「買綠電」、投資太陽能、研究碳權配置,卻沒發現腳底下正有一條更直接的路徑:把浪費的能源先撿起來。

節能不是苦日子,而是更聰明的選擇

  在很多管理會議上,只要提到「節能」,常見的反應就是:「我們不能影響生產喔」、「員工會不習慣啦」、「冷氣不能關太多啦」。

  這些想法,其實出發點是對的——節能不該等於降低效率,也不該傷害使用者體驗。但問題在於,多數人以為節能是「少用」,卻忽略了節能真正的意義是「用得剛剛好」。

  舉例來說:

  • 空壓機長時間以最大輸出待機,只為了偶爾用到的尖峰需求
  • 照明設計過度保守,導致明亮過頭的倉庫區整天燈火通明
  • 空調運轉邏輯沒調整,開機就全速吹冷,全場「冷過頭」

  這些都不是「必要」的用電,而是不小心的浪費。節能的第一步,不是砍用量,而是找出那些被錯誤邏輯或惰性管理所消耗的能源。

從盤查開始:先看清楚你怎麼「浪費」的

  在顧問輔導現場,我們觀察到最常被忽略的,其實不是技術,而是「資訊的缺口」。

  企業通常知道自己一年花了多少電費,但卻不知道:

  • 哪一區最耗電?
  • 哪些設備即使停工也持續耗能?
  • 哪些尖峰用電其實是可以錯開或避開的?

  而這就是能源盤查的價值。透過分區電表、時間序列資料、活動分析與設備用能監測,企業能第一次真正「看見能源流向」,然後才有機會做出「對的調整」。

技術手段很多,但關鍵是「用得對」

  市面上節能技術琳瑯滿目,像是:

  • 變頻馬達控制
  • 智慧照明感應
  • EMS(能源管理系統)
  • 製程排程優化
  • 建築節能診斷

  但這些工具不會自己創造效果,它們是幫助你「落實節能邏輯」的媒介。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企業只在辦公時間用空調,那麼設定排程控制就可以自動開關,避免加班無人卻全場冷氣強吹;如果廠內照明依然是傳統燈管,即使有習慣關燈的制度,效率也比不上LED本身的低能耗與長壽命。

  節能,不是靠喊口號,而是靠讓「人、設備、管理」三者一起動起來。

節能也能「有感」,甚至改善使用體驗

  很多人會說:「我們試過節能,但員工反彈很大」,那通常是因為節能方式太粗暴或只顧短期成本。真正成功的節能,反而能提升環境品質:

  • 照明感應不只省電,也讓走廊不會忽然全亮,眼睛比較舒服
  • 空調控制讓溫度穩定,不會忽冷忽熱
  • 設備變頻讓聲音更低、穩定性更高

  這些都是使用者有感受的提升。節能若做得好,其實是讓環境變得「剛剛好」,不過度、不浪費、不難受。

ESG 與碳焦慮時代下,節能是基礎戰略

  在談碳盤查、SBT、TCFD、綠電採購之前,有一件事不能跳過——節能。因為節能是唯一能:

  • 直接降低排放(Scope 1、2 都有)
  • 不需額外購買(不像碳權或綠電)
  • 有數據、有績效、可驗證
  • 不影響日常運作(甚至有助改善)

  它也是最容易啟動全員參與的ESG切入點。無論從技術、管理、甚至文化角度,節能都是那道「能立刻開始做、也能長期見成效」的永續路徑。

結語:別把能源當「理所當然」

  我們太習慣一按開關、電就來了;但事實上,每一度電的背後,都是燃料的消耗、碳的釋放、成本的堆疊。真正有遠見的企業,會懂得:你不需要花錢買的能源,是你節省下來的那一份。

  最好的能源,從來不是買來的,而是透過理解與管理,用得剛剛好的那一度電。


~~作者推薦~~

  • 〔CPC輔導〕
  • 溫室氣體盤查輔導
  • 產品碳足跡盤查輔導
  • 能耗盤點分析
更多資訊請參考
溫室氣體查驗證服務

本中心為使國內企業營運能與聯合發布ESG企業經營指標相符,111年度成立ESG新事業發展委員會;奠基過去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與ISO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驗證之基礎下,率先其他國內管顧機構獲得ISO14001及45001驗證通過,取得ISO環安衛雙認證,正式成立「ESG永續發展學院」,開辦永續經營系列課程,透過北中南各地訓練中心,為企業提供絕佳綠色人才養成修練道場。

生產力再造卓越經營服務團

以總和生產力為核心理念,輔以精實生產手法,協助企業從自我診斷、規劃發展藍圖到實踐智慧生產,運用IOT、MES+等技術與系統,建構科技化智慧經營與生產管理體系,使生產營運最適化、價值最大化,提升企業競爭力。

猜你喜歡
*
地球的小確幸-談節能規劃

日本311海嘯,竟同時淹沒了距離一千多公里外台灣人對核能的信心,也再一次呼喚國人對節能的重視,一時之間太陽能、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所謂的「綠電」議題充斥你我的耳際,節能達人紛紛出招,希望能儘速省出個核電廠來。然而,做得到嗎?

*
ISO 14051 物質流成本會計,為企業節能減碳找途徑

「節能、減碳」與經濟、產業發展的關係已緊密結合,企業組織能運用「ISO 14051物質流成本會計」此一管理方法,將能準確分析企業成本浪費之所在,配合改善方案的實施,提升資源利用的有效性,真正做到提升企業利潤之同時,兼顧環境保護與生態永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
低碳綠能,產品碳足跡,企業綠色經濟,讓地球永續發展

21紀的企業領導力,在於改善環保績效,在於轉型為綠色企業的關鍵,成為有遠見且社會所需要的企業,在企業核心策略中加入環保觀點,將企業轉型為綠色企業,除了獲取商業利潤、提升產品效率、降低碳排放,並且使商品增值(也就是有價值導向的環保綠色企業),帶動綠色經濟,讓地球永續發展。

*
勢在必行的企業戰役 剖析溫室氣體查證

本期接續溫室氣體盤查內容,介紹邊、源、算、報、查中最後一個步驟也就是查證,在盤完企業自身溫室氣體排放後還需獲得第三方機構的查證,才算是完整的溫室氣體盤查流程。

*
導入能源可視化系統,落實企業減碳發展-以金屬加工業為例(上)

透過溫室氣體盤查,確認企業排碳熱點;以智慧電錶連結廠內相關電力設備,進行設備能耗數據串接至能源可視化管理系統,透過此系統之遠端監控,對現場的運行設備電力能耗進行監視、警示及落實資料擷取等功能,並分析系統內之數據,導入減碳作為、方法運用、優化成果及不斷修正,達到PDCA的持續改善目的。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