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連鎖藥妝十強市場競爭白熱化 雙強整併市場vs精準區域布局


文/李世暉 圖/達志影像

疫情後的日本藥妝店競爭激烈,根據日本連鎖藥妝店協會(JACDS) 於今年(2025)3月26日公布的「2024年度日本藥妝店實態調查」速報,2024年全國藥妝店總銷售金額為10兆307億日圓(年增率9.0%),全國總店鋪數來到23,723家(較前年度增加682家),幾乎趕上便利商店(約11.8兆)與超市(約13兆)。日本藥妝店正以「生活便利商店」姿態,積極搶占食品及日用品市場。

Welcia 與松本清
雙強各擅勝場

2024年市場營收前十大的連鎖藥妝店,以永旺集團(AEON) 的Welcia 保持領先,銷售額超過1.2 兆日圓。國人熟悉的松本清(Matsukiyo Cocokara) 緊隨其後,同樣突破1兆日圓門檻。排名第三名至第六名的企業,銷售金額落在7千至9千億日圓區間,是日本藥妝市場的中堅企業。第七名至第十名的企業,銷售金額則是落在3千億日圓左右,屬於規模相對較小的地區型連鎖藥妝企業。

從門市數量來看,前兩大連鎖企業優勢明顯。松本清與Cocokara Fine 併購後,店數達3,499家,成為目前日本規模最大的連鎖藥妝集團。Welcia 的門市則為3,013家,兩家公司形成雙強格局。

日本藥妝店商品類別及獲利分析

日本藥妝店銷售的商品,主要可分為一般醫藥品(非處方藥)調劑處方藥、化妝品、食品等四類。

  • 一般醫藥品:毛利率約40% ∼ 42%,是藥妝店主要的獲利來源之一。
  • 調劑處方藥:毛利率約37% ∼ 40%,雖然略低於非處方藥,但因需求穩定、顧客黏著度高,營收具有長期穩定性。
  • 化妝品:毛利率約30% ∼ 33%,利潤不低且可創造品牌差異化,常搭配促銷或會員活動銷售。
  • 食品:毛利率約14% ∼ 20%,雖毛利率最低,但能吸引人潮、帶動其他高毛利商品的銷售。日本的藥妝店主要是透過食品等低毛利的商品引流,再以藥品等高毛利產品來創造利益。

日本連鎖藥妝店前十強

名次

企業名稱

全年銷售金額

店鋪數量

1

Welcia(屬於AEON集團)

1兆2,850億日圓

3,499

2

松本清+Cocokara Fine

1兆616億日圓

3,013

3

Sugi Holdings(愛知縣)

8,780億日圓

2,658

4

Tsuruha Holdings(北海道)

(預計今年12 月與Welcia 整併)

8,456億日圓

2,186

5

Sundrug(東京)

8,018億日圓

1,570

6

Cosmos Yakuhin(九州)

7,523億日圓

1,273

7

富士藥品

3,862億日圓

1,183

8

Kusuri no Aoki(石川縣)(最大股東為AEON)

3,719億日圓

1,124

9

Create SD(神奈川縣)

3,395億日圓

960

10

Kawachi Yakuhin(栃木縣)

2,878億日圓

380

(資料來源/日本連鎖藥妝店協會(JACDS)「2024年度日本藥妝店實態調查」)

屬於中堅企業的Tsuruha HD 與Sugi HD 透過積極展店(包括併購與加盟)來擴張全國市場版圖,門市數皆超過2千家。Cosmos、富士藥品、Create SD、Sundrug、Kusuri no Aoki等,門市數落在1 千∼ 1千6百家區間內,主要透過選擇性開設分店與強化地區服務(如處方藥品、生活用品)維持競爭力。

營收最高的Welcia 與分店數最多的松本清,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兩家連鎖藥妝集團。Welcia 是大型零售集團永旺旗下的藥局品牌,在永旺集團的支持下取得了市場競爭優勢。目前,Welcia與Tsuruha洽談在今年底完成併購,目標是在2032年實現3兆日圓(約新台幣6,800億元)的營收,並在海外市場與亞洲最大的連鎖藥妝企業屈臣氏(Watsons)競爭。

發跡於東京上野的松本清,是日本城市型連鎖藥妝店的先驅,並積極開展海外布局。松本清與Cocokara已於2021年10月完成整併,透過對雙方自有品牌商品的優化,讓集團整體營業利益率持續維持高水準。

三大發展趨勢
整合加速、區域進擊、一站購足

業界整合加速

         持續成長的海外觀光客,是日本藥妝市場成長的重要推力。受到市場持續擴大的影響,各企業的門市數呈現快速增長。業界的領導企業,紛紛透過併購擴大市場版圖,包括前述松本清與Cocokara在2021年完成整併,Welcia與Tsuruha預計於今年底進行整併。此一發展反映出日本連鎖藥妝企業正透過併購以強化其競爭地位。

區域連鎖藥妝店的進擊

         在日本連鎖藥妝的中堅企業,特色之一就是具在地市場影響力。例如,Cosmos藥品專注九州地區的經營,以中小型的店鋪為主力,採取高密度據點網絡策略。Cosmos將自身定位為低價食品結合藥妝的超市,食品占比達50% ∼ 60%,對周邊便利商店與超市形成強大壓力。從石川縣發跡的Kusuri no Aoki則是專注北陸地區,強化生鮮供應能力,打造藥妝加超市的複合模式,其核心策略為精準區域布局與集中採購,食品營收占比達50%。

一站購足經營模式

因應日本的超高齡化社會,日本連鎖藥妝企業多採用中小型、點多面廣的門市布局。

“在高齡者步行範圍(約500公尺),結合了藥品(含處方調劑與非處方藥)、食品、日用品、美容品等,讓高齡者能在一次進店後完成多項生活採購,免除多點奔波。

這類社區型的藥妝店,正逐步轉型為「地區整體照護平台」,提供處方箋與非處方藥建議、生活用品、預防保健等功能,填補了日本社會中醫療與生活之間的連結缺口。


圖說:2024年日本全國藥妝店總銷售金額為10兆307億日圓,幾乎趕上超市(約13兆),藥妝店正以「生活便利商店」姿態,積極搶占食品及日用品市場。

四大挑戰
價格、人力、法規、整併

價格競爭與毛利壓縮

         由於連鎖藥妝企業展店速度快,競爭日益激烈。為了吸引消費者來店,強調每日低價商品的策略,雖獲得客流量,但食品與消費性產品毛利偏低,容易拉低整體利潤率。醫藥品定價受政府調控,毛利上升的空間有限。
 

人力與招聘成本上升

         在快速展店的風潮下,連鎖藥妝店藥師與店鋪人力短缺,其衍生的高離職率,成為門市穩定運營的痛點。為降低人力成本並提高營運效率,藥妝店業者採取多元化人力招募(如招聘外籍員工)、改善工作條件與福利、導入自動化設備與數位管理技術等。

法規環境與監管風險

         日本的非處方藥與調劑處方藥日益複雜,在COVID-19疫情期間鬆綁的藥品網路販售,讓藥品販售面臨更嚴格監管。特別是日本政府在今年5月通過了《醫藥品、醫療器械等法案》的重大修法,對日本藥妝店的藥品販售制度進行更全面的監管。這意謂著連鎖藥妝企業必須投入更多的成本,改善販售流程與資訊揭露機制。

產業整合壓力與競爭加劇

         Welcia與Tsuruha整併,未來將整合成5千餘店、營收超過2兆日圓的大企業,對其他連鎖藥妝企業構成巨大壓力。此外,日本國內的網路藥局、折扣通路、便利商店與生鮮超市跨界競爭,亦將持續激烈化。

  “日本藥妝產業為因應日本社會的變遷,正從「販售藥品與化妝品的零售業」轉向「社區健康與生活支援平台」的定位。”

       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之外,日本也透過強化對海外觀光客的接待能力,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尋求新的成長動能。(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日本藥妝市場發展趨勢

  • 業界整合加速。
  •  區域連鎖藥妝店的進擊。
  • 「一站購足」經營模式。

日本藥妝市場面臨挑戰

  • 價格競爭與毛利壓縮。
  • 離職率偏高與招聘成本上升。
  • 法規環境與監管風險。
  • 產業整併壓力與競爭加劇。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5年8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能力雜誌

《能力雜誌》(Learning & Development),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的出版媒體,以打造「經營管理的品牌+職場價值的推手」為編輯宗旨,提供讀者學得來的經管知識,以及容易用的職場技能,幫助讀者成為能動、能靜、能自主學習的職場菁英、專業經理人。

CPC線上書城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提供完整的經營管理、顧客服務、人才培育、策略規劃相關書籍,以滿足企業不同層面的需求。

猜你喜歡
*
便利商店 打造通路品牌信賴

便利商店的品牌信賴當消費者想要購買某種功能的產品,到底是該產品的本身就存有著「品牌權益」,讓消費者想要購買,然後才會到便利商店去找尋?還消費者對該品牌的便利商店存在著「品牌信賴」,因而去購買該品牌店內此種功能的產品?這就需看對消費者而言,便利商店到底是否僅止於單純的購物通路而已。

*
台灣連鎖藥局發展之探討

台灣實施全民健保,在藥品自由化及醫藥分業等制度的衝擊下,加上醫藥資訊的普及化,處方箋釋出漸成氣候,而非處方藥產品的鬆綁,使得許多便利店與大賣場加入戰局。改變了醫藥長期壟斷與獨占的局面。然而,在藥局產業特性的限制下,傳統藥局在面對內外夾擊的衝擊下,有的失去競爭力而結束營業,有些則轉型至連鎖加盟之行列,也有的則進行體質調整來固守原先暨有的市場。許多連鎖藥局也積極尋求新的商業定位與經營模式。

*
從日本便利商店調查看未來趨勢

從2015年度日本便利商店問卷調查中,發現日本各業者紛紛努力開發高單價便當及因應健康需求蔬果昔等商品、便利商店與網路事業的結合發展海外配送搶攻觀光客商機,各業者積極擴展中國與東南亞市場複製成功經驗給海外授權國,同時為解決人才招募不易問題,有業者成立研修所讓計畫留日的留學生提早接受培訓等方式解決人力問題;以社會發展趨勢來看,台灣亦在走向日本發展的腳步,便利商店如同社會發展的縮影,如何提前未來商機,成為各便利商店業者的課題。

*
消齡時代崛起 打破既有框架 日本企業應對超高齡社會挑戰

日本社會於1990 年代後期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日本國家發展產生全面影響。面對高齡層市場快速增長,企業觀察到市場消齡化需求,從1990年代平成文化的「再流行」中,催生出消齡商機,持續耕耘全年齡市場這片新藍海。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