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 Switch 2引爆五兆日圓商機 日本家電量販業 在遊戲熱潮下重塑商模

- 撰文者:
- 2025/09/05 瀏覽數:442
文/李世暉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日本市場,「Nintendo Switch 2」上市首月即售出150萬台以上,是初代Switch首月銷售的三倍。即便Nintendo Switch 2的定價高於前一代,但因為初代Nintendo Switch在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1億4,600萬台,此一龐大的用戶基礎成為任天堂新主機爆炸性開局的關鍵。
從遊戲機到產業鏈
Switch 2 引爆五兆日圓經濟效應
關於任天堂新主機的銷售前景,市場出現分歧:樂觀者認為,在任天堂遊戲軟體的支持下,預估銷售可以突破一億台;保守者則認為,新主機售價偏高,預估最終銷售只能達到7,500萬台。
無論哪一類型的預估,任天堂新主機在硬體銷售與周邊設備部分,將創造出五兆日圓以上的龐大市場。在軟體銷售部分,如《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全球銷量 4,536萬套)、《薩爾達傳說 王國之淚》(全球銷量2,080萬套)等熱門遊戲作品,任何一款遊戲就能創造數千億日圓的營收,同時可進一步強力推動新主機的普及。Nintendo Switch 2的熱賣也帶動日本零組件製造業,遊戲主機堪稱是消費電子產品的「技術結晶」。隨著Switch 2生產進入高峰期,供應半導體、顯示器、電池等零件的日本製造商(如村田製作所、TDK等),帶來龐大的訂單與業績成長。
而從任天堂遊戲延伸出的智慧財產權(IP)事業,其中遊戲裡熱門的角色,例如,瑪利歐、薩爾達、寶可夢等,更可進一步跨足周邊商品、動畫、電影、主題樂園等多樣市場。
量販通路改寫遊戲主機銷售新玩法
目前,Nintendo Switch 2主要透過「My Nintendo Store」與大型家電量販店進行抽籤販售。然而,BIC CAMERA在涉谷東口店、池袋總店、難波店等位於大都市圈的店舖,則以實體店面現場先到先得的方式銷售。現場購買的條件相當嚴格:僅限持有 BIC CAMERA集團(含Kojima、Sofmap)聯名信用卡的顧客,每人限購一台,購買時必須出示本人證件等,藉此抑制轉售與確保會員利益。
眾所周知,自Sony進軍遊戲市場後,家電量販店即成為遊戲商品重要的銷售平台。目前,日本主要的家電量販店,均在店內設置遊戲專區,販售各類遊戲主機與軟體。每當任天堂與Sony推出新主機之際,不僅吸引大量的遊戲迷搶購,也為日本家電量販店帶動周邊商品或其他家電的業績。
日本的家電量販店,一般以銷售家電、數位產品為主,憑藉「商品齊全、價格低廉」作為核心競爭力。自2000年以來,這類店鋪逐步取代家電製造商直營與代理商,掌握更大的市占率。家電量販店透過連鎖展店的方式,能以較低的成本向製造商進貨,大量銷售商品並同時取得銷售獎勵金,擁有規模優勢與價格優勢的雙重壁壘。
低價引流成常態
製造商被迫新品迭代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調查,2024年大型家電專賣店的銷售額達到4兆7,287億日圓,較前一年增長2. 1%。若以今年3月財報來看,日本前五大家電量販店依序為山田電機(營收1兆6,290億日圓,店鋪數925家)、BIC CAMERA( 營收9,225億日圓, 店鋪數74家)、野島(營收8,534億日圓,店鋪數210家)、EDION(營收7,681億日圓,店鋪數420家),以及Yodobashi Camera(營收7,560 億日圓,店鋪數23 家)。
日本家電量販店型態 店鋪型態 日本家電量販店大致分為兩大類:
營運模式 以競爭性價格吸引顧客前往實體店鋪,比競爭對手提供更便宜的熱門商品,成為吸引客流的主要手段。這種「低價引流」的經營模式,即使開發出具有吸引力並具差異化的新產品,上市後仍難逃價格快速下滑的命運。 經營痛點
例如,Panasonic為了應對價格崩跌,幾乎每年更新產品線。藉由春季新品發表將下滑的價格「暫時拉回」原位,而逐漸形成「每年出新品」的慣例。 解方:指定價格制度 當製造商每年必須頻繁的對多種產品線進行更新,就難以深入地滿足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只能推出小幅改版產品。在上述問題意識下,部分家電大廠(如Panasonic)開始推行「指定價格制度」。由製造商承擔零售商的風險(例如,未售出的產品可以全數退還給製造商),合理地設定零售價格。 |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5年9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能力雜誌
《能力雜誌》(Learning & Development),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的出版媒體,以打造「經營管理的品牌+職場價值的推手」為編輯宗旨,提供讀者學得來的經管知識,以及容易用的職場技能,幫助讀者成為能動、能靜、能自主學習的職場菁英、專業經理人。
CPC線上書城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提供完整的經營管理、顧客服務、人才培育、策略規劃相關書籍,以滿足企業不同層面的需求。
猜你喜歡

行銷領域中,廠商將「安慰劑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企業最常運用的「安慰劑」就是「產品價格」與「品牌知名度」。消費者對於價格高或知名度高的產品,常產生高品質的錯覺。根據作者飲用水及冰淇淋的研究結果,請不要相信你的味覺!

一家企業的價值,並非由企業自己決定,而是由顧客每一次與企業做接觸的經驗來決定。在過程中,企業去問顧客在服務的過程中記得什麼?感受到什麼?假如顧客的答案恆常是價格很便宜、CP值很高,其餘則是不記得了、沒什麼感覺,經營者可得大大的緊張。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