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不可不知的會議管理技巧
- 撰文者:
- 2025/10/22 瀏覽數:138
隨著在職涯上的發展,從基層員工到擔任主管,漸漸感受到會議已是我們的日常工作,角色也從參加會議到主持會議,筆者也不斷在精進自己的會議運作方式。
筆者在擔任MTP課程講師時,也會與學員分享會議成本,計算下來的成本確實很高。若會議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達成共識及與夥伴間形成信賴關係的話,那麼,我們擔任管理者,就必須好好思考會議的目的是否達成,否則就是耗費大量的成本浪費在無效的會議上。因此,筆者藉由過去的經驗提供給主管高效的會議運作技巧,以提升企業效能。
在擔任顧問輔導企業期間,常有機會被邀請參與他們所舉辦的會議,例如經營策略與共識會議、產銷協調會議、問題解決會議等,企業主希望能提供其會議運作上的建議。
筆者歷經多場會議的觀察,彙整會議成效不彰的幾個狀況:例如會議目標不明確、欠缺議程(未訂明會議之終止時間以及每一議案之時間分配)、更有與會者(包含主席)沒有準備就來開會、與會者不表明真正感受或意見,欠缺會議紀錄,導致主席或與會者離題,會議議題討論發散,時間掌控不當,主席未能歸結會議之成果,無法進行決議事項追蹤等。
綜上所述,會議要運作得當,確實需要有會議的議題及議程、會議參加者及會議主席三大重要因素,而關鍵因素則在於會議主席是否可以掌控全局,使會議順利進行有結論。因此,會議主席(通常都是主管擔任)的條件則必須具客觀、公正、熱忱、幽默、不獨裁、分析及判斷力,要懂得欣賞且要能包容不同的意見。
因此擔任會議主席則必需了解會議進行的四階段,包含導入議題,使與會者能放鬆心情、提高對議題的興趣;引發意見,提高出席人員參與的意願、及充分表達意見;導出結論,隨時摘要歸納重點、確認目標;歸納要點,結論再確認、喚醒實行的意願。
當然,還需要主席及與會者會議前充份的準備、會議中高效率進行、及會後有效的追蹤機制,始能真正達成會議目的並有效解決問題及形成共識。因此,筆者重點列舉15項會議前應準備事項及會議進行中與結束後應完成事項供主管參考,主管們亦可將作成檢核表,並自行增加及管考:
- 確認開會前是否有寄發開會通知:包含由誰來發通知、何時要完成寄發通知、參加者有誰、會議時間、地點、需確認議程及討論要點。
- 確認主席、主持人、會議紀錄者、會議的主題及問題點、會議及管理的目的與目標。
- 製作簽到表,確認出席/列席者是否已到,若有請假者,其主管是否已同意。
- 確認會議室已預約、座位安排(桌牌)及相關設備整備。
- 報告者資料已備齊放在電腦上,若有需紙本,也需要先印製好,放在與會者座位上。
- 報告者與出席者需將報告內容事前研讀,並事先整理問題。
- 視訊會議前的確認事項:網路及網速需正常及穩定、鏡頭與角度要清楚、螢幕(簡報)需可正常分享、麥克風收音不可有干擾、喇叭的聲音輸出需能讓與會者清楚聽見、是否有與會者熟悉操作器材,以因應若器材臨時出狀況之危機處理。
- 主持人請示主席會議開始,並宣讀會議議程。
- 會議需專心聆聽與參與,不做自己的事。
- 發言前可請先請示主席,同意後才能發言。
- 針對討論事項發言者,需說清楚,講明白。
- 每個討論事項主席需有歸納與決議。
- 會議記錄於會議結束前,需重點宣讀會議。
- 主席需確認每位出席者皆已充分了解交辦事項。
- 追蹤檢討需落實,於下次會議進行執行報告。
在會議進行中,難免會有會議成員沉默、參與度不高、話多、態度極端及發言偏離主題等狀況,會議主席則必須去思考及設想發生的可能原因,並採取應對方法,以作為下次主持會議的精進方案。
例如,有次開會時,為了收集大家對於簡報精進的意見,筆者在會議前即請大家在簡報之後,鼓勵每人需提出至少1個精進或錯誤之處。時逢中秋節前夕,則準備撲克牌及3顆文旦,只要有發言即可抽出1張撲克牌,最後撲克牌點數最多前3名,即可各獲得文旦1顆,如此讓大家專注於簡報內容,提高會議成員參與度及討論,並營造輕鬆氣氛,同時也達到會議收集資料及精進簡報內容的目的。
會議進行過程中,所發生的情境非常多,會議主席確實需要有豐富的經驗來引導及應對,同時也需要反省會議的成效如何,以作為下次會議精進之改善作為。
會議,是職場在溝通協調的其中一種進行方式,會議的型態很多,端看會議的目的與議題內容來看。但不論是哪一種型態的會議,要召開一場高效能的會議,事前的準備及參與會議者(包含主席)的心態非常關鍵,是需要所有與會者共同面對及努力解決與改善,特別是主管及高階管理者。
各位主管可藉由本文的啟示,再次回顧您曾參與公司內部各項會議時,若您發現會議成員都對主題不關心、沉默不善表達自己的意見等情境,建議檢視一下本文所提醒開會的三元素、四階段及注意事項,希望未來各主管都能透過高效能的會議運作來解決公司的問題,真正達到會而議,議而決,決而行,行而果的愉快而有效會議。
【參考資料】
- 日本產業訓練協會(2018)。《MTP管理研習課程》,中文版翻譯: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作者推薦~~
- 〔CPC課程〕
- MTP企業管理者管理才能發展培訓
- 高效能會議技巧
教育訓練網
CPC整合內外部顧問、講師、學者及專家,透過公開班及廠訓,為企業界培育無數傑出人才。培訓內容包含:經營領導、策略規劃、ESG永續發展、智慧製造與數位應用、生產/品質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設計創新、財會與內控管理、專案管理、勞工與消防安全、公共工程品質管理、語言進修等。
猜你喜歡
辦公室生活中充滿會議,這些會議很可能是效率的殺手,開會的重點在於解決問題,但不對的開會方式往往製造了更多問題,很多企業對於會議只想到「時間、地點、議程與參與人」這些會議表象條件,卻忽略了對會議的設計,如果把會議這件事情分解,就可以分析出會議的本質就是「要讓一群人相互溝通,達成某種共識」或「一群人透過溝通,來拼湊出比單一個體更完整的訊息」。本文透過好的會前準備與會議設計,加上適切的會議引導作為,讓會議能進行的更有效率。
專案管理,是一門管理的科學,協調溝通,更是一項專業的工作;專案90%的時間在協調溝通,溝通的成效決定專案的成敗,而會議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溝通形式,「會不會開會」這件事,就能知道一個PM的專案管理能力。在專案管理的運作過程,確保專案會議最終能取得預期的結論,筆者從輔導經歷中歸納應該要留意的專案會議操作重點,特此分享期望有助於有志提升專案管理成效的專業人士!
研討會或說明會的成功舉辦,仰賴縝密的規劃與精準的執行。辦理活動一直是CPC專業,完善的規劃加上優秀的團隊夥伴,活動的辦理就可持續精進及盡善盡美。本文將結合CPC在活動辦理上的經驗,透過 5W2H原則,探討如何有效規劃與執行研討會或說明會,確保活動順利推動並達成預期目標。
在敏捷開發中,強調「回顧檢討會 (Retrospective)」的重要性,它是實現「持續改進」的關鍵。會議流程包含五步驟:首先,選定主持人並明確職責;接著,透過「定調會議風格」與「安全檢查」建立開放信任的氛圍;隨後,引導團隊討論 Sprint 中的優點與可改進之處,聚焦於流程而非個人;最終,制定具體、可追蹤的「行動計畫」。文章亦建議運用「焦點討論法 (ORID)」與「Speed Boat」等技巧深化討論並提升參與度。最後回顧會議是團隊學習與成長的生命線,確保每次反思都能轉化為實際價值。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