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出海潮 關稅戰後,跨境電商與AI應用面臨雙重挑戰


文/銀河互動網路領航員 圖/達志影像

美國、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電商滲透率仍在持續成長,為台灣中小企業帶來新動能。台灣在科技零組件、食品飲料、文創設計與醫美保健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這些產品類別在海外市場具備高度吸引力。

隨著 Amazon、Shopee、TikTok Shop 等平台普及,出海門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得以快速進入國際市場,並透過品牌差異化爭取更高溢價空間。然而,跨境電商也伴隨諸多挑戰,包括物流成本高昂、關稅法規複雜,以及文化與消費習慣差異。

例如,出口保健食品至東南亞市場,需事先取得當地衛生單位進口許可,否則即使商品品質良好也可能無法順利上架。此外,美國市場雖受消費降級影響,低價產品具吸引力,但長期而言,品質與服務仍是消費者選擇的關鍵。

中小企業如何規劃跨境電商藍圖?

許多業者常以為只要將商品上架至各大平台,就能自然吸引海外消費者,實際上效果有限。更可行策略是選擇「單一市場」與「單一產品線」進行測試。例如,在泰國推廣保健食品,或在美國銷售文創周邊,以降低風險並累積市場
回饋。

跨境電商的核心不在低價,而是在差異化。海外消費者不會記得便宜的台灣貨,卻會被具文化故事或專業技術的品牌吸引。例如,飲品結合台灣茶文化,透過包裝與品牌敘事展現文化底蘊,不僅能避開價格戰,更能創造溢價空間。

此外,中小企業不必完全仰賴直接出口,也可與當地代理商、零售商合作,建立線上線下整合的長期據點。美妝品牌除了在電商平台銷售,也可與當地藥妝通路合作,透過線下體驗提升消費者信任。

跨境電商並非短期或單次的銷售行為,而是長期累積「品牌資產」的過程。即使初期利潤有限,隨著議價能力與客戶忠誠度提升,最終能建立穩定的國際市場基礎。如自行車品牌捷安特多年來在全球市場深耕,正是值得中小企業借鏡的範本。

AI成為跨境電商的加速器

AI正快速改變全球零售與電商格局。日本零售業導入智慧客服與個人化推薦,美國沃爾瑪(Walmart) 則運用生成式AI打造多語言客服與沉浸式購物體驗。AI已成為提升消費體驗與營運效率的關鍵力量。

AI能協助企業在龐大的跨境市場中進行個性化推薦、智慧客服與多語言溝通,跨越語言與時區隔閡,提升服務效率與顧客信任感。AI亦可應用於物流預測、合規檢核與行銷內容生成,突破既有限制。

台灣雖已開始導入AI於行銷自動化與數據分析,但多停留在初階應用。面對國內競爭加劇,跨境電商成為中小企業突圍的重要舞台,AI是否能成為推力,值得深入探討。

導入AI的風險與平衡策略

儘管AI帶來諸多優勢,但若缺乏妥善規劃,風險不容忽視。技術門檻與成本壓力是中小企業面臨的首要挑戰。若企圖自建AI模型,需要投入大量資源與人才,可能導致資金鏈緊縮。相較之下,導入SaaS型AI工具,如推薦系統或客服平台,是更務實的選擇。不僅能快速導入功能,也能避免過度投入而陷入「All in AI」的困境。AI效益仰賴數據品質與規模,而台灣中小企業往往缺乏第一手數據,使演算法難以精準運作。企業可透過Amazon、Shopee、TikTokShop 等平台取得消費行為數據,或與當地代理商合作,累積市場洞察。

此外,AI自動化可能削弱品牌人情味。雖能提高效率,但當客服回覆若過於機械化,或廣告文案缺乏情感共鳴,消費者將感到疏離。對於陌生市場的消費者而言,「信任」遠比速度重要。美妝品牌進軍日本市場時,除了使用AI翻譯商品資訊,也可聘請當地客服團隊進行後端把關,確保語氣與細節符合在地文化。

這種「AI+人力」的混合模式,才能在效率與溫度間取得平衡,避免品牌價值稀釋。

(數位行銷延伸閱讀請連結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http://www.iwant-in.net/tw/iMarketing/)

 

Box
中小企業跨境電商與AI導入五大關鍵提醒
1. 選擇單一市場與產品線進行測試,降低風險。
2.建立品牌差異化,避免陷入價格競爭。
3.善用平台數據與在地合作,累積市場洞察。
4.導入AI工具時,優先考量成本與實用性。
5.在效率與溫度間取得平衡,維持品牌信任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5年10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能力雜誌

《能力雜誌》(Learning & Development),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的出版媒體,以打造「經營管理的品牌+職場價值的推手」為編輯宗旨,提供讀者學得來的經管知識,以及容易用的職場技能,幫助讀者成為能動、能靜、能自主學習的職場菁英、專業經理人。

CPC線上書城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提供完整的經營管理、顧客服務、人才培育、策略規劃相關書籍,以滿足企業不同層面的需求。

猜你喜歡
*
跨境電商的機會與挑戰

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能有效協助賣家找到跨國潛在買家並與其直接溝通,但要成功提供商品、服務給消費者,仍會面臨如何有效傳遞的困難,包括各國政策法令與關稅限制、倉儲物流、經銷代理通路、產品力、行銷能力、市場需求差異和顧客關係維護…等,且同樣須面對競爭與消費習慣的改變,唯有跨越數據化經營之核心挑戰,方能掌握機會享受果實。

*
跨境馬來西亞電商-前進東協市場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計畫要協助業者運用跨境電商搭配實體通路拓銷,前進東協,東協國家中的馬來西亞就在2017成為阿里巴巴跨出中國後的全球第一個據點,馬來西亞首相納吉更表示:「馬來西亞正在推進數位經濟轉型的願景,目標成為亞洲領先的採購和配送中心。本文將概略整理出馬來西亞電商環境以及提出相關觀點。

*
台灣電商的「下沉市場」商機

台灣的產品如果不走出世界,賣來賣去,就是國內的零和遊戲,現在有一個被忽略的族群,就是「外勞」,根據2019年統計,台灣的外勞已經破70萬,只要一個人一年消費1000元,就是一個7億元的市場。

*
品牌情境×腳本撰寫×熱門話題×主動推播 生成式AI 加持短影音 互動率與轉換率雙達標

當生成式AI 碰上短影音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除幫助行銷人員加速腳本生成,縮短影片製作時間,更具備個性化內容規劃能力,強化受眾對影片內容的參與感,有助於打造品牌形象,並提高觀眾對品牌的黏著度。

*
從在地短影音到跨境直播 農產品銷售走向內容驅動的新戰場

長期以來,農產品仰賴傳統分銷通路,透過中盤商、零售商層層轉手,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但近年來隨著數位媒體崛起,搭上短影音熱潮,讓農產品銷售從價格導向轉為內容驅動,打造直面消費者的數位銷售新路徑。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