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謀

林宏謀

中國生產力中心 副總經理室 副總經理


英文名:HONG-MO,LIN

專長領域:

【數位轉型】

  • IOT、BI商業智慧、接班傳承、二代班、創世代、系統建置、知識管理、iBench、DXBench、MEBench、CarbonBench、MTP

【凈零轉型】

  • 產能規劃、排程規劃、庫存管理、需求預測、存貨計畫、碳盤系統、減碳規劃

【AI轉型】

  • 數據分析、生成式AI、分析式AI、LLM、SLM、RAG

專案經驗:

【政府專案】

  • 輔導中小企業改善工廠設施計畫主持人-納管工廠(112~)
  • 中小製造數位轉型共通輔導計畫主持人(110~112)
  • 產業聚落供應鏈數位串流暨AI應用計畫主持人(108~112)
  • 工業局傳產淬練計畫計畫主持人(103)
  • 商業司商業服務業智慧化共通應用計畫計畫主持人(103~104)
  • 參與中國生產力中心 MIS 相關系統, 包括外聘系統, 決策支援系統, 專案流程系統、專家黃頁系統建置、結構化在職訓練系統建置、 ePKM、知識管理平台設計、產品包裝設計
  • 參與亞洲生產力組織 (APO) 電子商務(EC) 訓練計畫(91/01~91/02)Tokyo, Japan
  • 參與車輛產業訊息標準制定(Taiwan Automobile Network eXchange TANX)
  • 針對機車產業部分訊息標準化之制定 (89/05~89/11)
  • 參與經濟部工業局表單自動化之程式設計 (90/09~90/12)
  • 協助推動知識管理計畫, 推動至民間企業(世堡紡織、志聖工業、歐德家具、尖點科技、吉嘉電子、上緯企業行、寶一科技、凸版彩光、億霖企業、泉溢電機、新泰工業) (92/04~)
  • 參與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全球台商計畫,並赴越南、印尼二地業務推展(94/01~)
  • 參與卓越企業BEPASS計畫網站與評量系統建置(95/01~98/06)

經  歷:

  •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數位轉型與資訊科技應用事業部 協理
  •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數位轉型服務團 團長
  • 循環過程超媒體公司課長
  • 聲寶汽車主任

最高學歷:元智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碩士

著  作:

【CPC出版品】

  • 經營智慧再現

【其他】

  • 中文文件分類研究
與0和1共舞的服務評鑑

與0和1共舞的服務評鑑

2021/08/31 瀏覽數:34

若將透過評鑑來提升整體服務業視為一種方法,則將評鑑數位化是一種手段。2016年的世界經濟論壇用「運用數位科技改變整個企業,乃至於整個產業的運作」概括了整個議題,前一句點出了數位科技的重要性,後一句說明了數位科技造成了整個產業的典範轉移,服務業自然也在其中,不只受影響深遠,更點出了評鑑也需要進行數位化的趨勢。

企業導入經管效能評量工具

企業導入經管效能評量工具

2021/03/03 瀏覽數:581

為使客戶更方便使用企業診斷線上評量工具,期望讓台灣企業能更即時明瞭公司目前經營問題,有效協助企業依評量結果做營運績效之參考,透過經管效能評量平台線上工具,以利企業未來做出更正確的決策。

中小型製造業-數位轉型成熟度評量概述

中小型製造業-數位轉型成熟度評量概述

2021/01/26 瀏覽數:1314

2020年初爆發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減少了實體的接觸,讓許多企業感受到數位轉型的急迫性,有別於資金雄厚的大型企業具備充足的資源與明確的目標,中小型製造業需要在資源受限的情境下開啟轉型的契機。

認識CPC》智慧機械-產業聚落供應鏈數位串流暨AI應用計畫

認識CPC》智慧機械-產業聚落供應鏈數位串流暨AI應用計畫

2020/01/14 瀏覽數:2642

智慧機械產業為總統5大產業創新政策之一,主要目的是將臺灣從精密機械升級為智慧機械,以創造就業並擴大整廠整線輸出。以「連結在地」、「連結未來」、「連結國際」3大推動策略,建構臺灣智慧機械產業新生態體系。

解析生產力再造 智慧驅動力-題項定義與重點解說

解析生產力再造 智慧驅動力-題項定義與重點解說

2017/04/26 瀏覽數:4607

中國生產力中心於 2016/05/16公告生產力再造(Productivity Again) 評量系統正式上線,目的為中心在「生產力再造」以「明確定位」與「具體論述」藉以展開各種精進措施,並知道「做哪些事情可實質幫助企業」達到4.0境界。而智慧驅動力將各數據妥善收集與分析應用,使決策品質提升,並使生產體系能因應經營者之管理作為快速反應。

解析生產力4.0評量

解析生產力4.0評量

2016/06/04 瀏覽數:6074

中國生產力中心於2016/05/16公告生產力4.0評量系統正式上線,目的為中心在「生產力4.0」以「明確定位」與「具體論述」藉以展開各種精進措施,讓顧問或受評企業可以在診斷時作為參考依據,並知道「做哪些事情可實質幫助企業」達到4.0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