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團隊以經營農業推廣及農村永續發展政策領域為主,如食農教育、綠色照顧、策略聯盟、地方創生、農民組織或團體創新經營等議題,致力於提供農產業價值鏈轉型與產銷整合解決方案。
![[地方創生] 來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長宿體驗 再造銀髮新樂園](/pubfiles/833c7821-96fc-4632-bbfe-67a7a5b03ee7.webp)
[地方創生] 來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長宿體驗 再造銀髮新樂園
台東縣關山鎮農會將舊碾米工廠和穀倉轉化為「米國學校」,一個以米為主題的休閒體驗場所。該園區提供製米過程的實地體驗,米食DIY活動,並推廣食農教育。為擴大農特產品與活動多樣性,並區隔於鄰近鄉鎮,關山鎮農會特別針對銀髮族市場,規劃長宿休閒服務,進一步推動地方創生並活絡農村經濟。此舉不僅促進當地消費,也為農村帶來新活力。
![[地方創生] 富里鄉農會創生地方空間 米樂無窮打造米食新體驗](/pubfiles/6c3be67a-6a2f-4942-b7e5-96ba82d5e3ce.webp)
[地方創生] 富里鄉農會創生地方空間 米樂無窮打造米食新體驗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活化閒置穀倉將其改建為一個結合米食體驗與綠色照護的多功能複合場域。這個創新空間不僅提供當地農民一個銷售和社交的平台,而且通過米食DIY體驗課程和年長者的互動活動,增強社區凝聚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並吸引更多遊客來到富里鄉,深入體驗當地的農業和文化。
![[地方創生] 打造花卉新樂園與展售中心 連結地埔里在地的故事走向國際](/pubfiles/78baa550-6388-4131-9648-aa36f7d99715.webp)
[地方創生] 打造花卉新樂園與展售中心 連結地埔里在地的故事走向國際
南投縣埔里鎮活化多功能花卉及農特產品展售中心,旨在促進當地花卉產業發展和觀光經濟。透過整修和重新設計展售中心,結合年度花卉展和市集活動,創造一個融合自然美景、地方特產和花卉的展銷平台。此舉不僅提升了埔里的農業產值,也強化了農產品的市場推廣和觀光吸引力,使埔里成為國內外遊客的新亮點。
![[地方創生] 揉合藺草香與苑裡風情 食農教育園區領青農返鄉發展](/pubfiles/bfb6bdfd-3a4a-4d75-b6a2-be0b9cde6e1c.webp)
[地方創生] 揉合藺草香與苑裡風情 食農教育園區領青農返鄉發展
苗栗縣苑裡鎮農會致力於活化閒置空間,建立了一個多功能複合式食農教育園區。此園區結合了在地藺草文化和農業特色,提供青農創業和培訓的平台。透過增強有機蔬菜產業和促進觀光活動,該計劃旨在吸引青農返鄉,活化地方經濟,提升農產品的能見度,並通過各種教育和市集活動,促進產銷溝通與農業的永續發展。
![[地方創生] 智屏優農以創生創意翻轉在地產業](/pubfiles/6adf8b27-6f81-4007-969a-22b90eb9ec64.webp)
[地方創生] 智屏優農以創生創意翻轉在地產業
屏東縣政府結合公私部門在潮州鎮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農產品加工廠,推動農漁產品的國際化和冷鏈技術。枋寮地區農會透過智慧化產銷設施提升芒果和蓮霧的市場競爭力,而佳冬鄉農會則以蓮霧為核心,發展多功能的農產品經濟,包括加工和體驗活動,提升地方創生和農業競爭力。
![[地方創生] 智慧溫室升級蔬菜產業 青銀共耕打造生產與照護雙贏模式](/pubfiles/1a171053-b7d0-44e7-a8f3-3ca104e07634.webp)
[地方創生] 智慧溫室升級蔬菜產業 青銀共耕打造生產與照護雙贏模式
台中市外埔區推動智慧化溫室提升蔬菜產業,透過技術補助和專業指導,促進青年返鄉從農。透過結合智慧農業技術,如物聯網和大數據,穩定生產環境,減少勞力成本。此外,透過智慧溫室系統降低代溝,實現青銀共耕,增加青農收入與市場供應,推動地方農業經濟與社會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