縝密規劃 創新變革

- 撰文者:
- 2010/09/10 瀏覽數:4379
- 組織文化
組織的保守心態是創新的最大殺手。舉例來說,行銷人員覺得現行的產品有很好的獲利率,就不會想要推展新的產品或開發新的市場;幕僚單位覺得現行的工作流程,最容易執行內控管理的相關規定,就不會想要變更管理辦法,以提升組織的營運成效。
組織成員滿足於容易達成目標的小改變,害怕大變革所造成的不確定或失敗,就不會有任何的努力的企圖去產生創意思維,或配合創新變革。
創新活動所依賴的是組織內相關人員的參與,可是組織氛圍對創新的有意忽略或消極配合,所扼殺的將是企業另一波的成長契機。
- 主管態度
直屬主管或高階主管對創意的支持心態,是企業創新活動的重要推手。不論是管理指標或部門會議,亦或是公開宣示或私下溝通,當成員覺得主管對創新的態度是:爭功諉過,只會使同仁更保守於現有的狀況。
畢竟,創新專案或活動的成果可能會失敗,也可能會讓自己失去在公司的價值。
創新的結果如果弊多於利,「保守」就會成為唯一的選擇。少了主管的全力支持及輔助,員工也就無法盡力提出更有價值或是更完備的創新構想,或是充分配合相關的創新活動。
- 創新管理
如同產品研發不是找到一個題目就開始埋頭苦幹,或是天馬行空的隨意嘗試。而是配合管理機制,讓有限的研發資源可以充分運用,並在適合的時機,檢視研發的進度及成果。
創新的實踐也需要一個適切的管理制度,讓創意在產生之初,就能先有明確的目標界定和完整的執行規劃,並能夠了解自己的每一分努力,對創新活動的貢獻。
另外,在創意的執行過程中,也可能會因狀況的變更或規劃的不足,需要調整執行方式,以達到預定目標。良好的創新管理方式,能夠適時的協助企業檢視執行狀況,以確認是否要調整計畫內容或中止計畫的執行。
創新的提案有些類似投資理論:愈大的改變,會產生愈明顯的改變,但也伴隨著愈大的變革風險。唯有進行慎密的規劃管控,組織成員全力配合參與以及主管的全力支持,方能讓創新達到預期的成果。
猜你喜歡

本文針對一家成立超過30年的上市公司進行組織創新研究,從領導型態、組織文化與組織創新等三個關鍵因素,探討領導型態與組織文化對企業組織創新的影響。由於該企業中不同部門各自有鮮明的文化認知與不同的領導型態,而整體企業在組織創新的推動成效上卻無法顯現,彷彿經營表現與效率和所推動的創新事務是獨立的兩件事。

企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與運作,會形成特有的文化,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內大多數成員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包含觀念、語言和行為,又稱組織文化。「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企業提供一個和諧、愉悅、有活力、富創造力、高生產力的環境,激發員工願意發揮所長,貢獻智慧,以企業文化紮根,注入永續發展的活力。

組織裡的知識管理必須考量組織文化,組織中有知識分享與創造的文化,加上在文化中有知分享與創造的習慣,對於推動知識管理將有極大的幫助。

對於傳統儒家薰陶之下的民間商人創辦的企業,往往都是以家族企業為主要的企業制度主流,畢竟以創業者角度而言血濃於水,血親與外姓相比,前者更容易獲得信任…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