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企業的DNA從全員做起


  在變化快速、不確定性高的年代,每家企業都在思考因應之道,透過思維的反思與變革、組織的調整與轉型,以強化企業經營模式與競爭力。如何實現全員經營,企業應當具備何種能量?組織如何調整?領導者與員工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採取何種行動?

  在全員經營學一書中有一案例為未來工業,是以全日本假日最多,工時最少的企業聞名。該企業實施有別於一般企業的管理方式,就是完全不給員工責任業績或營業額目標,也不需要對上司的「報告-聯絡-商討」體系,而且業績依然非常好,甚至多樣商品的市占率亦達 70%以上。

  未來工業的創辦人提倡「不斷思考」的精神,甚至在公司各處張貼這樣的標語,時時提醒的員工,這點與筆者過去所習得腦神經網絡的黃金定律 6、21、90 的重複概念(重複聽或說 6 次才會記得;重複做 21 次才會養成習慣;重複 90 次才可能進入我們的潛意識,變成一種直覺反應)為類似的概念,而且該公司除了提倡不斷思考的標語,同時也實施內部提案獎金制度,予以鼓勵作用,也可呼應公司核心價值。

  而未來工業的創辦人為了讓公司存活下去,認為勢必要有一定的差異化,除了在產品設計上的差異化之外,其在成本削減上也推動差異化,例如在每一盞螢光燈都貼上負責人名條,讓該員負起省電責任。而有些企業推動 5S 運動時,在電源開關旁貼上負責單位,間接督促相關人員要負起省電責任的意思。

  其實 5S 是一種日常習慣,而不是一種因應競賽,企業在推動時需經過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透過競賽或運動的方式,讓公司成員間接響應,漸漸成為一種日常習慣。

  而另一個例子是影印機只有總公司唯一一台,讓大家去思考這樣要如何完成工作,其實這就是一種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大家思考如何因應,有時可以創造更高的價值,也可降低非必要的浪費。

  另外,在全員經營學一書中作者提到未來工業一個特別的概念,就是「上司的工作不在管理部屬,而是在引發部屬的工作能力」,該公司沒有設定業績目標,而是靠工作倫理,並把自己負責的商品確實做到差異化,這樣的作法讓責任感油然而生。

  這種種很值得大家學習與思考,在現今的體制下,業績目標是我們被評估的重點之一,每年求成長,但如果團隊沒有好的基礎、沒有新元素何來成長、改變?

  新元素的注入對於團隊而言非常重要,且異質性成員也是團隊組合的重要考量點,有助於創新,與扭轉現況。而在團隊領導方面,作為主管除了要不斷自我成長外,更需兼顧與學習如何引導部屬提升工作能力以及對工作的責任心,形成教學相長的氛圍,以助團隊更成長。

更多資訊請參考
企業內訓服務

引領前瞻學習成長文化、推動創新知識價值方案,是CPC的使命也是我們永遠的承諾。一站式的企業內訓服務:滿足企業委訓需求,量身規劃打造專屬性課程並提供完備的委訓服務。

猜你喜歡
*
情境競爭時代來了-中階主管領軍 全員經營啟動創新變革

「實踐智慧」的組織化,中階主管必須秉持積極正確的態度,以消弭高層理念與基層現實之間的矛盾,除了保持原有的行動力,更應該具備專注細節「蟲眼」,在行動中思考,以親身現場的觀察,在保持目標意識的前提,追求連結事物背後隱含的脈絡,以達到能具備宏觀的「鳥瞰」,帶動組織創新變革的可能性。

*
為全員改善注入DNA

今日管理提到的「品質」必須是「全面品質管理(TQM)」,在組織經營理念、企業文化、組織環境中,更須要所有成員對組織成長的參與,具備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並進行改善的意願與付出行動力。因此,組織內有效推動團隊改善活動、標竿見學,以及盡責文化,有實質之必要。

*
「以人為本」創造高績效團隊

企業目標的達成須經由一群人的共同協力,在訴求經營績效同時,更必須著眼組成企業的關鍵-「人」,以考量「人性」的角度,經營者、管理者就必須先在人類需求的層次上,找到欲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元素,將之實施於企業之管理及日常之中。

*
漫談從系統化管理看團隊運作

系統化管理是一種講求用系統型態方式達成任務分工施作的方法,強調的是建置組織內的作業標準化、流程優化模式及任務資訊平等共享,以確保團隊每一位成員能夠更好的緊密協作,以便能更有效的去實現任務目標……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