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之職安衛菜鳥如何快速勝任職安業務PART-2

新進之職安衛菜鳥如何快速勝任職安業務PART-2

2020/07/22 瀏覽數:7932

「風險」常常會讓人有負面的感覺,像是一種未知的危機、突發的狀況,或與我們預期有落差的情事發生等等,但風險也是一種「機會」,往往危機發生時,它會伴隨著「改變」的契機,所以歐美國家在面對危機時,常常會樂觀的認定「危機就是轉機」,故對於職業安全與衛生的管理,筆者一直認為,它不僅只保護著勞工免於職業災害,當我們將安全衛生管理做到完善時,它亦能保護企業免於職業災害造成的有形損失(職業災害補償、醫療支出、財物損失、雜項損失…等),及無形損失(公共形象受損、組織氣氛不佳、士氣不振、效率不佳…等),讓企業可以不斷的茁壯、永續發展。

訓練單位場地管理人員應有的特質

訓練單位場地管理人員應有的特質

2020/07/15 瀏覽數:2118

訓練單位場管人員應有的特質:要婆婆媽媽、要杞人憂天、要喜歡聊天、要是好奇寶寶,還要滿腔熱血!

淺談如何運用教學技巧於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簡報上

淺談如何運用教學技巧於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簡報上

2020/02/21 瀏覽數:5484

「法規」有關的課程往往因為文字繁多、艱澀難懂,所以上起課來總是讓人昏昏欲睡,如果在簡報製作上,能夠加點創意的教學方法,應能增加學員學習的興趣並且提高學員的學習效果

運用八二法則降低營造業職災發生率

運用八二法則降低營造業職災發生率

2019/10/17 瀏覽數:6063

若將80/20法則所強調的「省力法則」運用於營造業安全衛生災害的預防上,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呢?可否透過80/20法則找出有效且省力的預防改善方向,並投以較多的資源,以獲取最大的安全效益;最後,在找出有效且省力的預防改善方向後,在營造業職災預防的安全防護上我們該如何執行,才能有效的降低職災發生機機率。

營造安全與幸福人本

營造安全與幸福人本

2018/12/06 瀏覽數:4644

筆者於107年參與桃園市政府新建工程處「職業安全衛生及友善勞動環境推動計畫」,透過各項工作參與發現主辦機關對所屬公共工程大力推動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之努力,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協助承攬商提升施工安全,過程中更能帶動處內同仁進步。本文特別訪問桃園市政府新建工程處陳智仁處長,如何在維持施工進度及推動職業安全中取得雙贏,並且連續三年取得職業安全衛生署金安獎優等之殊榮。

營造安全與5S管理

營造安全與5S管理

2018/11/30 瀏覽數:14998

筆者於107年參與桃園市政府新建工程處「職業安全衛生及友善勞動環境推動計畫」,該計畫透過現場訪視輔導,找出營造工程中發生頻率較高,或程度較嚴重的危害,並針對可能的危害,提供相關顧問、專家的改善與建議。而在諸多建議中發現一共通點「事前預防勝於事後補救」,尤其在「不安全的環境」管理上,雇主實應加強「5S」的規劃與執行,務必提供勞工一個安全無虞、整潔無壓力的工作環境,以達到「推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落實勞動安全環境」之目標。

訓練機構TTQS導入之PDCA流程

訓練機構TTQS導入之PDCA流程

2018/09/28 瀏覽數:12209

TTQS除參酌且綜納國際標準組織ISO10015、英國人才投資方案IIP外,並間接參酌了戴明(Deming)所提出之「計畫→執行→查核→行動→」循環(簡稱PDCA循環),故在TTQS導入的策略方法上,筆者建議可以PDCA方法論為基礎,分四階段來進行TTQS導入,及導入後之系統循環改善與精進。

新進之職安衛菜鳥如何快速勝任職安業務

新進之職安衛菜鳥如何快速勝任職安業務

2017/09/21 瀏覽數:9687

在企業或在公司、工廠裡,當我們應徵到一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或業務主管職缺時,我們該如何快速上手,以展現我們的專業呢?筆者認為可就企業場域內現有的職業災害資料或相關記錄著手分析。首先,了解過去幾年內,公司最常發生的職災有哪些?發生的頻率為何?而哪些職災造成公司嚴重的損失,如商譽上的損害,企業形象的毀損,或人員、設備、財產上的損失等。

從即時回饋看7-ELEVEn服務

從即時回饋看7-ELEVEn服務

2015/07/15 瀏覽數:5638

7-ELEVEn『即時回饋服務』除有效改善店家問題,提高店員的良性競爭外,透過大數據(Big Data)的分析,還可發掘消費者潛在的需求與服務商機,實為顧客、店員及企業三贏的局面。

魚幫水、水幫魚的團隊合作

魚幫水、水幫魚的團隊合作

2015/06/18 瀏覽數:11545

  讓我們深思『競爭』與『合作』何者較為重要,當市場規模很小時,是否能透過合作將原本小市場小規模的餅做大;當市場大餅頗具規模時,我們是否就該彼此殺到眼紅、砍到見骨呢?筆者認為未來的市場將是小店異業合作結盟、大店連鎖加盟的合作模式,未來商場比的是規模經濟,企業或集團如何分工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將是最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