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啟動新動能:汽車產業篇 兩岸攜手創新 進軍國際舞台
為強化兩岸優勢互補產業之合作機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兩岸期望在互惠互利下,積極推動兩岸產業「交流、洽商、合作」之階段落實任務。由「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與「福建省工業經濟聯合會」共同主辦「2010年兩岸C交流研討會」,邀請福建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來台交流,並吸引眾多台灣汽車、電子、機械、空調等廠商、超過200人熱烈參與,透過兩岸經驗分享、交流,建立兩岸長期策略合作平台。

打造校務經營的黃金品牌 CPC教育事業卓越服務團啟動
全球化與數位化潮流風起雲湧,台灣正面臨全球化的超速競爭,如何加速提升台灣知識整合與創新能力,是強化台灣國際競爭力提升與能否開展新局的重要關鍵因素。知識的創新與研發,是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維繫知識創新樞紐之一,則是大學校院系所的研發成果,高級人才培育是台灣能夠躍升國際的最重要資產。國家競爭力之爭,也就是人才的競爭,大學競爭力實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為加速提升台灣的競爭力,大學教育扮演關鍵的角色,一方面期望培養出的人才,不只符合產業的需求,更能消除thelastonemile,迅速為產業所用,同時於大專校院所蓄積的研發能量與成果,得以引爆國家研發與創新能量。

台灣花卉外銷保衛戰台灣花卉外銷保衛戰 從商品轉型花藝生活提案優質品牌
一位生性不修邊幅、生活環境雜亂的人,因為朋友送的一盆花,在思考將花擺在哪兒過程中,不自覺地從裡到外把自己、環境整理乾淨,變得煥然一新。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說明了花朵的魔力如此奇妙,不僅人心情愉悅,更能夠提高生活品質千嬌百媚的花影,從生活點綴品,逐漸躍升一門好生意,全球化發展,讓吸睛力一流的花卉賣到全世界,台灣更因為花卉栽植與育種技術的不提升,生產的花卉品質優良,加上創新、創意品種,在世界花卉產業的地位及國際競爭力占有重要地位。從1995年至2008年,14年來花卉出口值的成長超過10倍,去(2008)年更大幅躍升達1億8百萬美元。農委會也將花卉定位為「策略性」產業,並以台灣發展成為「全球花卉島」作為政策目標。

經濟部「新鄭和計畫」啟航 搭上新鄭和航向 新契機
對外貿易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要脈,基於「國內有限、國外無限」,政府除持續擴大內需外,更需要在外銷上努力推動。面對金融海嘯引發全球性不景氣的困境,維持我出口動能更顯得迫切,經濟部自2008年9月至2012年4年期間,陸續投入新台幣85.32億元,規劃推動「新鄭和計畫」,從「完善貿易金融環境」、「強力拓展大陸及新興市場」、「擴大行銷策略」及「開創採購新領域」等面向推動五大專案,具體推動作法並涵蓋「資金面」、「市場面」、「產業面」及「能力建構面」等各面向,協助企業全方位拓展海外市場。揚起新鄭和的帆

創業家精神飛越矽谷 以創新為策略的創業模式
創設新事業是維持國家產業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對抗經濟不確定性的良方。在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衝擊下,全球經濟陷入嚴冬。冬天多些規劃,出天就會多些燦爛,機會通常存在不確定中,創業者認清自己,認清環境,慎選揮棒機會,仍能擊出創業全壘打。

集合眾人之力共同行銷 讓台灣SEA FOOD旗幟飄揚國際
台灣四面環海,漁業向來是台灣重要的經濟活動。2007年台灣水產品出口總值約新台幣408億,近口約210億,順差約197億,出口品項以鮪魚、活鰻魚、石斑魚等為主,水產品外銷約占農產品外銷三成。自從台灣加入WTO後,面對中國大陸、東南亞等新興國家低價產品的威脅,再加上海洋資源管制與水產檢測更加嚴格,在在衝擊到台灣水產品外銷優勢。討海人不僅面臨海上惡浪,更面臨外銷的嚴峻考驗。有鑒於此,農委會特別舉辦「水產品國際行銷策略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研析台灣水產品外銷策略,讓業者面臨貿易環境改變時更有信心,得以走出台灣水產品外銷的一片天。

鷹姿煥發越峰翱翔
在自然界中,鷹具有王者之姿,強壯威猛,眼力精銳,爪子鋒利,御風而行,遨翔天際。日前在中國生產力中心2009 年度主管策略會議中,董事長許勝雄先生分享兩個關於鷹的故事,藉以激勵所有幹部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