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獲利關鍵:掌握員工滿意度


避免金錢本位注重滿足成就感

  而員工滿意的創造可概略性區分為物質與精神層面的考量。常見物質層面的供給,不外乎穩定的工作權、優渥的薪資、獎金或福利、完善的培訓制度,其中,又以高科技產業普遍運用的股票選擇權機制,對員工帶來的高薪資所得,最為求職者趨之若鶩,同時也造成員工對於所屬企業的物質激勵措施高門檻設定效應,使得人才流動的誘因顯得更加金錢本位。

  但是,對於無法提供或是已經提供高薪資報酬的企業,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創造不應當落入以單一物質因素來衡量的窠臼,長期下來將衝擊員工的價值觀而導致負面的留職意願與工作投入程度。因此,精神層面的滿足是促成員工滿意的關鍵方案,尤其是針對企業內的核心成員。

  數年前,某家知名電子公司向金融圈延攬一位天后級主管擔任財務長,記者詢問企業主如何以懸殊的薪酬條件爭取到這位人才,只見企業主神閒氣定地回答,新公司提供的是實現她事業第二春夢想的機會!由此案例看來,企業願景的認同就好比是馬斯洛理論所提到的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的確可以成為員工為企業效力的動機。

快樂員工創造滿意的顧客

  現代企業有別於以往單向的設計各項內部制度與激勵措施,有愈來愈多的企業為了聽取員工對於企業及工作的心聲,藉助定期的員工滿意度調查進行了解,尤其更慎重地針對與員工密切相關的各項主題,例如:薪資、福利、培訓、團隊合作、溝通,甚至是決策品質及願景認知等非關物質需求的事項加以了解。

  除此之外,為了驗證員工滿意程度與留職意願、工作投入程度、顧客滿意度及企業實質營收的關係,不妨在調查工具的規劃與選擇上,加上上述各項題目或實際數據作為對照,才能真正體認快樂的員工方能化身為品牌大使,服務顧客,進而讓企業從中獲利!

猜你喜歡
*
走出舒適圈-員工自我成長提案

舒適圈為一種生活環境或心態,使得人無法積極面對或產生欲望改變。藉由公司創造環境,鼓勵員工提出離開舒適圈之自我成長提案,進而增進員工之工作效益及向心力,創造雙贏局面。

*
以發展心理學為基礎的員工協助方案(EAPs)

員工協助方案(EAPs)已經是許多企業用來解決非工作因素導致工作績效低落的重要管理工具。發展心理學中的個人階段歷程,則可以用來預測或評量員工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企業導入員工協助方案不能再採用傳統的諮商輔導單一觀點,必須全面檢視員工在生命歷程中的發展任務,適時給予協助,始員工協助方案的最終能成為有效解決員工非工作因素導致的績效問題的管理工具。

*
別再監督員工,做好目視管理,讓員工自動自發

當生產效率、進度長期不如預期計畫時,大多數的經營者或管理者都是以「監督」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進而建立「監督」的機制,以謀求效率的提升;而忽略了以「協助」的立場,創造「資訊共有」的環境,建立工廠的「自律神經系統」,培養員工問題處理能力,自然的達到管理者預期的結果。

*
人性化不等於人情化》用這8個撇步管理 員工一定盡責

1.太過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來管理基層員工是一項成本很高的管理行為,而且效果不如嚴格管理來得好些。
2.人性化管理不同等於人情化管理,管理要講求人性,但是不能講求人情。
3.尊重員工是人性化管理的中心思想,鼓勵員工自動自發,不怕員工犯錯,充分授與員工解決問題的權力與能力。

*
傾聽員工的聲音 何嘗不是件好事?!

門市人員親切跟專業的解說,且適時詢問使用電器用品的環境及狀況,提供更符合的產品,會讓人覺得不是在推銷產品,而是真誠的給建議,讓人印象深刻。

*
職場溝通心理學,主管員工零距離

溝通能力與人際關係深深地影響一個人在職場上的表現,而傾聽則是改善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的不二法門。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