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永續發展的組織韌性 務實企業危機管理


文/王景弘 圖/達志影像

  企業面臨的這些情境與變數,可能威脅到組織的重大價值或經營目標,即所謂的「危機(Crisis)」。在「危機處理(Crisis Management)」時,企業決策者需在時間壓力下,做出應變與妥善處理的決策,以避免或降低危機對組織的傷害,這些決策的適當性,可能影響企業的永續經營。

策略面觀
以風險預應為危機處理做準備

  企業在面臨危機時,常忽略應有的思維或錯誤的對策,反而加劇問題,影響應變效率與品牌聲譽,包括缺乏前瞻性準備與應急計畫、利害關係人溝通不良、領導層決策遲疑、忽視跨部門協同應對、忽略媒體與社交平台管理,以及事後檢討與改進不足等,以致見到不少企業在危機事件後沒落。然而,也有許多企業在同樣危機情境下,透過當下應變得宜,讓組織走向新里程,這就是「組織韌性」(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今日企業經營所需具備的組織韌性,在於能在危機中重整資源、流程,並妥善利害關係人關係,從中迅速復原,並利用危機實現逆勢成長。具備組織韌性的企業,不僅能面對處理當下的危機事件,更有機會從中開拓出新局。

  企業的經營處境,不論是有形的競爭對手或無形的危機事件,都需審慎面對。企業可以應對危機,在於已經「有準備」,也已經「蓄積競爭力」,故能處變不驚、從容以對。企業能順利度過危機,來自平日有所準備,以「管理」的思維來預應,即企業的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企業需從風險角度檢視市場波動、政策變動、國際局勢、產業技術革新、自然災害、供應鏈斷鏈等不確定因素,建立風險管理制度,識別潛在風險、評估及應對各種潛在風險,明確風險策略,確保在面對危機時能迅速反應,降低負面影響,並維持運營穩定。

執行面觀
按步就班為危機做好準備

  企業需掌握「提前預防、及時應對、危機後快速恢復」的關鍵思維,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需建立危機管理團隊,制定和完善危機應對計畫,建立內外部溝通管道,定期演練與壓力測試,建立監控與預警系統,並持續改進與回顧檢討。

1 風險識別與評估
  • 全面風險識別盤點

從內部營運、外部市場、技術更新、法律法規、供應鏈等多個角度,識別出可能引發危機的因素。此可結合企業年度策略PEST 分析、SWOT 分析時,同時檢視。

  • 評估風險影響與可能性

利用風險矩陣(Risk Matrix) 等工具,量化每項風險發生機率,以及對企業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聚焦其中的關鍵風險。

2 建立危機管理團隊
  • 明確團隊架構與責任分工

成立由高階經營者、各部門主管及專業人員組成的企業危機管理小組,制定明確的分工和責任,確保在危機發生時,每位成員都能當責負起應變角色。

  • 定期培訓與模擬演練

安排團隊成員專業培訓與危機處理演練機會,使團隊在分工中具備相互配合的默契,確保危機當下能迅速執行當責任務。

3 制定和完善危機應對計畫
  • 建立應變方案

根據的企業的風險,制定明確、具體的應急措施,包括快速決策流程、資源調配、溝通策略等。

  • 細化操作流程

明確在各階段(提前預防、及時應對,危機後快速恢復)的具體執行步驟和行動檢核標準,確保應對措施有所依據、執行到位。

4 建立利害關係人溝通
  • 內部溝通管道

確保在危機發生時,企業內部就危機資訊及應變作為能快速、準確地傳遞給各員工,避免訊息混亂造成人心惶惶,使組織士氣受到影響。

  • 外部公關策略

公司有發言人機制,提前規劃好與媒體、政府機構、客戶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溝通機制,危機時能公開對外部輿論和社會關注主動回應。

5 定期演練與壓力測試
  • 會議演練

以模擬情境方式,讓危機管理團隊進行討論和模擬,檢視計畫符合時局的有效性。如,今日氣候變遷議題,模擬全球溫升未能有效控制時,企業發展應對的情境方案。

  • 實地演習

在模擬情境下,可進行全組織團隊的模擬實戰,測試應變流程、系統和協同作戰能力,及時發現並改進不足處。

6 建立監控與預警系統
  • 持續監控外部環境

利用科學調查、市場數據、社會輿情、政策變動等資訊,掌握事件發展,具備敏感度,提前預警可能出現的危機信號。

  • 持續監控內部營運

設立組織運營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及主動警示機制,及時發現企業內部異常情況,並及時應對處理。

7 持續改進與回顧檢討
  • 事後總結與反思

每次模擬演練或實際危機後,企業都必要進行全面檢討,總結經驗教訓,更新並完善應變方案。

  • 建立持續改善機制

將經驗學習和改善納入常態管理,定期評估風險管理和危機應對體系的有效性,持續提升整體準備水準。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5年3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能力雜誌

《能力雜誌》(Learning & Development),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的出版媒體,以打造「經營管理的品牌+職場價值的推手」為編輯宗旨,提供讀者學得來的經管知識,以及容易用的職場技能,幫助讀者成為能動、能靜、能自主學習的職場菁英、專業經理人。

猜你喜歡
*
培養適應危機的管理文化

危機適應管理文化之培養,須透過妥善的溝通,讓組織全員能具備足夠的危機感,並能提出清楚且能解決問題的對應方案,營造一個對組織未來「人人有責、人人關心」的文化氛圍。

*
預見未來》情境劇本,讓「危機」成「轉機」!

狄更斯《雙城記》小說開頭提到:「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這句子,也極適合形容我們現處的世代。

*
危機溝通顧問蔡祐吉的應對指南 掌握危機溝通五度五關,打造企業韌性防火牆

機蔓延速度加快、社群極化加劇、生成式AI 深偽技術等爭議,未來的危機管理面臨更多未知新挑戰,企業應變時間愈來愈短,需要具備高度的敏感度和應變能力,加強危機溝通與即時回應機制。

*
凱爺唐源駿的危機處理實戰守策 炎上危機星火燎原,五大心法穩住信念

危機有時是成長痛,沒有一家企業不會遇上危機,只要好好面對,一定會讓事情往好的方向走,並且有所學習。公關危機處理專家唐源駿,透過危機處理五心法,陪伴企業走出成長痛。

*
世紀奧美公關董事總經理張裕昌的風險管理學 避開危機不如管理危機!

在危機四伏、稍不留神就會飛來橫禍、無限上綱的時代,再嚴謹的公司都難以招架,何況手無寸鐵、毫無準備者?企業要勝過危機,就要未雨綢繆的風險管理,在事情發生前、發生後,以不同的智慧與方法管理危機。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