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股神巴菲特 第二人生,無限遊戲

瀏覽數:39


文/廖志德 圖/達志影像

走進超商,會發現中高齡店員的身影愈來愈常見,他們為門市帶來一種嶄新的風景與動能,儘管結帳速度稍慢,但穩定性高且能與顧客親切互動,為服務現場注入不同的感動體驗。有一次至超商繳交費用,在出示手機繳費條碼時,不小心滑到一張風景照,站在櫃台約莫50來歲的店員看了一眼,發出由衷地讚賞:「好漂亮!」雖然只是簡短的一句稱讚,卻讓人心頭一暖,記憶猶新至今。

百歲時代,活出第二人生

這樣的溫柔互動,也許正是中高齡勞動力的獨特價值所在。隨著百歲時代的到臨,年輕勞動力嚴重稀缺,造成職場人力結構失衡,健康有活力的中高齡員工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口。未來的工作場域,將不再是單一世代的舞台,而是青銀共創、多元並存的新常態。

企業要積極思考百歲時代的人力資源策略,具有長期洞察能力,更要保持開放的心胸來接納更加多元的職場型態,優化彈性的用人機制,營造友善包容的工作空間,並建構「省力化」的工作流程,藉此促成不同世代員工間的協力合作。

而高齡長者可以主動規劃自己的第二人生,不要被動等待政府長照3.0的服務措施,或者任由親友主導個人生命發展的道路,要將決策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生老病死是不可逆的生命歷程,要妥善規劃第二人生,因為有愈來愈多的社會大眾可以活到八、九十歲,甚至超過百歲,所以我們要用不同的生命維度,設計自己餘生,即使步入中高齡,依然能保持健康、快樂、幸福,活出具有價值的第二人生。

人生玩家股神巴菲特
極度聚焦的「能力圈」

想要擁有美好的第二人生,不能蹉跎時光空流逝,及早覺察目前的生命軌跡是否適合自己?是否覺得無聊?是否熱愛現在的工作?這些問題,乍看好像是年輕人初入職場時的思考課題,其實對於65歲以上、正邁入第二人生的銀髮族來說,更具關鍵意義。

銀髮族的頭髮開始由黑亮轉為銀白,身體功能難免逐漸衰退,但他們同時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與江湖智慧,絕對有助於展開第二人生的探索,並持續發光發熱。

有些人很幸運,第一人生與第二人生幾乎無縫接軌,一生堅持在同樣的領域闖盪出自己的幸福旅程。卓越的成功人士懂得聚焦生命能量,因為只有限制自己的探索空間,才能在有限的選擇當中,更有效能的使用時間、精力與資源,發展出無限的可能性。

這樣的觀點,可從一位極具代表性的「第一人生玩家」—— 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身上汲取靈感。高齡94歲的巴菲特,從11歲的時候就開始投資股票,在高中時代便立下成為股票經紀人的志向,歷經長達80年以上的追尋與探索,幫助他淬鍊出超越「十年磨一劍」的投資功力。

今年(2025) 5月,巴菲特在波克夏的股東大會上,無預警宣布離開執行長的位置。然而,卸任執行長不代表巴菲特從此就會待在家裡養老看電視劇,邁向百歲的他依舊每天進辦公室,繼續貢獻自己的投資理念與決策能力,熱情不減。

人生目標25-5法則

除了能力圈原則,巴菲特的「25-5法則」法也相當具有參考價值,有助於釐清自己未來應該做什麼,更重要的是不應該做什麼。巴菲特的「 25-5法則」,有助於釐清自己未來應該做什麼,或許更重要的是,不應該做什麼。

飛行高手弗林(Mike Flint) 曾經擔任巴菲特的私人飛機駕駛員長達十年之久,精於飛行的他,曾為四位美國總統開過飛機,然而,他對於自己的人生發展仍感到困惑,總覺得還未達到人生目標。有一天,巴菲特對弗林開玩笑的說:「你還在替我工作,等於告訴我,我沒有讓你好好發揮,你應該花更多的心力去追求你的目標與夢想。」於是弗林請求他的協助,巴菲特則建議他遵循三個步驟:

巴菲特的25-5法則

  1. 寫下人生中最重要的25個目標。
  1. 回顧這張清單,勾選出最重要的5個目標。
  1. 勾選的前5項是A清單,其餘20項則是清單。

通常最困難是第二步驟,對弗林如此,對許多人亦是如此,畢竟寫下來的25 個人生目標都有其重要性,「這五個目標,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嗎?」巴菲特再次詢問。在獲得肯定答覆後,他又問:「那你打算怎麼處理 B清單?」弗林的回答,反映了多數人面對取捨時的迷思:「A清單當然是優先要做的事,但 B清單也很重要,雖然不急,但我計劃在空檔時持續推進。」

這正是巴菲特要糾正的關鍵盲點。他語重心長地說:「不,弗林,你搞錯重點了!你沒有挑選的目標,現在已經變成你應該極力避免去做的清單(Avoid at All Cost List),在完成 A清單之前,無論如何都不要把注意力浪費在B清單上。」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5年8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