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戶外展攻略:以2024雲林農機展為例
隨著COVID-19疫情趨緩,臺灣會展產業自2022年起逐步復甦,政府鬆綁防疫政策促使實體展會熱度回升並加速數位轉型,為了提升參展彈性與觸及率,線上線下整合成為新常態,展覽不僅展示商品更需積極建立品牌信任與拓展商機,需打造完整策略方能提高效益。

辦公室健康飲食支援:OFFICE DE YASAI「蔬菜服務」
世界各國面臨極端氣候逐漸重視環境議題,關於食物的循環運用藉由鄰近的日本經驗,觀察日本農民結合銷售蔬菜經驗與上班族的健康需求,串連成為新型農產品的產銷服務鍊,為醜蔬食找出新出路,更與AI數位整合行銷服務及銷售,吸引政府單位重視及共同合作,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吸客力Point ~ 市集農產品陳列
商品陳列可提升商品價值、展現產品特色、有利於販售,產品陳列凝聚出的氛圍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吸引顧客目光、促進顧客潛在的購買需求,透過陳列搭配包裝視覺、品牌元素共同組合運作,成為參與市集中農產品銷售的必備訣竅。

青農『育健幸福農場』商標與包裝視覺重塑
近年來臺灣農產銷售因國內網路與訊息傳遞更加快速與便捷~加之物聯合作更契合消費者需求、致使如今販售農產品不再侷限于時間與空間。也因政府大力倡導農產品包裝力提升,使得國內農產品之包裝、伴手禮等設計展現更趨近消費者送禮愛好,形塑新送禮文化,包裝迅速成為農產品必備的銷售外衣與品牌行銷傳輸。
本文將以「育健幸福農場」商標重塑與包裝設計為例,從青農的經營理念、品牌與產品定位等面向,重新建立農產品品牌意象。

小商標立大功-青農育成『果粒葡』商標重整
農業常被視為靠天吃飯的行業,早在數年前就有農業人口老化、缺工等問題,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青年返鄉從農,為台灣農業挹注一股新的氣象。有別於傳統農業,新一代的青年農民除了需熟習農業生產的技術外,更需定位為農業事業體(BU,Business unit),跨足經營、行銷等領域,本文將以「果粒葡」商標重塑為例,從青農的經營理念、產品定位等面向,重新建立農產品品牌意象。

青年返鄉計畫:農產品品牌建立
農民品牌建立,與消費者建立無推銷員的溝通橋樑。運用文字與農產品圖像設計建立視覺聯結,進而產生注目與認知並到信任從而購買。為舊有客戶的回購率奠定基石、並以增加未來客戶為準則。

中埔鄉養生蔬食視覺系統規劃設計
為強化嘉義縣中埔鄉在全臺消費市場的能見度與知名度,並提升當地農業收入與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特以當地居民發展共識為核心,針對該地方識別系統作整合設計,期望透過地方識別系統之設計與推廣,提升中埔鄉整體之專業性與市場辨識性,強化業界及消費者對中埔鄉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