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組織人才養成及企業文化深化與價值觀內化的過程中,360度評估不失為一項有效的工具。
對於工作,除了薪酬、福利、安全保障外,絕大多數的員工還渴望擁有共識的組織願景、共享的價值理念、融洽的團隊運作、公平的績效管理、平衡的工作生活、充分的學習機會、多元的發展空間等。
近來鴻海旗下富士康公司連續發生多起員工跳樓事件,引發社會大眾的高度關切,也驚動了蘋果與惠普等國際級客戶,將積極調查其供應商勞動環境,以確保高標準的社會責任。
美國行為科學家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經實驗提出「雙因子理論」,認為組織成員的工作態度對績效有決定性的影響。
面對變動頻繁、競爭激烈的環境,企業必須持續創新求勝,不斷精進體質,厚植競爭優勢,鞏固核心能力。
管理大師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花了五年時間,針對11家企業研究其由盛轉衰的原因,其中還包括A+公司,歸納出企業衰敗的五大階段,第一階段的徵兆為:驕傲自滿、停止學習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一書作者史賓賽.強森在另一著作《峰與谷》指出:高峰與低谷是相連的,在今日順境所犯的錯誤,會造成明天的逆境;在今日逆境做的聰明事,將開創明天的順境。如何能在高峰待久一點?謙卑、感恩,多做當初讓你爬上高峰的事,幫助別人,樂於與別人分享。
將資源透過核心能力轉化為價值,以價值吸引顧客,協助顧客成功,進而為企業帶來收益,是企業的獲利方程式。決定獲利的要素並非營運規模,高營業額、高毛利並不代表高獲利能力,獲利的關鍵在於企業經營品質及管理效率與效能。
建立顧客導向經營,除完備發展各構面軟硬體, 思維須由商品經濟、服務經濟,轉為信任經濟;從產品及產值導向經營,邁向價值導向經營。
服務管理的決勝關鍵,在於建立並細膩地實踐顧客導向經營。建立顧客導向經營架構,必須從企業整體思維邏輯出發,貫穿策略面、體系面與執行面,再鏈結策略到員工/顧客所有相關環結。完整的架構涵蓋多重構面以及執行細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