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顧客領導型組織
讓顧客引導企業發展企業將負責顧客議題的主管拉高至僅次於執行長的職位,代表著顧客策略的重要性並不遜於財務、研發、業務等議題。顧客長最重要的責任是協助執行長將企業活動與顧客最重視的議題產生連結,企業不能任由各項顧客服務活動無端地發散,否則活動本身不但會失去原有的本意,甚至還會剝奪員工服務顧客的時間。舉例來說,本來進行顧客滿意度調查的目的是為求了解顧客的需求與問題,而後根據所回饋的訊息來進行組織活動的重新規劃與改善。但實際上卻常常是另一回事,不少企業把顧客滿意度調查當做例行公事、不求甚解,甚至只是把顧客滿意度調查變成宣傳的工具而已。

五大原則 實踐精實服務
市場上的服務亂象並非完全無解,導入精實服務(Lean Service)的概念或許不是萬靈丹,卻有助於企業有效擺脫消費程序及供給程序的錯誤連結,設計出更加順暢的服務流程,培養出能夠合理對待顧客的員工,避免製造出更多的消費者困境,讓顧客有機會享受真實的消費樂趣,同時在不增加第一線服務人員工作負擔的情況下,實現企業對顧客的承諾。

服務獲利的致勝策略
服務省小錢,利潤大損失服務不是成本而是價值,當我們將服務視為成本中心時,經理人總會想盡辦法來壓低所須投入的精力與費用,然而顧客在意的不只是價格,他們真正期望的是產品能夠滿足需求或解決問題,而且最好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在能夠維持顧客所期盼的服務水準的情況下降低成本,才不會讓顧客感到無端的挫折,認為是自己服務失效的受害者。

贏得顧客的卓越服務
當所有企業都在追求企業版圖擴張,玉子屋社長菅原卻反其道而行,以不追求事業擴大為原則,並釐清那些事情該做,那些又不該為之。以配送地區只限東京都內,所以玉子屋不需配置業務人員、不需要廣告,所以面對蜂擁而至的外縣訂單,他選擇割捨,原因在於:滿足顧客的需求,準時送達最高品質的便當。


與消費者跳貼面舞的WEB 2.0時代
價值決定權回歸消費者現今企業對WEB 2.0的應用方式,企業經營績效的提升,可以透過管理工具、策略方法與新技術來達成,但這些工具、方法或技術的應用背後有一定的核心思維存在,思索WEB 2.0特性下消費者行為與企業經營模式間的關係。

有效的企業風險管理
控制風險的四種策略風險發生的時候,企業可以採取規避、降低、移轉及接受這四種手段,來進行風險處理的選擇,茲簡要說明如下:一、風險規避(Avoid):藉由停止從事產生風險之活動來避免風險。二、風險降低(Reduce):藉由降低風險發生之機會或其重大性。三、風險移轉(Transfer):藉由風險轉嫁來來降低風險發生時之損失。四、風險接受(Retain):接受風險的現狀,但對於風險發生之損失需考量如何承受。

鎖定目標客群 正視顧客關係
七準則貫徹顧客關係管理於會中,墨罕.安奎渥對中小企業拋出兩個問題:「有沒有人試圖去想過顧客關係管理到底在談論些什麼?」、「或者它只是一個新名詞、新指標而已?」他進一步解釋,此二者在學術期刊上討論篇幅頗多,大部分的定義不外乎攸關下列兩者:關係及資訊科技。於是乎,他將顧客關係管理詮釋為:「企業經營中以資訊科技層面來建立與顧客間持續且穩定的互利關係,從中引發出顧客忠誠、價值以及獲利。」墨罕.安奎渥以多年的經驗整理出七大準則,幫助中小企業有效執行顧客關係管理:一、從幻想邁入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