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從移動到感動:火車體驗行銷如何啟動五感記憶?
    • 陳筱玟

    台鐵公司化後,積極推動如「山嵐號」等觀光列車,載客率達九成,創造高收益。全球鐵道旅遊崛起,尤其中國大陸推動銀髮旅遊列車,開拓新商機。筆者提供參與中國觀光列車品牌再造經驗之經驗,與期待國旅持續升級的業界夥伴們,交流行銷觀點與想法。

  • 透過體驗設計-協助商業服務業抓住消費者的心,創造差異性競爭優勢與價值
    • 吳尚安

    在面對永續發展、在地活化、數位經濟等趨勢,以及後疫情時代市場發展變遷,我國的商業服務業業者如何創造產品及服務的差異化,提升價值與掌握未來商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本文擬透過體驗設計的角度分析,提出在面對市場挑戰的壓力之下,商業服務業可以如何有脈絡的思考與規劃新競爭策略。

  • 營建工程新鮮人的證照訓練
    2025/06/06 瀏覽數:557
    • 林家妤

    工程新鮮人首要任務是取得營建工程相關證照,當你具備了就有被需要的優勢及存在的價值;工程證照是積累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資產,也能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當專業能力和知識得到了認可時,也能夠獲得更高的薪酬。

  • 資深高級顧問師盧崇仁談CBIS、品牌儀式感、創新工具及永續設計 創新不是靈感 而是洞察與系統
    • 能力雜誌

    在全球ESG與體驗經濟浪潮席捲之際,企業如何透過創新創造差異化優勢?如何實踐永續且能商業化?中國生產力中心資深高級顧問師盧崇仁,從多年輔導企業創新轉型的經驗出發,剖析創新管理的核心邏輯,並以台灣紡織大廠優織隆企業(UKL)鳳梨葉纖維、刺繡產業與馬祖文化觀光為例,展現創新如何轉譯,從材料出發,落地為文化體驗與商業價值。

  • 從學術殿堂到海上現場 用科技守護海上人權的 跨域實踐
    • 能力雜誌

    在全球永續發展與人權議題日益受到重視的今日,企業與產業的價值不再以財務績效為唯一考量。特別是在高度倚賴移工的產業中,如何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長期關注勞動人權議題的社會學者劉黃麗娟,即以學術為起點,結合科技與人文,將學術研究轉化為社會實踐,激發創新能量回應社會挑戰。

  • 經濟培力×社會凝聚雙軸改變 用創新管理Redesign NGO 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 公益可以是專業、有策略、專業經營!
    • 能力雜誌

    在台灣,有一群人默默地為超過八十萬名東南亞移工打造更友善的生活環境。他們是One-Forty,一個以非營利組織(NGO)形式運作的社會創新團隊,致力於透過教育、設計與跨界合作,重新定義移工在台灣的角色與價值,翻轉社會對非營利組織的想像。

  • 優織隆企業二代接班突圍 從代工走向全球循環經濟 從農業廢棄物到時尚創新 鳳梨葉纖維的永續革命
    • 能力雜誌

    在台灣南部的鳳梨田裡,曾被視為廢棄物的鳳梨葉,如今正悄悄改寫紡織產業的未來。這場轉變的推手,正是優織隆企業執行副總謝煥麒,一位從傳統OEM代工走向永續創新的企業二代。

  •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 居家整聊室 實現煥然一心的生活革命
    • 能力雜誌

    十多年前,日本及台灣掀起一股「斷捨離」旋風,書籍與媒體大量報導關於整理收納的知識與方法,坊間也開始出現一對一到府教導民眾做居家整理的導師,協助民眾改善居家樣貌。2017年「居家整聊室」誕生,創辦人鄭博元將在校時期提出的整理收納服務商業模式正式推出,創業八年至今培養了數千名學員與居家整聊師,並讓上萬民眾與家庭受惠。

  • 都是氣候變遷惹的禍 日本外食業的白米之亂
    • 能力雜誌

    根據日本食品服務協會的調查,日本外食產業的餐飲市場從2021年12月至今年(2025) 3月,連續40個月出現正成長,成為史上最長的外食市場成長期。另一現象是自2019年7月以來,日本外食產業店鋪總數連 續減少64個月,但今年2月,門店數量卻已連續四個月實現正增長。日本經濟評論報導認為此趨勢,在短期內將會持續。然而,自2024下半年日本國內米價不斷地上漲,為日本外食產業投下新的變數。

  • OMO獲利方程式 OPEN! PRIMA會員訂閱制
    • 能力雜誌

    OMO線上、線下整合已成為零售業近年來發展的核心策略,7-ELEVEN今年(2025) 4月便推出「OPEN! PRIMA會員訂閱制」,展現如何透過OMO深化會員忠誠度及提升消費黏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