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打造品牌之路~建置一個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專屬符碼
品牌是企業在消費市場用來識別的符碼,也是用來攻佔市場的旗子,打造品牌必須兼具理性與感性,先經過科學的分析後,再藉由人文的轉換,透過文字、圖形、聲音等有形與無形的元素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以尋求廣大同好們的認同與追隨。

用5W1H寫齣膾炙人口的品牌劇碼!
近來品牌故事不僅廣受企業重視,更成為媒體報導的寵兒,因為一則好的品牌故事,在送禮或分享商品時,會和親友分享,共”感”商品的情感意涵,進而更快速傳播與締造口耳相傳的口碑效益與傳播力。

排灣族的傳說『女人記錄布故事』
原住民族沒有文字,由部落耆老口述歷史,將古老神話故事口傳化為創作元素,由一群女人以『女人記錄布故事』記錄失傳故事及圖騰,讓每件作品獨一無二的故事感動呈現。
重新整合商品系列包裝設計融合趣味造型,凸顯排灣族文化特色及具保存紀念價值的設計輔導案例。

農業維新-品牌行銷step by step
過去與現代行銷模式的不同,在於過去著重大量生產與銷售,而現代則需用心瞭解產品定位、消費者需求並著手進行行銷規劃、建立品牌。現代農業行銷亦然,農夫不僅只在田裡從事生產,而需去建立自己的品牌、打造良好的口碑、為品牌打開知名度,藉以提高顧客的購買與回購率。

3階段6步驟打造品牌導向創新
藉由3階段6步驟朝著品牌導向創新的方向努力,在產品開發的過程必須充分以「顧客洞見」為中心,並掌握每一個顧客接觸點,蓄積企業永續競爭力。

星馬地區食品產業行銷策略論壇會後心得
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是東協五大創始成員國,政局穩定,種族多樣化,清真人口約為2000萬人左右,想要拓展清真食品市場的台灣食品業者,可以新馬兩國為出發,逐漸走向全球清真食品供應鏈。

傳統市集活動行銷STP擬定
在市集辦理行銷活動前,首先應要先進行『行銷策略分析』,即是行銷學上常稱 STP 流程( STP Process )。就傳統市集來說,“市場區隔”主要是決定促銷的區域範圍,“目標市場選擇”則是挑選主攻的消費者年齡層等,而“市場定位”則為了區別與競爭者不同的消費者認知,讓消費者很快區分出本身與競爭者的差異性。因此在這幾個步驟後,整個市集活動行銷的主軸策略已經大致可以確認,接下來的行銷組合只是依據這個行銷策略進行方案的組合配置,便能達成最終的行銷目標,提昇傳統市集的集客力與競爭力。

品牌策略運用之關鍵解析
近年來品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建立強勢品牌已為企業提升競爭力與經營發展之一大重點,本文說明『品牌策略』之不同意涵,並提到四種策略之優劣、企業思考角度與案例,希冀能給予企業不同品牌策略思維。

顧客抱怨是企業的寶藏
企業對顧客抱怨處理心態,從「奧客」、「真衰」之負面情緒轉變成「感恩」、「幸運」之正面情緒,並迅速做出回應與處理,以消除顧客不滿與防止再發,並不斷提升產品與服務之品質,提高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日本加賀屋之服務圭臬:「客人的投訴是旅館的財富」,徹底地站在顧客的立場來思考,獲得顧客的喜悅與感謝。

農產品電子商務行銷:台灣前進大陸市場的機會與挑戰
全球貿易自由化趨勢下,面對中國大陸龐大的食品消費需求,台灣業者紛紛積極爭取農產品外銷市場商機,由於對當地市場、交易方式及風俗民情的不熟悉,使業者西進大陸之路遭遇重重困難。本文以電子商務崛起與資訊主導的經營方式兩方面,剖析農業前進大陸的重點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