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製造
-
2016/05/27 瀏覽數:6122
面臨全球競逐智慧科技發展趨勢的拉力、台灣就業人口遞減現實的推力,提高生產力、人均產值、增加企業獲利,讓企業持續發展,是企業主與所有員工不得不要面對的問題;然而中小型製造業資源、經費、人才都不足的情況下,也應該從人才育成面、製造流程面、管理系統面從基礎的精實生產進行持續性的改善,逐步向生產力4.0之各面向(智慧機器/機器人(IM/IR)、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網宇實體(CPS)整合)邁進。
-
2016/05/20 瀏覽數:7369
在生產力4.0的變革時代,可預期企業從生產、經營、管理模式的全面變革,在製造4.0環境設施下也必須配合工業4.0管理制度、工業4.0人力資源作緊密鏈結,才能發揮提升經營效能。
-
2016/03/31 瀏覽數:7230
過去兩三百年來生產力之定義自始自終沒有改變,都被衡量成產出與投入之比率;而有關生產力投入與產出之趨動因子,雖歷經不同情境演繹,仍維持其長久以來為產學各界,所共通認知之一般。只是生產力之意義與概念,卻隨著環境的改變,在不同的時空與情境下,不斷訴說著產業生產力之新意。本文從工業局在生產力4.0推動之七大產業範疇開始,針對不同產業之製程布置類型,說明彈性製造對多種少量與批次生產之重要性,並引述Pao-Cheng Chang and Hsi-Chin Lin(2015)關於生產力績效與精實生產之論述,分成願景策略與績效、理念思維、產業輔導、投資評估及組織發展等五大構面,提出筆者對生產力4.0計畫推動方式之淺見,期能拋磚引玉,有助於確保此一攸關台灣製造業再次升級轉型計畫之成效。
-
2016/02/19 瀏覽數:8461
自德國提出先進技術戰略—工業4.0理念,堅持主張工廠會解決全球問題,帶動第四次之工業革命,世界各國紛紛提出相對應之發展戰略,台灣在行政院主導下驅動生產力4.0理念,期許在這一波的工業浪潮下,台灣可以順應國際趨勢,有效建立各產業之發展策略,筆者從因應德國工業4.0—協助企業導入精實生產與自動化議題探討,期許有助於台灣企業競爭力提升與產業之發展需求。
-
2016/02/15 瀏覽數:7614
繼美國2011年提出先進製造計畫,德國於2012年提出工業4.0,各國陸續推動相關先進戰略計畫,台灣政府也於本(2015)年提出生產力4.0之相對策略計畫,本文以精實管理為核心邁向台灣生產力4.0之經管議題,探討如何利用精實管理為核心技術,協助企業邁向生產力4.0,藉此提升產業競爭力,讓台灣在此一波工業革命之際,不只沒有缺席,更成為世界面臨新一波工業革命之際扮演重要角色與建立創新發展模式,取得產業轉型升級。
-
-
2014/11/27 瀏覽數:6606
生產管理系統是製造業資訊化的核心,沒有生產管理系統的資訊化就只能做做應收應付及財務帳,很難從資訊化中獲取管理效益。相對較具備規模的企業,因為資源豐富,在公司內部就有資訊開發人員,可以設計自己的生產管理系統,資訊化容易;但中小型製造業的資源有限,要導入生產管理資訊系統,確實會遇到不少的問題;現今中小型企業都面臨企業轉型,資訊化又是不可或缺的要件,要如何擁有符合企業需求的生產管理系統呢?是我本文要討論的重點。
-
2013/01/22 瀏覽數:6139
SBIR計畫執行十餘年來,在整體制度與運作上已漸趨穩健與成熟,政府欲藉由補助方式提升業者創新研發能量的成果也已逐漸展現。爰此,將以台灣工具機產業為對象,深入瞭解究竟SBIR計畫推動以來,對於台灣工具機產業所帶來的影響與成效,以及所扮演的角色。
-
2013/01/17 瀏覽數:14841
面臨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未來對於智慧型機器人的需求將進入起飛階段。台灣除政府的政策支持及相關人才的培育支援外,如何協助廠商產品或零組件商品化開發為我國發展之重要課題。台灣擁有完整的精密機械與ICT 製造體系及成本控制及商品化能力較佳的製造實力,透過政府、產業界與學術界的帶動,結合國外潛在外商進行技術合作與策略聯盟的機會,並期衍生運用台灣相關產業支援整合的製造實力來台設廠製造,創造台灣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的產值與商機。
-
2010/08/26 瀏覽數:5762
數位化浪潮為世界帶來許多衝擊與改變,其中傳統印刷產業堪稱首當其衝。一飛印媒體資訊公司因不願淪為數位化浪潮下消失的泡沫,善用網路及資訊技術的助力,緊抓ME商機,開拓創新營運模式並延伸價值鏈,建立數位化設計生產的資訊網路體系,藉由高附加價值的後續整合服務,創造出更廣泛的市場需求,從傳統印刷轉型為資訊技術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