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製造

  • 中小企業如何盤點現況,以邁向工業 4.0 智慧製造-以日本為借鏡

    工業 4.0 並非是以工廠自動化及無人化為主,企業應清楚正視當前面臨的問題及局勢。在 2018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國家生產力組織強化及發展計畫的工業 4.0 最佳實務研習課程中,以日本株式會社能率協會(JMAC)分享日本對工業 4.0 的產業政策,了解 JMAC 如何協助中小企業導入工 業 4.0 的問題診斷,加速企業升級轉型。

  • 紡織產業未來競爭力-新生產力再造

    「紡織產業」在面對因人口老化之顧客群改變,全球對環保議題的重視及環境永續,因數位化發展讓年輕人擅於使用平台,因行動裝置交易平台興起發展之整合購買管道,利用大量資料以估算購買機率與成功率,都市化讓2020年有1/4全球財富集中於60個大都會及區塊極化使主打高價位區塊設計業興起等七大趨勢下,企業必須正視並能導入新生產力再造觀念與行動,應用智慧智造相關技術與資源,提升企業競爭力。

  • 中小企業推動AI的可能形式
    2019/08/07 瀏覽數:839

    最近SAS與天下雜誌合作,對一千多家企業進行AI應用調查,並舉辦了一場研討會來發表成果…想當然耳,有導入的都說不錯,但有趣的地方在於其提到了所觀察到的問題:「技術不是問題,組織分工成關鍵」,現在業界的資料分析師工作項目大多是一條龍模式,沒有細項分工,資料搜集、篩選資料品質、資料運算分析等都是同一個人的工作。對於這個觀點,如果從中小企業的角度來說,在組織中可能連資料分析師這個職位都沒有,更別說要什麼分工,而這又是AI推動很關鍵的一點。

  • 「新加坡工業智慧指數(SIRI)」與「CPC生產力4.0評量」比較分析與綜合應用

    近日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發表「新加坡工業智慧指數(Singapore Smart Industry Readiness Index, SIRI)」,作為其推動智慧生產之工具,CPC亦有生產力4.0之推動模式,本文將比較兩者特性,並試圖整合,讓生產力4.0之推動模式更為完整。本文建議有生產力4.0相關推動經驗之顧問或企業負責智慧生產之人員閱讀。

  • 工業4.0正確的導入觀念
    2019/05/24 瀏覽數:3365

    隨著工業4.0概念的出現,許多企業己將其納入未來再進化的思考重點,不惜投入許多資源來進行設置,但卻無法收到預期中的成效,其中的問題多在於發展過程中忽略了重新檢視公司發展的目的與目標所致,缺少了應有的整體規劃,僅一味的追求先進自動化與IOT技術導入,最終導致系統與實際管理需求無法搭配的狀態,反而浪費了這些資源的投入,產生更大的損失。

  • 以TPIM建構工業4.0基石
    2019/05/09 瀏覽數:2242

    導入智慧製造或工業4.0目的,在於持續創造企業附加價值與競爭力,首先要能即時掌握企業績效關鍵項目,運用TPIM全面績效整合管理,可以有效的建立企業附加價值關鍵指標KPI,其中直接材料成本率與直接人工成本率最為重要;運用物聯網(IOT)讓生產現場原料及人工使用狀況即時傳回立即進行分析,可以讓生產現場實際原料、人工及設備效能立即呈現,讓發生差異與發掘問題時間縮短,有利於差異要因追查與改善,也可以透過TPIM分析後能客觀判斷,導入自動化設備或機器人經濟效益,全面積效整合管理導入,將成為工業4.0或智慧化導入必備機制。

  • 傳統產業轉型智慧製造案例
    2019/03/08 瀏覽數:6617

    傳統產業能夠存在必有其獨特處,以往依賴技術持續精進,未來勢必面臨新的考驗,運用智慧製造科技協助,除能更增進技術層次,更可以加速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本身競爭力與價值。

  • 智慧製造道場引領企業邁向卓越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PC)秉持經營思維與經營模式拓荒者之使命,同時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持續扮演產業價值鏈轉型推手,提供企業智慧製造正確發展方向與策略規劃之參考。

  • 掌握德國工業4.0關鍵   重塑台灣企業優勢

    德國推動工業4.0之關鍵在於企業利用既有技術與管理優勢持續向上提升,而政府則在機械化與物聯網時代走到交集時,快速籌建平台主導產業發展。

  • 善用知識管理及精實生產邁向智慧製造之探討

    『精實生產』為企業生產建立最佳價值溪流的過程,其也是知識管理之運用的體現,也就是將最佳化生產模式加以建立模組化並且運用ERP、APS等系統來協助,讓交期能夠即時,讓產能發揮出來。在推動智慧製造之過程,沒有『精實生產』為基礎,則恐難有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