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智慧農業提升生產力與國際接軌

智慧農業提升生產力與國際接軌

2022/01/13 瀏覽數:507

台灣農業面臨全球氣候變遷與全球化的農產品競爭下,農業所面臨生產力提升與國際接軌的課題已刻不容緩,未來的農業生產已經無法孤軍奮戰,農業國際化所引領的應該是產業的價值鏈,透過生態圈或產業鏈的加值,方有機會擴大國際戰線。台灣農業透過設備自動化、產銷效率化與資訊即時化,提升農業生產效能與效率,期待透過價值鏈的升級轉型,帶動台灣農業產業的國際化與世界市場接軌。

探究國內汽車產業在台佈局策略與發展瓶頸

探究國內汽車產業在台佈局策略與發展瓶頸

2021/12/30 瀏覽數:1864

回顧台灣汽車產業的歷史,曾發展出特有的「少量混線生產」技術,被當時的汽車業界視為「台灣奇蹟」。但汽車產業具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產業特性,使國內汽車產業無法取得長期優勢,也進而出現產業發展瓶頸。從生產端來看,國內整車廠有機會成為技術母廠重要的生產基地,擴大亞太地區生產體系的影響力與關鍵優勢;以市場端來看,可窺國際車廠對於台灣市場的發展策略,另外在市場銷售板塊,更可觀察到市場發展與國際潮流對國內車市的衝擊與影響。

打造國產羊特色,逐步實踐地方創生之路

打造國產羊特色,逐步實踐地方創生之路

2021/12/29 瀏覽數:703

飼養端透過中華民國養羊協會成立FGM、GGM標章制度協助提升國產羊飼養品質,在政策上,則鼓勵生產端建立自有品牌走向通路,以政府資源讓國產羊品牌擴散於各大通路上,逐步擴大消費者的能見度跟累積品牌價值,生產端方能有信心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羊肉的單價。為找回國產山羊的產業生機,讓青壯人口回流羊產業,嘗試積極打造國產羊特色,逐步實踐地方創生之路,開啟地方創生的復興計畫。

當經營模式遇上農業-以某茭白筍農場為例

當經營模式遇上農業-以某茭白筍農場為例

2021/12/16 瀏覽數:608

現代農業經營已由一級產業轉型到六級產業,農業從業人員也從只懂種植技術的純農民跨到必需了解經營管理的農企業,為了創造農產品的附加價值,除了種出令人驚豔的產品外,通路多樣化,顧客關係管理、電子商務運用,數據管理等開始影響到農民獲利及維繫顧客的能力。去產業價值鏈、去中間化增加附加價價值的活動或是跨界整合的經營模式已經蓬勃發展,此概念在農民必須結合成產銷班、農企業或企業化經營才能迎合新世代的挑戰。因此農業經營創新模式(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的學習成為農業組織必須學習及掌握的重要工具。

預防農損就靠科技小幫手-農作物災害預警平台

預防農損就靠科技小幫手-農作物災害預警平台

2021/11/23 瀏覽數:643

農業試驗所和中央氣象局、國家防救災科技中心及農委會各區改良場共同開發了「農作物災害預警平台」,並結合手機APP功能,可即時預警災害訊息並通知農民,同時將農業氣象站即時觀測資料、專區氣象預報、二十四節氣、作物生長特性及災害防制方法整合在平台中,讓農民在災前、災中、災後都能隨時掌握資訊,即時採取災害應變措施。

疫情下的餐飲轉生術

疫情下的餐飲轉生術

2021/11/12 瀏覽數:756

在疫情時期,改變了消費大眾的行為與偏好,「安心、便利、優惠」成為疫情上門消費關鍵字,為了找回消費者只能主動出擊,餐飲業者紛紛透過與可快速、立即、便利的數位工具與數位支付串聯,推出外帶自取、宅配、外送及得來速等無接觸式防疫消費方式。宅經濟或手指經濟的線上觸及消費者方式,已成為左右餐廳營收變化的關鍵,更加速餐飲數位轉型及商模創新,催化出餐飲新形態、新通路、新市場及新產品服務。

與0和1共舞的服務評鑑

與0和1共舞的服務評鑑

2021/08/31 瀏覽數:35

若將透過評鑑來提升整體服務業視為一種方法,則將評鑑數位化是一種手段。2016年的世界經濟論壇用「運用數位科技改變整個企業,乃至於整個產業的運作」概括了整個議題,前一句點出了數位科技的重要性,後一句說明了數位科技造成了整個產業的典範轉移,服務業自然也在其中,不只受影響深遠,更點出了評鑑也需要進行數位化的趨勢。

【CPC遠距視訊輔導服務】~帶給企業有如實體臨場輔導般溫度

【CPC遠距視訊輔導服務】~帶給企業有如實體臨場輔導般溫度

CPC將遠端視訊輔導情境歸納為「現場視訊指導」、「視訊輔導會議」及「多人視訊研討」三種型態,在輔導工作過程中達到更即時化掌握企業輔導進度,並可以無時差提供即時線上交流與互動,更為重要的是仍可保持顧問與企業間之對話溫度,提供企業隨時找到顧問獲得解決方案,讓輔導推動可不受影響順利進行。

民間單位推動食農教育轉型與創新的建議方向

民間單位推動食農教育轉型與創新的建議方向

2021/08/11 瀏覽數:733

針對民間單位推動食農教育與創新的建議方向分為規劃完整性、執行內容、建立在地網絡、推廣效益四大方向。規劃完整性以在地作物及農委會食農教育概念架構規劃內涵;執行內容以高中職以下學校、大專校院、農會、社區及農企業為對象分別闡述;建立在地網絡則分為在地資源及專業資源的單位合作;推廣效益則為推廣策略、宣傳管道、教材教具等內容進行建議。

零售業堅持變化是最大的不變

零售業堅持變化是最大的不變

2021/08/04 瀏覽數:323

顧客對於實體店的需求早已超越簡單的購物方式,消費者對於店鋪服務品質越來越挑剔,或者說,越來越不容忍。自從有了網路購買之後,對店鋪服務容忍度就開始下降,加上2020年以來的疫情刺激因素,對於店鋪服務的容忍度更低。零售業的經營汰換,淘汰的不一定是競爭對手,可能是其它業態,如何瞭解在競爭激烈的狀況下,改變零售業經營模式才是致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