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災難與再生-COVID-19加速臺灣農業智慧發展

災難與再生-COVID-19加速臺灣農業智慧發展

2021/07/07 瀏覽數:519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所導致的全球性疫情成為社會動盪的主因,然而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的「新常態(The New Normal)」型態,此項改變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習慣,也間接地促進農業數據化,讓農民願意導入智慧化、自動化、省工省力的技術與機械,讓科技與農業不再矛盾,進而提高我們能預防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災難能力,間接加速了農業智慧轉型的腳步,成為農業進步的推手。

我國農業綠電發展現況與問題分析

我國農業綠電發展現況與問題分析

2021/07/01 瀏覽數:501

所謂「綠電」指的是生產電力過程,CO2排放量極低或趨近零,對於環境衝擊影響也較低,除此之外,主要原因在於世界級科技大廠均為國際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成員,目前規定2030年達到60% 再生能源,2050年則須達到100% 再生能源使用。我國近年來致力推動能源轉型政策,推動情況以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的成長幅度較高,但受限於台灣地狹人稠,因此現行目標與執行管考進度均以太陽光電為主。

因應環境浪潮下的國產羊業者的轉變

因應環境浪潮下的國產羊業者的轉變

2021/06/30 瀏覽數:399

美豬議題延燒導致國產及食安討論度提升,消費者對於食品來源的重視度亦增高,許多國產羊業者因應時局推出自有品牌打開商機,但光建立品牌是不夠的,如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與通路創新以為因應,並順勢新媒體的浪潮建構各管道產品體驗,強化品牌基礎以發展轉型變革是各業者需面臨的課題,借鏡各國產羊業者如何因應環境積極開拓布局新市場,透過轉變得以支持產業未來發展。

農業體驗V.S.伴手特色商品開發

農業體驗V.S.伴手特色商品開發

2021/06/22 瀏覽數:524

農委會為促進農產品升級與延伸價值鏈,鼓勵運用當地特色及特產結合區域農遊意象,開發成為優質的農遊元素商品,以提升農村附加價值及商機。希望透過輔導機制、課程或產業交流,協助有意願開發之農業相關單位具基本開發商品相關知識及輔導資源等相關案例分享。

青農『育健幸福農場』商標與包裝視覺重塑

青農『育健幸福農場』商標與包裝視覺重塑

2021/06/17 瀏覽數:543

近年來臺灣農產銷售因國內網路與訊息傳遞更加快速與便捷~加之物聯合作更契合消費者需求、致使如今販售農產品不再侷限于時間與空間。也因政府大力倡導農產品包裝力提升,使得國內農產品之包裝、伴手禮等設計展現更趨近消費者送禮愛好,形塑新送禮文化,包裝迅速成為農產品必備的銷售外衣與品牌行銷傳輸。
本文將以「育健幸福農場」商標重塑與包裝設計為例,從青農的經營理念、品牌與產品定位等面向,重新建立農產品品牌意象。

善用政府資源,化疫情為轉機,休閒農業成國旅新選擇

善用政府資源,化疫情為轉機,休閒農業成國旅新選擇

2021/06/16 瀏覽數:702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旅遊熱潮大增,農委會挹注政府資源,透過工作坊與陪伴輔導來協助休閒農業經營者轉型升級,強化經營與創新發想能量,帶動業者結合在地特色、農村文化、自然生態等資源,改善經營場域與發展創新「農業體驗」與「農遊伴手禮」,幫助休閒農業旅遊在後疫情時代,成為國人戶外休閒與旅遊的新選擇。

淺談智慧農業未來趨勢

淺談智慧農業未來趨勢

2021/06/15 瀏覽數:1408

在全球農業存在普遍缺工、高齡化的情形下,追求科技自動化的智慧農業在成長中,目前台灣的智慧農業正準備從物聯網(IoT)進入到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由溫室導入感測元件收集各項數據開始,未來結合專家經驗並導入電腦演算,將能讓農業更自動化,讓農民無須凡事親力親為。

後疫情時代的紡織成衣業概況

後疫情時代的紡織成衣業概況

2021/06/08 瀏覽數:3366

紡織成衣產業受疫情打擊,產能訂單大量下滑,2021年的後疫情時代,業者應重新調整產線並進行成本管控,結合產業上、中、下游進行策略聯盟發揮最大效能,對因應疫情而產生的新商機做出迅速反應。

2020後的農業數位轉型

2020後的農業數位轉型

2021/05/05 瀏覽數:985

2020年對全球農業來說,不只導致糧食安全發生問題,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Covid-19至今的威脅,導致農業從生產到加工、物流與通路的產銷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農食價值鏈遭受到劇烈衝擊。台灣以小農為基礎的生產型態,如何運用台灣過去累積的農業知識,再加上IoT、ICT與人工智慧的優勢,結合水平和垂直的產業鏈來打組織戰,透過智農聯盟以生態系的方式,育成農事服務業加速產業數位升級轉型。

從米其林精神來談臺灣精緻餐飲的發展

從米其林精神來談臺灣精緻餐飲的發展

2021/04/23 瀏覽數:1167

臺灣餐飲業在近15年來,年產值一直都保持著持續正成長,它一直容納著許多人的年輕歲月的夢想及努力,不論是創業、工作、生活,對於服務業而言,它也一直是重要的產業項目之一,在美麗寶島一直不缺各種的美食,只是,米其林未來臺灣之前,我們的臺灣美食一直都被外界認為是小吃及夜市,難得有幾家餐廳進入亞洲50強,但是,米其林的到來,正好帶我們好好的去認識臺灣的Fine D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