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小商標立大功-青農育成『果粒葡』商標重整

小商標立大功-青農育成『果粒葡』商標重整

2017/11/21 瀏覽數:4331

農業常被視為靠天吃飯的行業,早在數年前就有農業人口老化、缺工等問題,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青年返鄉從農,為台灣農業挹注一股新的氣象。有別於傳統農業,新一代的青年農民除了需熟習農業生產的技術外,更需定位為農業事業體(BU,Business unit),跨足經營、行銷等領域,本文將以「果粒葡」商標重塑為例,從青農的經營理念、產品定位等面向,重新建立農產品品牌意象。

看大數據如何翻轉「全球農業」

看大數據如何翻轉「全球農業」

2017/08/04 瀏覽數:3841

Big Data、大數據亦或是巨量資料,儼然成為過去幾年來業界火紅的討論話題,相關的應用,像是顧客決策旅程規劃、多渠道行銷、智慧行動網路等等,對於「終端顧客」的衝擊都浮上檯面。但實際上仍有些漏網之魚,尤其是針對「農產品產業」,本文將以三個主軸:數據對農業未開發的潛力、大數據對於新興經濟中的農業衝擊以及對成熟經濟體的影響,來娓娓道出農業身為食物產業鏈的核心,如何使用大數據來重新翻轉。

國際漁業管理趨勢

國際漁業管理趨勢

2017/06/08 瀏覽數:4651

藍色增長倡議更加強調漁業和水產養殖與水生生態系統其他使用者和服務的統籌兼顧,以彰顯漁業和水產養殖對這些用戶的價值。消除有害捕撈作業和過度捕撈行為,鼓勵採取能促進增長、加強保護和打造可持續漁業,以及消除非法、不報告、未受規範漁業(IUU)。從以上整理的資料可見藍色增長倡議,現階段工作目標著重於漁業管理的IUU議題。港口國措施協定(PSMA)管理措施主要為入港和港口使用管理、檢驗、船旗國配合等。歐盟、美國和印尼預防、制止和消除IUU的管理措施。

花田喜彘》首創契作養豬 從豬舍到餐桌

花田喜彘》首創契作養豬 從豬舍到餐桌

2016/12/13 瀏覽數:6103

張勝哲頂著雙碩士頭銜繼承養豬家業,踏上融合傳統與科技管理之路,把傳統思維歸零再出發,打破產業不環保迷思,培育出無毒胡蘿蔔豬,與在地好農產品合作,創造共好局面,更首創契作模式,讓都會人也能開心擁有「夢幻豬」。

臺北市社群有機食農教育推廣策略

臺北市社群有機食農教育推廣策略

2016/03/17 瀏覽數:6193

近年來以提升民眾關於飲食與環境認識為目標的食農教育在臺灣發展蓬勃。擁有豐富多樣生態資源的臺北市以結合在地有機農業以及串連在地耕耘多年的社群組織作為合作推廣策略,發展具有臺北特色的食農教育推廣模式。

從農業價值鏈附加價值共識建構契作供貨模式

從農業價值鏈附加價值共識建構契作供貨模式

2016/03/10 瀏覽數:5759

市場消費多元化已成趨勢,迫使農業產銷除擁有生產技術外,更要重視價值鏈整合,才能創造農民、消費者及行銷相關業者三贏,筆者透過各階段附加價值評估建立共識,讓參與服務者各有其核心價值,逐步建立農產品契作供貨基礎,並透過客觀價格衡量公式,建立農民、產地整合及通路商間價格計算方式,讓參與契作成員各盡其職各展所長,獲得應有的附加價值,讓大家不把精神耗費在難以控制的價格衝突,進而逐步建立成敗關聯存亡相依情感,共創農產價值共享努力成果。

輔導顧問扮演角色探討-以青年農民專案輔導為例

輔導顧問扮演角色探討-以青年農民專案輔導為例

2016/01/08 瀏覽數:5112

本文透過輔導個案了解顧問角色:一、即時諮詢與問題反映型;二、示範操作型;三、實地教學型;四、參訪與交流跨域合作發展型;五、通路拓建型;六、世代衝突型,透過輔導顧問扮演角色提供經營建議與使資訊透明化,帶領青年農民走向持續經營之路。

農業4.0國際趨勢案例

農業4.0國際趨勢案例

2016/01/07 瀏覽數:7672

農業4.0的核心就是「資訊化」的運用。從數據取得開始,包括天氣/土壤/害蟲/疾病/種子等資訊,取得後形成所謂的資訊流,透過應用軟體進行數據解碼,將有效資訊回饋到物質流,也就是對實際農耕活動產生影響,達到精密撥種、精密灌溉、精密噴灑,目標精準到每一株植物,需要喝多少水、需要吃多少肥料都一清二楚,不僅能夠節約成本,還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農會經營升級轉型

農會經營升級轉型

2016/01/05 瀏覽數:8850

百年老店的農會,近年來面臨農村凋零與TPP的國際市場壓力下,如何在現有的資源與人力上升級轉型,日本與台灣的農會都面臨一樣的壓力,期待利用組織願景的重定位與新事業開發,鏈結在地產業價值鏈。

邁向生態永續農業-台灣前進有機3.0之契機

邁向生態永續農業-台灣前進有機3.0之契機

2015/09/10 瀏覽數:5936

有機農業是全球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在台灣,民國96年正式立法,規範國內有機農產品需經此法認證之機構驗證後,方能以「有機」的名義進行販售,以保障生產者與消費者雙方的權益。從立法開始實行規範至今的推廣階段,稱之為「有機2.0』。為使有機農業發展更為普及,同時兼顧健康、生態、公平的永續農業生產,即「有機3.0』階段,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1.青年農民推動方案與2.大數據管理。青年農民推動方案為解決農業從業人口銳減與老化問題,從政策、金融與培育三大方向著手,鼓勵青年從農。大數據管理分析在農業應用為全球趨勢,可有效降低農業生產不確定因素,形成一系列的生產規劃,預防產銷失衡、價格崩盤等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