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商跨足農業新趨勢:便利商店的新農業運動
不論在日本或台灣,農業在企業的助力下,悄悄地在轉型。本文從日本零售業跨足農業投資獲利之成功案例,看台灣農業如何與便利商店龍頭—7-ELEVEN結合,透過破萬的便利商店營運據點,轉變民眾的消費習性,進行農業推廣。

青年返鄉計畫:農產品品牌建立
農民品牌建立,與消費者建立無推銷員的溝通橋樑。運用文字與農產品圖像設計建立視覺聯結,進而產生注目與認知並到信任從而購買。為舊有客戶的回購率奠定基石、並以增加未來客戶為準則。

當前「植物工廠」經營現況─以日本與台灣為例
儘管日本植物工廠的發展較早,但從2011年311大地震之後,植物工廠逐漸受到日本民眾的重視,營運逐漸達到商業化生產水準,且逐年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在植物工廠的發展,日本植物工廠整體發展已具備國際水準。因此本文將檢視日本植物工廠當前企業的發展,提供欲投入植物工廠台灣業者作為參考。

厚生市集-以社會企業自期,為台灣小農革命
壹菜園股份有限公司,一個微型的新創團隊,以社會企業作為自身責任,透過創新商業模式,建立短而透明的生鮮食品供應方式,以支持理想中「地產地銷」的小農經濟。

為消費者食材安全把關 由源頭契作生產
契作是一種由食材源頭開始為安全把關的方式,結合嚴謹的生產管理規範與農藥殘留檢驗才能有效穩定食材品質與安全。對於組織而言,沒有最好的契作模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透過公開的契作方式,讓農民獲得足夠的收益,多關心、多協助農民並掌握其他核心關鍵(種苗、銷售通路等),才是與農民維持穩定合作之道。


農業維新-品牌行銷step by step
過去與現代行銷模式的不同,在於過去著重大量生產與銷售,而現代則需用心瞭解產品定位、消費者需求並著手進行行銷規劃、建立品牌。現代農業行銷亦然,農夫不僅只在田裡從事生產,而需去建立自己的品牌、打造良好的口碑、為品牌打開知名度,藉以提高顧客的購買與回購率。

農產品電子商務行銷:台灣前進大陸市場的機會與挑戰
全球貿易自由化趨勢下,面對中國大陸龐大的食品消費需求,台灣業者紛紛積極爭取農產品外銷市場商機,由於對當地市場、交易方式及風俗民情的不熟悉,使業者西進大陸之路遭遇重重困難。本文以電子商務崛起與資訊主導的經營方式兩方面,剖析農業前進大陸的重點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