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 花漾革命:文心蘭切花包裝場翻轉未來之旅!

    台灣文心蘭為外銷切花主力之一,如何使其保有穩定優良的供貨品質,為整體產業鏈共同努力的目標。透過包裝場的改進,強調標準化作業、監測設備應用;並提出流程優化、人才培訓、數據分析等策略,力求使包裝場達到更高的效率和品質水平,迎接永續發展挑戰。

  • 調查工具多元整合讓農情調查更完整

    隨著科技發展,現今農情調查方式及工具多元,各種調查方式均有其優點及限制方式,無論採用哪種調查方式,均需針對調查所蒐集之照片進行作物辨識,因此調查照片之解析度、拍攝角度、距離皆會影響調查準確度,建議針對調查目標擇定適合之調查方式,或採用複合式之調查方式,建立偕同機制,以提升整體調查準確度。

  • 探討屋頂型太陽光電與溫室結合後的發展

    全球氣候變遷,國際間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作為共同努力的方向。而臺灣自完整規劃再生能源發展方向後,針對太陽光電的議題不斷,農業為其中討論重點之一。經歷多次相關修法,屋頂型太陽光電成為農業綠能推廣主力,而溫室為可與屋頂型太陽光電相互結合的農糧熱門設施之一。

  • 淺談臺灣鳳梨外銷現況
    2024/08/30 瀏覽數:488

    臺灣鳳梨為臺灣重要外銷水果,自中國禁運以來,外銷出口主要市場轉向日本,但外銷至日本卻屢屢傳出臺灣鳳梨品質上的問題,接獲許多果實褐化、抵達出口國後驗出蛾類、介殼蟲而遭到燻蒸的消毒作業,以致影響臺灣鳳梨在日販售價格及銷售狀況,因此要如何穩定果品品質是目前亟需解決之重要議題。

  • 日本與台灣之農夫市集觀察
    2024/08/09 瀏覽數:170

    民以食為天,正如同英文俗諺" You are what you eat. " 如何有意識地了解吃進身體的食物,並且選擇對身體與環境都健康的農產品,將會是全球化與工業化興起後,消費者所需重視的課題。

  • 引領台灣永續食魚文化(產業),淺談興達港產業聚落

    翻轉歷史悠久的漁村成為多功能觀光勝地,使水產業成為該市經濟的重要一級產業,高雄興達港是轉型發展成功案例之一,結合在地特色觀光休閒文化,融入生態、產業、科技、休閒及文化等元素,轉化成新興的現代漁港,周遭形塑成「台灣海洋產業聚落園區」,創造出一套屬於興達港的魚文化。

  • 走訪日本宮城,由地方創生探索永續漁業魅力

    宮城縣為日本水產重鎮,311震災後致力於水產業振興,結合地方政府、企業、民間團體、漁民等各界力量,推動食魚文化及產業永續發展。

  • 農情調查與在地連結之重要性-以臺中市和平區農情調查為例

    現今的農情調查,在遙測技術的進步與行動裝置應用下,調查工作的便利性與精確程度已較過去提升許多,但部分山區調查仍遭遇許多困難,本文將以筆者在臺中市和平區佳陽、梨山、松茂、環山地區,進行農情調查的經驗與觀察,說明農情調查與在地經驗結合之重要性。

  • 氣候變遷下的智慧農業趨勢與前景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農業面臨了空前的挑戰。同時,智慧農業的概念也迅速崛起,成為應對這些挑戰的一個可能解決方案。本文將探討氣候變遷對智慧農業推動的潛在商機與挑戰,以及這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 高光譜成像於農業之應用-精準農業與果實選別

    高光譜成像可逐點分析光線透過散射後的光譜,顯示無法透過肉眼察覺的差異,讓照片可得出更多維度的資訊,此篇將討論高光譜成像於精準農業與果實選別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