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 從消費者的多樣變化看市場供應方式改變-以農業為例

    農產銷售方式與農業商品從不分好壞,只在於是否能切中消費者的心,消費者如果只在意便宜價錢,那價格較高但品質更好的商品就不會出現在他/她的選擇,消費者如果只在意是不是方便取得,那無法隨手(隨處)買的到的商品就不會出現在他/她的選擇。

  • 在農民直銷站消費的好處
    2022/09/02 瀏覽數:452

    農民直銷站成立的目的在於落實地產地消精神,減少流通成本,縮短食物里程,提供在地小農進駐銷售自產農產品管道;與其他通路的不同在於產品、市場(顧客)、服務(流程)的差異化,並能呼應SDGs及淨零排放目標。

  • 從農業中淺談淨零排放
    2022/07/22 瀏覽數:696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尤以近年顯見的天災頻繁發生,相關減碳議題再度被人們重視,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8月10日發表2021年科學報告指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水災、火災等正在持續影響環境。

  • 台灣農業設施發展太陽光電的限制與挑戰

    因應政府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農糧署自109年至今盤點農業設施架設屋頂型光電板情況,期能掌握並加速農業綠能發展。本文歸納案場回饋,從農業設施本身特性、各利害關係人立場、申設流程與所需資源等面向,初步討論農電共生的發展限制與挑戰。

  • 再創地方創生風華-疫後文心蘭產業策略聯盟

    台灣文心蘭外銷切花 2,400 萬支,佔日本進口市場的9成以上,但面臨東南亞農民的競爭,如何串聯國內文心蘭業者,組成外銷策略聯盟為國際化超前佈署,逐年開發穩定的海外第二市場,是目前文心蘭產業亟待突破的困境;建議透過推動文心蘭產業策略聯盟,組織強而有力的外銷國家隊,導入產官學研的智能化研發成果,為產業提升價值並降低產銷成本,為台灣文心蘭產業打出下一個全壘打。

  • 農產廢品升級再造
    2022/05/20 瀏覽數:641

    農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出多種廢棄物,在農業循環經濟裡面,將「廢棄物」視為「資源」,並設法達到零廢棄,將循環觀念落實到生產模式中,將廢棄物變成有用的資材更是全球努力的大方向。

  • 農產品初級加工場行銷輔導實務

    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發佈以來,陸續已有業者通過地方縣市政府審查取得登記證,惟如何協助初級加工業者在競爭市場上得以找到方式穩定行銷,方需輔導資源投入協助轉型。

  • 當經營模式遇上農業-以某茭白筍農場為例

    現代農業經營已由一級產業轉型到六級產業,農業從業人員也從只懂種植技術的純農民跨到必需了解經營管理的農企業,為了創造農產品的附加價值,除了種出令人驚豔的產品外,通路多樣化,顧客關係管理、電子商務運用,數據管理等開始影響到農民獲利及維繫顧客的能力。去產業價值鏈、去中間化增加附加價價值的活動或是跨界整合的經營模式已經蓬勃發展,此概念在農民必須結合成產銷班、農企業或企業化經營才能迎合新世代的挑戰。因此農業經營創新模式(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的學習成為農業組織必須學習及掌握的重要工具。

  • 預防農損就靠科技小幫手-農作物災害預警平台

    農業試驗所和中央氣象局、國家防救災科技中心及農委會各區改良場共同開發了「農作物災害預警平台」,並結合手機APP功能,可即時預警災害訊息並通知農民,同時將農業氣象站即時觀測資料、專區氣象預報、二十四節氣、作物生長特性及災害防制方法整合在平台中,讓農民在災前、災中、災後都能隨時掌握資訊,即時採取災害應變措施。

  • 民間單位推動食農教育轉型與創新的建議方向

    針對民間單位推動食農教育與創新的建議方向分為規劃完整性、執行內容、建立在地網絡、推廣效益四大方向。規劃完整性以在地作物及農委會食農教育概念架構規劃內涵;執行內容以高中職以下學校、大專校院、農會、社區及農企業為對象分別闡述;建立在地網絡則分為在地資源及專業資源的單位合作;推廣效益則為推廣策略、宣傳管道、教材教具等內容進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