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生技產業現況及淺談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我國生技產業之發展趨勢為:藥品方面,利用掌握東方人特性之優勢,先立足台灣,再拓展海外市場;利用我國於ICT產業之優勢,運用於長照產業之發展;全面落實PIC/S GMP國際標準有利我國生技醫藥之國際化;我國農業技術結合「生產力4.0」,可望增加應用生技產業之附加價值。

暖化與溫室效應下如何愛地球
「不願面對的真相」一片,大膽戳破關於全球暖化的迷思和誤解。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也提高分貝,嚴肅地提醒在地球上生活的人類:我們當前猶如坐在一枚定時炸彈上面,人類只有十年的時間可以拆除這顆威力強大的炸彈,如果人類不立即採取防阻惡化環境的作為,將無可避免一場地球大災難!本文引用科學家及政府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探討全球暖化之成因以及台灣企業與個人能為地球善盡的責任,以有效落實「節能、減碳、愛地球」之行動方案。

中小型製造業面對製造業生產力4.0因應之道
面臨全球競逐智慧科技發展趨勢的拉力、台灣就業人口遞減現實的推力,提高生產力、人均產值、增加企業獲利,讓企業持續發展,是企業主與所有員工不得不要面對的問題;然而中小型製造業資源、經費、人才都不足的情況下,也應該從人才育成面、製造流程面、管理系統面從基礎的精實生產進行持續性的改善,逐步向生產力4.0之各面向(智慧機器/機器人(IM/IR)、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網宇實體(CPS)整合)邁進。

食品加工中央工廠 打造烘焙幸福產業
強化總部營運管理機制及中央工廠營運系統管理重新規劃,業者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與產銷協調,讓中央工廠運作制度及相關作業標準化,使門市與工廠內部流程更加順暢、生產效率更佳化及各項作業合理化運作。

後COP21的產業綠色轉型
COP21於2015年12月12日落幕,預期「巴黎協定」讓全球朝向低碳、永續的趨勢發展,因應全球經貿趨勢,臺灣勢必要加速「綠色轉型」,除了先進技術的運用,基礎的管理制度建立更有助於企業結構的優化,特別是由「精實生產」帶來的節能、減廢,降低成本等效果。

製造業生產力4.0計畫推動作法之我見
本文從工業局在生產力4.0推動之七大產業範疇開始,針對不同產業之製程布置類型,說明彈性製造對多種少量與批次生產之重要性,並引述Pao-Cheng Chang and Hsi-Chin Lin(2015)關於生產力績效與精實生產之論述,分成願景策略與績效、理念思維、產業輔導、投資評估及組織發展等五大構面,提出筆者對生產力4.0計畫推動方式之淺見,期能拋磚引玉,有助於確保此一攸關台灣製造業再次升級轉型計畫之成效。

綠色環保家具產業-讓Made in Taiwan的家具在國際舞台上更亮眼
綠色環保家具群聚業者,為因應綠色環保的國際趨勢,從材料、製程到產品符合綠色環保之各項要求,在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的同時,生產出高品質的綠色環保家具。綠色環保家具群聚著眼不只是國內之市場,同時期望能透過群聚整合厚植開拓國際市場之能量。不斷開發新的技術、新產品及各樣新設計的開發,致力於提升產品之附加價值,增加產品之競爭力。經由實力之厚植,上、中、下游間建立緊密的互動關係,進而國內、外行銷通路的拓展,讓高品質台灣製造的綠色環保家具行銷國內、外,最終期望能增加業績之提升,讓Made in Taiwan的家具在國際舞台上更亮眼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