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


從亞太國際食品展看台灣食品之商機

從亞太國際食品展看台灣食品之商機

2016/01/05 瀏覽數:3475

亞洲地區對於台灣的食品及農產品一直有著很好的口碑,但在國內爆發食安風暴以來,不僅各國對於台灣商品敬謝不敏,透過加強檢疫及無預警退貨,造成台灣食品外銷市場上最大之危機,如何將危機變為轉機,讓國際市場重新對台灣食品恢復信心是當前重要之課題。

ERP導入專案失敗原因之探討-以傳統紡織產業A公司為例

ERP導入專案失敗原因之探討-以傳統紡織產業A公司為例

2015/10/05 瀏覽數:17622

A公司為一家傳統針織生產公司,因ERP系統逐漸不符現況使用,尋求新的ERP系統;B公司以自有ERP系統之優點獲得A公司採用,雙方成立專案小組執行ERP建置,雙方在執行過程中觀念差異越來越大,終而宣告專案終止。本篇就以專案執行過程中的問題來探討系統導入失敗的原因。

從傳統紡織代工走向綠色創新品牌經營 -以興采實業S.café環保科技咖啡紗為例

從傳統紡織代工走向綠色創新品牌經營 -以興采實業S.café環保科技咖啡紗為例

2015/10/05 瀏覽數:8312

紡織產業一度被喻為夕陽產業,是不是夕陽產業,要看企業如何看待,企業自身是否有強烈的信念支持著自己的產業,以興采實業為例,靠著經營者的堅持,持續注入研發&創新的思維及作法,帶領興采實業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從傳統代工轉型為擁有自有品牌的紡織產業,更充分運用政府資源,幫助自己與國際接軌,提升競爭力,增加國際場合的曝光率,漸漸地在國際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製造業的創新服務-發掘服務創新的機會

製造業的創新服務-發掘服務創新的機會

2015/10/02 瀏覽數:6380

服務創新是提供超越客戶期望的突破性服務,從服務客戶的流程步驟找出為增加服務的機會,緊抓客戶,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製造業的創新服務,終究以顧客觀點,進行整合性服務(包含製造、客戶與服務)、強化與客戶互動取得客戶或終端消費者使用資訊,利用透過資通訊的技術或巨量資料處理,找出客戶需求,設計或開創另一服務場域,不但替自己創造新的服務機會,也替客戶創造價值。

推動節能減碳綠建築,取得綠建築標章

推動節能減碳綠建築,取得綠建築標章

2015/07/17 瀏覽數:8245

綠建築是以環境永續發展為核心,並在建築生命週期中(從建材生產到建築的規劃、設計、施工、營運、維護乃至於到拆除),力求做到耗費最少資源、使用最少能源、產生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從現代人的生態來看,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有80~90%的時間是在室內空間(辦公室、學校、居家等等)進行各式活動,因此若能透過個別建築物設計的改善,便能收到積少成多的效益。

推動營建工程綠概念 建立永續綠色家園

推動營建工程綠概念 建立永續綠色家園

2015/07/15 瀏覽數:5244

自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的生態環境及氣候,皆因溫室氣體排放量逐年攀升而導致溫室效應之影響而產生劇變,而營建產業亦是大量溫室氣體之排放來源之一,若能於營建產業中導入綠色概念,以工程全生命週期深入探討因應對策及具體作為,則除了能有效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外,更是全球環境及生態,甚至人文資產得以永續之關鍵。

從即時回饋看7-ELEVEn服務

從即時回饋看7-ELEVEn服務

2015/07/15 瀏覽數:5647

7-ELEVEn『即時回饋服務』除有效改善店家問題,提高店員的良性競爭外,透過大數據(Big Data)的分析,還可發掘消費者潛在的需求與服務商機,實為顧客、店員及企業三贏的局面。

淺談我國生物技術產業

淺談我國生物技術產業

2015/06/18 瀏覽數:6225

生物技術相關應用範圍極為廣泛,產業化有關之產品涵蓋醫藥、食品、工業、環保、農業、能源….等眾多領域,生物技術運用顯而易見且日益普及,生物技術產業未來的發展將對於人類生命健康的維持、生活品質之提升、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扮演極為重要角色,近年世界各國無不積極推動生物技術產業。生物技術產業相較於其他產業,具有產品開發期間長、研發資金需求大、風險高、報酬高、法規管制嚴格、市場進入障礙高、無形資產價值高等特性。依我國所處環境與能量配合生物技術產業特性,綜合而言,我國生物技術廠商除了目標市場考量,強化專長項目並耐心持續投入新產品研發外,更可參考本文所提之異業經驗整合、研發聯盟與群聚、產學研合作、外界資源利用等發展方向,致力於生物技術產業進步與發展。

台灣馬達產業之聚落分析

台灣馬達產業之聚落分析

2015/06/10 瀏覽數:6520

  就台灣馬達產業而言,其產業發展特色包括技術發展歷史悠久、下游應用多元、中小企業從業者眾、中小企業多聚焦於工業用利基小訂單市場等;因此,目前馬達產業之結構較少由上游材料或技術進行驅動,而係自下游的工業用市場,形成需求驅動的不同產業鏈關係,不同的馬達中小企業,即便技術特性類似,但在產業鏈中之位置往往係隨其下游終端應用,而分別隸屬於不同產品系統的產業鏈,扮演關鍵或必要零組件之中游角色。

如何以生產力指標之衡量進行企業標竿診斷與輔導改善

如何以生產力指標之衡量進行企業標竿診斷與輔導改善

2015/06/05 瀏覽數:8638

組織績效管理學派有句至理名言「想要獲得何種績效;就得設定何種績效評估指標」。無獨有偶,日本中央工業協會知名顧問Masahisa Mizumoto在一個國際生產力論壇做結論時說:任何改善與變革均來自績效衡量,我們無法改善沒辦法衡量的事物。本文以企業生產力績效指標之衡量觀點,詳細描述企業生產力標竿診斷模式,為了能讓企業潛在之問題獲得有效改善,本文最後簡單介紹各種生產力、品質、績效等相關之輔導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