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精實生產到精實創新(下)
精實創新(Lean Innovation)強調客戶導向、快速迭代、最小可行產品(MVP)、團隊協作、減少浪費、持續學習,不斷優化其創新流程,提高產品上市的成功機會。此方法在新創領域經常被引用來開發新創商品。但是對於具規模的企業常規研發團隊,就缺乏一些更嚴謹的方法論支持。德國阿亨大學的工具機暨製造工程研究室(WZL)與德國企業成立複雜度管理學院(The Complexity Management Academy)提供多種訓練、輔導活動培養完整的專業知能,同時透過複雜度社群推廣精實創新的流程到各企業,以提升企業研發的能力。過程中以精實精神創造出具整合產品開發(IPD)的精實創新(Lean Innovation)流程。

企業永續的新挑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近年來,愈來愈多大型企業加入「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等國際倡議,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管理決策,因為生物多樣性喪失不僅會對企業供應鏈造成影響,甚至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這幾年國際間ESG趨勢也逐漸轉向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自然解方,意識到健全的生態系統對企業及地區永續的重要性。

訂餐模式新選擇「循環餐盒」 開會、辦活動也可以很環保! 多一個步驟 零垃圾
因應中央減塑政策,引導餐飲業者導入循環盒餐服務,減少垃圾。其中介紹國內提供循環餐具租借之服務廠商及循環服務模式。

商業模式解析-Foodpanda的危機解析與未來可能性探討
Foodpanda在長期耕耘台灣市場之後,坐穩了市場龍頭位置,整個台灣的競爭者也只剩下UBER,2022年更是號稱達到了損益兩平,在這看似利多的當下,母公司卻打算出售整個亞洲業務。這個第三方平台在營運上出了什麼問題?未來又將應該如何面對,本文透過商業模式九宮格之解析,試圖探討未來可能性,同時,也給新創事業在獲得成功後,要進入維持營運獲利階段的企業,作為反思之案例。

淺談以MOM推動製造價值鏈數位化管理-以機械加工產業為例
供應鏈生產進度一直是製造業熱門議題,透過美國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智慧製造生態系架構,我們可以很清楚將企業實體經營型態與智慧製造模型進行對應關聯,有系統層次的去理解如何建構達成智慧製造,另外,基於「ISA-95標準」的資訊串接建構MOM架構有助去除資訊系統整合間的歧義,確保不同設備與系統在智慧製造架構下均能自由地進行數據交換與利用,並可進一步透過數據分析和自動化技術,能夠幫助製造商提升營運效能,並應對各種挑戰,發揮管理價值,提升企業整體製造韌性。

淺談中小型製造業供應鏈導入AI應用-以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紡織業為例
依據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為提高中小型製造業者之數位化能力,並強化產業聚落上下游供應鏈跨廠之數位連結。導入AI應用其重點在於陪伴中小型製造業踏出智慧製造正確且穩健的第一步。為了落實產業智機化,除規劃4階陪跑機制,亦透過主題式研發計畫補助,針對產業聚落協助製造業鏈結SI數位能量,強化供應鏈協同快速反應市場導入AI應用發展智慧供應鏈模式。

Z世代觀察筆記:年輕人跟你想得更不一樣!
「Z世代」,俗稱「數位原生族群」世代。正如字面之意,他們是第一批出生即享有數位化社會的人群。換而言之,這群人自有記憶以來,便是生活在網路及電腦普及的年代,甚至大多數人在幼兒園或國小時期開始,學校便已教導電腦資訊相關課程;而到了國中或高中時期,早已經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盛況」,可見其數位化程度不容小覷。

以快速換模因應少量多樣生產模式-導入方式解說
對於現今市場少量多樣的客戶需求,為了滿足訂單並掌控製造成本,快速換模的導入,就越顯重要;不僅可使生產快速且有效切換製造工序,並縮短生產等待時間,進而增加生產效率及降低成本,提升對訂單交期的需求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