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 WEB 2.0 知識管理嘛也通
    2010/09/20 瀏覽數:4249

    以WEB2.0的角度出發,可以為知識工作者開創個人的學習網頁空間,自由、開放的環境,可讓其依照個人的工作特性、思考模式來規劃平台的操作頁面與內容,以及整合企業的知識物件資源。而且,在建立個人的知識學習界命中,知識工作者可以在自己構築的天地中,快速處理、整合相關的訊息,提升任務解決效率的成果。

  • 成功推展ERP十大秘訣
    2010/09/20 瀏覽數:7839

    檢視ERP推導的成功與否,並非驗收完成於慶功宴宣布結束,還要考量日後持續性使用或改善的可能性,故對於相關導入過程的文件應妥善保存並列為知識管理資料外,還需進行系統文件、原始程式的版本控制,程式修改管理流程的持續推動、資訊安全的加強…等週邊環境的管理,才能確保ERP系統的真正成功,以為企業創造出更高的營運績效。

  • 21世紀新趨勢   架構型組織當道
    2010/09/20 瀏覽數:4490

    消除企業五不足與五不當舉例來說,企業受環境變化的衝擊而導入ERP資訊軟體系統,以此企圖使企業內部再造並且使能夠與全球化接軌,此時新的架構為:組織內部人員角色、工作、績效、策略、流程、領導、技術及價值觀如何適當地調整,並且融合ERP資訊系統而調適成為新的核心競爭能力組織。有些概念(IT科技、創新、知識、策略、文化、績效、再造與變革等)正在企業裏延宕,架構型組織就是在整合這些概念,使得個人、企業及環境取得和諧,透過如此的和諧使企業能一以貫之的從策略連結到執行,企業架構能整體串連在一起,從而消除企業的不足與不當(五不足:執行力不足、資訊力不足、知識力不足、決策力不足與服務力不足;五不當:人力不當、決策不當、工具不當、方法不當與領導不當),以獲得良好績效。

  • 行動辦公室風雲再起
    2010/09/20 瀏覽數:5310

    無拘束辦公生產力不打折規劃行動辦公室的主要核心精神,除了不必為辦公室環境的大小費神,原因在於無論組織如何變動,員工都可以因為其特有的移動性來達成企業賦予的任務。也就是說,員工只要在任何可上網的地點就可以與企業內部的資源進行互動,產生運轉的機制和生產力。在此,提供建構新世代行動辦公室其行動步驟,供讀者參考:一、找出企業對行動辦公室的功能需求:企業應先釐清需要什麼樣的辦公室,包括:空間的配置模式、希望能藉由空間設計導引出哪些組織能量、員工的真實需求、組織文化的強化與整合及要實施M化的單位或部門、對象等應同時列入考慮。二、盤點企業目前的資訊化程度:

  • 修練企業架構   邁向創新之路
    2010/09/20 瀏覽數:4516

    前進架構從零開始筆者於輔導企業期間發現,企業四周充滿著許多不當架構的案例。比方說,企業未建置網路卻妄言要增快企業速度;企業應用資訊軟體(IS)不適,又無專人專責去改善導致效果不彰;推行ISO系列僅為書面和認證而無法落實基層;專業人員受制於領導模式而無法發揮所長;推動知識學習中個人知識無法順利轉換為工作績效;組織成員心智模式偏差,因而讓改革、創新窒礙難行等等。但是企業尚未察覺架構的不適當,經年累月以此營運,長久下來讓企業創新之路充滿的荊棘與坎坷。為今之道,企業惟有從上至下匡正心態,從零出發方可讓架構展現應有之功能。架構首重尊重人性

  • 對ERP不再又愛又恨 開放原始碼ERP的加值應用

    當前有不少企業因軟體版權、穩定性、安全性等考量,而使用「開放原始碼」(OpenSourceSoftware),大家可能會對此專有名詞有些陌生,其乃是指︰在特定授權規則規範下,使用者有權利使用、複製、散布、研究、改善的軟體,亦有人稱之為自由軟體(FreeSoftware)。推動開放原始碼的目的,即是在自由運用的環境下,每個設計人員可以研究軟體的任一部份,以提供改進的方法和成果,再將成果分享給大眾,加速軟體的革新。過去二十年來,開放原始碼的成果已大幅影響網際網路以及WWW的相關發展與應用,正逐步改變傳統商業軟體的封閉世界,目前運用的範圍有:網頁伺服器、入口網站、辦公室軟體或是作業系統等,使用率相當驚人。

  • 出奇制勝  顛覆市場規則
    2010/09/20 瀏覽數:3962

    球場上的交易精算師舉例來說,美國大聯盟中的奧克蘭運動家隊就屬典型的破壞性創新者,他們是打入季後賽的8支球隊中團隊薪資最低的,可是該隊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Beane)卻能在克勤克儉、小本經營的情況下,利用全新的標準篩選球員,籌組出贏球機率高的球隊。要和資本雄厚的洋基隊比明星球員的爭取,運動家隊絕對是輸面大於贏面,於是比恩顛覆傳統的用人策略,採用科學化、電腦化的統計方式,來計算球員的勝場貢獻率,藉以挑選出價格合理卻有助於贏球得分的球員。

  • 前端創新  新產品成敗關鍵所在
    2010/09/20 瀏覽數:6830

    前端創新猶如安全網依據美國產品開發管理學會(PDMA)的BOK(BodyofKnowledge)架構,新產品的開發可分為探索、開發和商業化三階段。而前端創新即是探索階段的核心概念,舉凡顧客需求的掌握、機會的搜尋、競爭力的分析、技術能耐的盤點及未來技術趨勢的洞見皆是。有人將前端創新謂之為「模糊前端創新」(FuzzyFront-end),乃因考量因素多,不可預測性高,話雖如此,但其為創新必經的過程。根據統計,一件成功的新產品在其前端創新的探索階段,需耗掉產品總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投入如此高的成本在詭譎多變的市場中,對企業而言就像是走鋼索般,七上八下不知下一步是否安穩。也因為有此疑慮,建議企業在前端創新階段,必須建構安全繩網以利創新的進行。

  • 以『場Ba』為推力,累積組織能量

    企業推動知識管理,員工的心態及行為是最重要的關鍵,所以日本知識管理大師野中郁次郎特別推薦組織中『場』的運用,用『場』來創造員工對話與討論分享的空間,場的重點就是強調:要有時間、要有地點、要能有信賴關係的建立。

  • 企業診斷技法的分類與運用
    2010/09/10 瀏覽數:6451

    在分析與診斷階段,顧問師常用的診斷方法可概分成經驗法、標竿比較法、專門知識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