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永續發展」需要企業及工廠攜手共進

「永續發展」需要企業及工廠攜手共進

2024/12/06 瀏覽數:319

「永續發展」已是現今全球各國政府及企業日益重視的議題,除了為達成碳中和、淨零碳排等目標,也是為了聯合國《我們共同的未來》永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我們現今之需求,同時又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需求之一種發展模式。

企業以DEI多元共融觀念規劃ESG訓練地圖

企業以DEI多元共融觀念規劃ESG訓練地圖

2024/12/03 瀏覽數:610

先確定企業的利害關係人及組織本身關注之主題後,再根據關注之主題的重要程度及迫切性,來訂定培訓主題的優先順序。隨著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及客戶的要求,企業ESG策略已從原本的不需要做,轉變為被逼著一定要做的「義務」,而這不得不做的ESG三個領域範疇,已轉變為能創造且確保該企業商業價值的必要「戰略」。
企業實行DEI的策略觀念來規劃訓練計畫時,要注意強調尊重公司內部差異,才能實現多元平等,並打造共融的環境,施行DEI訓練策略的企業,具備能更直接地回應組織多樣性、公平和包容議題的能力,所以企業採行以DEI觀點來規劃訓練計畫,將能培育出多樣性職能的人才。

多元行銷、加工加值、拓展外銷三箭措施 促動農業策略整合聯盟共好

多元行銷、加工加值、拓展外銷三箭措施 促動農業策略整合聯盟共好

2024/12/02 瀏覽數:510

農政單位推動農業策略聯盟組成,其精神在於各方資源與能力的互補與共享,透過整合不同角色的專業知識與市場優勢,創造價值鏈的全新附加價值。並透過多元行銷、加工創新及外銷拓展農業三箭措施,促動農業策略整合聯盟共好以提升競爭力;在策略聯盟落地實行案例中,展示了其在市場中靈活應變與合作創新的成功模式。

從瑞典東城室內市場找尋台灣傳統市場轉型契機

從瑞典東城室內市場找尋台灣傳統市場轉型契機

2024/11/29 瀏覽數:415

位於北歐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東城室內市場(Östermalms Saluhall),不僅是購物場所,現在除了是來自世界各地遊客必訪的美食聖地,更是擁有百年人文底蘊及華麗建築風格的打卡觀光景點。台灣傳統市場可借鑒東城室內市場保留歷史特色與進行現代化改造並行的模式,營造獨特的消費體驗,在競爭激烈的現代零售環境中找到新的發展契機。

正念技巧:管理職場壓力與提升工作效率的秘訣

正念技巧:管理職場壓力與提升工作效率的秘訣

2024/11/26 瀏覽數:849

正念(Mindfulness)是一套系統性的練習方法,透過刻意的練習,訓練自己人在心在,全心全意的專注在每一個當下,減少自己心不在焉或小劇場在腦中爆炸的習慣。強調的是我們對當下的覺察,而不被過去的悔恨或未來的憂慮所困擾。這樣的練習有助於全面深層地認識自己,更妥善地照顧好自己。如何在職場中運用正念技巧降低員工的焦慮和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整體職場氛圍。

讓你在職場叢林裡萌生離職的主管

讓你在職場叢林裡萌生離職的主管

2024/11/22 瀏覽數:586

每個主管都是擔任他人部屬所成長過來的,好主管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因為你我所在意、所重視的都不盡相同,在你決定瀟灑轉身前,也試著從中學習並記取教訓,督促自已未來擔任主管時的你不再成為另一個壞主管。

從「麟洋配」談金牌團隊運作

從「麟洋配」談金牌團隊運作

2024/11/19 瀏覽數:267

「麟洋配」整個團隊所表現的就是一個具目標共有、分工明確、職務盡責、坦誠溝通、信任激勵匯聚在一起的金牌團隊。身為組織的管理者,可藉由一場競爭激烈的比賽,來深思及體悟優質的團隊運作模式,值得學習。

DOE實驗設計之學習心得與實際應用

DOE實驗設計之學習心得與實際應用

2024/11/15 瀏覽數:1945

實驗設計是尋找最佳參數設定的統計工具,是利用整個統計領域的知識來理解流程中普遍存在的複雜關係。學習如何分析實驗結果是實驗設計的關鍵一步,通過統計方法和數據分析技術,我們能夠從實驗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並對結果進行解釋和驗證。這讓我更加相信實驗設計的有效性,並對其應用在不同領域的廣泛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商業模式轉換:如何從平衡計分卡成功轉換至商業模式創新藍圖

商業模式轉換:如何從平衡計分卡成功轉換至商業模式創新藍圖

2024/11/12 瀏覽數:773

本文介紹平衡計分卡和商業模式圖的架構和製作步驟;並說明如何以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所提出的四格商業模式要素,做為橋接平衡計分卡和商業模式圖的工具。讀者可以得知如何從過去習慣使用的平衡計分卡轉換成商業模式創新,為組織成功導入策略創新的想法以及做法。

台灣碳費徵收影響與趨勢觀察

台灣碳費徵收影響與趨勢觀察

2024/11/08 瀏覽數:293

碳費徵收無疑將對台灣製造業帶來多方面影響,包括推動產業加速低碳轉型、加大減碳技術投資需求,以及面臨國際市場競爭力挑戰。隨著全球碳排放管制的趨嚴,台灣製造業若能及早適應這一趨勢,將能在未來的低碳經濟中贏得一席之地。企業應利用過渡期進行減碳,提升長期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