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行銷方式的演進,尋找地方行銷的制勝關鍵
隨著行銷工具的演進與創新,傳統的產品行銷已不敷使用,Schmitt的體驗行銷策略模組,也只能淪為行銷工具,從農會行銷與成功的案例發現,如果希望為顧客創造獨一無二的消費體驗,就必須說出感動人心的故事,整合所有媒體行銷工具,包含網路、報紙、雜誌、甚至電視等大眾媒體,兼具深度與廣度,在廣大的消費者心目中建立不可動搖的地位。

中埔鄉養生蔬食視覺系統規劃設計
為強化嘉義縣中埔鄉在全臺消費市場的能見度與知名度,並提升當地農業收入與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特以當地居民發展共識為核心,針對該地方識別系統作整合設計,期望透過地方識別系統之設計與推廣,提升中埔鄉整體之專業性與市場辨識性,強化業界及消費者對中埔鄉的認知。

養生、蔬食、中埔 特色產業魅力無限
中埔地區養生蔬食產業總產量名列前矛,舉凡:靈芝產量60%,黑木耳產量75%、鮑魚菇、秀珍菇、金茸菇、芹茸菇多樣菇類,更有紅龍台灣原生種山藥等特色作物,形塑中埔地區養生蔬食特色產業,為此,中埔鄉公所特展開三年計劃,期望帶動鄉內樂活休閒、自然有機、文化巡禮及生態體驗層面之加乘效果,提升養生蔬食產業經營績效,導入區域性共同經營的理念,結合社區意識,自發性提升服務品質及消費環境改善,建立永續經營基礎。

瞄準一人客戶的廣大商機
隨著男女經濟自主以及不婚主義的時代潮流趨使下,成為單身貴族的比例已是逐年上升,以往日本家電廠商製造的商品多以大家庭為主,但現在日本賣場上處處可見到標榜一人專用等多樣性家電商品,根據統計,平均每四個設籍戶就有一個為單獨生活戶,使得台灣地區房屋市場的小坪數住宅產品也跟著水漲船高,該如何抓住這群廣大的一人客戶,將成為潛在商機。

米食文化的故鄉在臺北 大橋頭延三商圈百年米食聚落 風華再現
我們是吃臺灣米、喝臺灣水長大的,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臺北市就是臺灣米的原鄉。而若說臺北市為米食發展之重鎮,而大橋頭延三商圈內的粿仔街即為臺北市米食文化發源處。大橋頭延三商圈為百年米食聚落,走過繁華落盡,如今將風華再現…

洞察網路口碑:i-Buzz監看跨足兩岸三地資訊整合
在社群、網路、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交雜紛陳中,網路世界的變動性極大,在web2.0的概念興起以後,網路口碑也越來越被重視,也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公司投入網路口碑的操作和監控,已成為普遍的現象。亞洲指標數位行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IndexAsia)跳出了口碑操作和監控的紅海競爭,從「知識管理」的角度去看待網路上數以萬計的口碑資料,為口碑行銷開啟了另一個新的市場。

亮點設計讓商品陳列演出有FU~
透過設計美學的陳列手法,從視覺管理到實務操作練習,以嶄新的Display形象呈現,藉由商品陳列的演出與目標族群對話,使賣場營收倍增輔導案例。

請不要只顧投訴,忘掉鼓勵的讚賞-同理心對待服務人員
想要讓顧客掏出口袋的錢進行消費,優質的服務成為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而伴隨著優質服務的導入與推動,消費者對於企業服務的要求也愈來愈嚴格,甚至於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動不動就抱怨或投訴,當然:首先要去思考的是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有那些缺口、無法令顧客感動或滿足顧客需求,但是顧客真的永遠是對的嗎?除了抱怨與投訴外,我們似乎忘了讚賞、鼓勵與同理心……

強化商圈國際集客力-以日本北海道商圈為例
台灣知名商圈各具特色,雖然整體營業額已較轉型初期成長很多,然而只靠國際散客或週休二日的國民旅遊來提振商圈經濟力,還有一段路要努力。惟有強化集客力,讓國際人士為它留下深刻印象並掏出腰包,回國後口耳相傳,吸引一波又一波的遊客因口碑前來,方能為在地商家賺足永續經營的銀子。

從地方參與談城市行銷
古川町是日本社區營造的典範案例,山城裡的居民努力保存祭典、整備景觀、建立工藝傳統,享受著美好的家園空間,並且自信地和所有旅人分享在地的生活,為地方參與城市行銷做了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