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 農會如何藉「惜食」帶動農村達成淨零綠生活
    • 李俊緯

    農糧署從民國111年開始輔導農會在所屬的農產品銷售據點中設置惜食區,並藉由惜食相關的產品販售,引導農社區建立零浪費的採買與飲食習慣。未來惜食區的營運,操作上可結合永續飲食的概念來強化推動,使農會的惜食區不僅是單純的販售處,而是整合了飲食推廣及淨零減碳的農村示範點。

  • [地方創生] 來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長宿體驗 再造銀髮新樂園
    • CPC農業經管組

    台東縣關山鎮農會將舊碾米工廠和穀倉轉化為「米國學校」,一個以米為主題的休閒體驗場所。該園區提供製米過程的實地體驗,米食DIY活動,並推廣食農教育。為擴大農特產品與活動多樣性,並區隔於鄰近鄉鎮,關山鎮農會特別針對銀髮族市場,規劃長宿休閒服務,進一步推動地方創生並活絡農村經濟。此舉不僅促進當地消費,也為農村帶來新活力。

  • 傳統知識為基石,現代科技做利器 青農創新翻土,在地永續路上的挑戰
    • 能力雜誌

    農業,一直是人類社會的基石,隨著時代更迭,面臨創新與轉型的挑戰。青農,成為了這場農業變革的關鍵力量。他們不僅承襲傳統知識,更敢於挑戰現有框架,翻土尋找新的可能性。

  • 桃城蒔菜農業生產合作社 農三代創新翻土,打造共生、共榮、共好價值鏈
    • 能力雜誌

    沒有開花時的繽紛浪漫,沒有結果實的滿心喜悅,不開花不結果的種菜美學來自於,一年365 天自律的管理與不變的堅持。—— 桃城蒔菜農業生產合作社負責人 邱冠鈞

  • 阿波卡樂酪梨崎園 20 酪梨品種打天下,竹崎綠金產業幸福果
    • 能力雜誌

    與土地互相尊重,堅持友善環境的草生栽培,仔細觀察酪梨生長發出的各種訊息,與酪梨對話,悉心照顧,才能夠種出高品質的幸福果。—— 酪梨達人 沈世政

  • 從神桌到餐桌、供品變禮品 研發新農技、打破舊劣局,神農種出極品紅龍果
    • 能力雜誌

    堅持草生無毒栽培,長得碩大、紅通通的紅龍果,是紅龍果達人改良成功的「神聖之果」。—— 佛家庄果園主人 范振清

  • 辦公室健康飲食支援:OFFICE DE YASAI「蔬菜服務」
    • 莊雪妮

    世界各國面臨極端氣候逐漸重視環境議題,關於食物的循環運用藉由鄰近的日本經驗,觀察日本農民結合銷售蔬菜經驗與上班族的健康需求,串連成為新型農產品的產銷服務鍊,為醜蔬食找出新出路,更與AI數位整合行銷服務及銷售,吸引政府單位重視及共同合作,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 [地方創生] 富里鄉農會創生地方空間 米樂無窮打造米食新體驗
    • CPC農業經管組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活化閒置穀倉將其改建為一個結合米食體驗與綠色照護的多功能複合場域。這個創新空間不僅提供當地農民一個銷售和社交的平台,而且通過米食DIY體驗課程和年長者的互動活動,增強社區凝聚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並吸引更多遊客來到富里鄉,深入體驗當地的農業和文化。

  • 從精實生產到精實創新(下)
    • 盧崇仁

    豐田生產系統(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簡稱TPS)是精實思維的基礎,其核心理念包括減少浪費、提高效率、以及強調價值流動。精實生產是一種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將價值流動優化,從而實現更高水平的生產效能和客戶滿意度。總的來說,推動精實生產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更具競爭力和靈活性的生產體系,以滿足客戶需求,提高企業的長期成功機會。 而精實創新理論則來自於許多創新理論和實踐,包括最小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的概念、敏捷開發、以及設計思考等。這些理論強調迅速的試驗和反饋,以更靈活地滿足市場需求。精實創新是一個在實踐中漸漸形成的概念,由於需要同時注重效率和創新,以對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在這個過程中,許多組織和學者都對精實思維和創新理論進行了整合,以發展出更具適應性和競爭力的方法。 精實創新(Lean Innovation)強調客戶導向、快速迭代、最小可行產品(MVP)、團隊協作、減少浪費、持續學習,不斷優化其創新流程,提高產品上市的成功機會。此方法在新創領域經常被引用來開發新創商品。但是對於具規模的企業常規研發團隊,就缺乏一些更嚴謹的方法論支持。德國阿亨大學的工具機暨製造工程研究室(WZL)與德國企業成立複雜度管理學院(The Complexity Management Academy)提供多種訓練、輔導活動培養完整的專業知能,同時透過複雜度社群推廣精實創新的流程到各企業,以提升企業研發的能力。過程中以精實精神創造出具整合產品開發(IPD)的精實創新(Lean Innovation)流程。

  • 精實管理七大浪費與綠色生產碳減排漫談
    • 鄭順仁

    本文在探討隨著臺灣2050淨零轉型政策的推動,產業界在智慧製造轉型中面臨的碳排放挑戰。傳統的智慧工廠建構雖然提升了生產效率,卻也帶來了高度的電力需求並與減少碳排放的目標形成矛盾。為解決此問題,建議結合精實管理的七大浪費改善原則,以探討碳減量的可行方向。具體而言,透過適時生產、流程優化、物流最佳化、製程精簡、庫存控制、無價值動作消除和品質管理等手段,來降低碳排放。這些改善方向不僅有助於實現智慧製造,同時也促使企業朝向更環保的綠色生產模式邁進。